視頻標簽:牧童之歌,剪羊毛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6課牧童之歌編創與活動《剪羊毛》江西省 - 南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6課牧童之歌編創與活動《剪羊毛》江西省 - 南昌
《剪 羊 毛》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準確掌握“附點八分音符”和復習“休止符” ,區別節奏的不同感覺,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以愉快而風趣地情緒演唱歌曲,體驗勞動的快樂。 3.通過學習歌曲,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點】
感受附點節奏及休止符賦予歌曲歡快跳躍的情緒及其表現作用,能唱準確。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好歌曲中附點節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具準備】:
課件、鋼琴、自制剪刀、杯子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問好(加入附點節奏)
師:同 學. 們 | 好—|| 生:鄧 老 .師 | 好—||
2、師彈唱改編版《孤獨的牧羊人》,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師:同學們,歡迎來到快樂的音樂課堂,不過今天老師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個超大農場的主人,農場里養了很多可愛的小動物,歡迎你們來我的農場,那就和我一起去逛逛吧。ㄒ龑鹆⒙蓜,師用尤
克里里彈唱《孤獨的牧羊人》) 3、
提問: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誰? (小綿羊) 二、 聲音訓練
1、師:小綿羊也很喜歡你們,托我帶來了它們的問候,你們聽!
師用咩唱第一樂段小節首音,感受旋律走向。 2—|7—|i—|i—|6—| i—| 5—|2—|| 咩
2、生跟琴用“咩”練唱,提醒聲音的高位置。
3、引導學生用柯爾文手勢唱唱名。 4、師生合作唱。
師唱第一樂段旋律,生繼續保持每小節首音。 三、新授歌曲
1.解決重點--附點節奏、休止符
師:同學們,夏天來了,小綿羊身上的羊毛就像穿了一件大皮襖,所以必須給它們剪去厚厚的一層羊毛,這么多的綿羊,我一個人忙不過來,你們愿意幫助我嗎?謝謝你們,不過要想掌握剪羊毛的技巧,得先進行培訓,培訓合格了才能加入工作的隊伍。瞧,我帶來一把(拿出剪刀)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剪刀,想要掌握它的用法,首先需要特別靈敏會聽節奏的小耳朵,你們聽:
(1)運用剪刀的剪的動作的特點學習附點節奏。 出示剪刀,聽節奏,說特點。
帶領學生模仿剪刀“咔嚓”的動作。 (2)學習第一部分節奏。 逐句加入第一部分節奏練習。 (3)提示休止符
師:你們知道嗎,人們在剪羊毛的時候通常都非常利落,如果剪慢了,小綿羊會怎么樣,對,會很疼,所以每條節奏的最后一拍是一個什么符號呀?對,休止符,我們再來讀一遍。 2. 初聽
師:真不錯,你們知道嗎,我的這些綿羊啊,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新品種,老師為了獎勵你們,我要帶你們到小綿羊的家鄉去考察考察,看看有沒有剪羊毛的新技術。(出示課件)這就是風光迷人的澳大利亞,它也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世界上養羊最多的國家。每年夏季來臨的時候,澳大利亞的人民就開始剪羊毛,你們聽,他們還唱起了歌呢。( 簡介澳大利亞,初聽歌曲。)
師:歌曲聽完了,你有什么感覺?牧民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出揭題《剪羊毛》) 3.復聽,感受樂段情緒。
(1)復聽歌曲,師邊唱第一段邊在黑板上畫出綿羊。
師: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它的旋律,老師就把這愉快的音樂畫出來,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秘密?(師邊唱第一段邊在黑板上畫出綿羊) (2)分段,給樂段配上合適的音樂形象。 4.三聽
師范唱,生用手指畫綿羊。 5.學唱A段
(1)找相同樂句學唱。
(2)第四樂句八度旋律練唱。請學生用身體動作表現。 (3)師生接龍唱。 6.學唱B段
潔白的羊毛像絲綿,鋒利的剪子咔嚓響。
(1)生聽師范唱。提問:“潔白的羊毛像絲綿”旋律發生了什么變化? 練唱聲音高位置,與練聲曲呼應。
只要我們大家努力來勞動,幸福生活一定來到來到。 (2)帶著勞動時快樂的心情跟琴唱。 7.完整演唱
(1)加入第二段歌詞,全曲演唱。 (2)師生輪唱(師邊唱邊指揮) 四、拓展活動
師生合作,表演杯子歌。 五、結語
師:愉快的音樂課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通過剪羊毛這首歌,學習了一項新的勞動技能,你們還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我想明年夏天再邀請你們到我的農場來,你們愿意嗎?最后,讓我們再次用歡快的歌聲走出農場吧。(帶領學生邊唱邊走出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