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鈴兒響叮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第4課《鈴兒響叮當》吉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第4課《鈴兒響叮當》吉林省 - 公主嶺
《鈴兒響叮當》
課型:合唱課
教學年級:小學五年級
教學內容:歌曲《鈴兒響叮當》 教材分析: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曲調流暢、情緒歡快的美國歌曲。生動的歌詞描繪了一群孩子冒著大風雪,坐在馬拉的雪橇上,他們的歡聲笑語伴著清脆的馬鈴聲回響在原野……表現了孩子們熱情奔放的性格,抒發了熱愛美好生活的真摯情感。歌曲為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3”、“4”的同音反復為主,加上 “ ×× × | ×× × | ×× ×.× | × - |”節奏的運用,塑造了馬兒奔跑、鈴兒叮當的歡快的音樂形象。第二樂段從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小節后半拍開始,“ × | ×× ×× | × - |”的節奏從弱起進入,這一節奏的重復出現,加上曲調的逐步上移,給人以推動感,刻畫了孩子們隨著雪橇沖破風雪、飛奔向前的情景。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讓我們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合唱訓練,讓我們從中體驗到和聲的美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能用歡快的情緒、飽滿的熱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歌曲情緒的把握 教學難點:二聲部的配合 教學用具:PPT, 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唱歌問好
2、音樂律動《snow forest》(音頻:雪森林)
教師: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來到我的音樂課堂,讓我們聽著快樂的音樂動起來吧!聽賞
《snow forest》
3、發聲練習
教師:能看出來大家非常開心!讓我聽聽你們美妙的聲音吧。ㄓ靡r詞lu來演唱) 4、旋律練習(歌曲第一樂段低聲部旋律)
老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條旋律(課件:歌曲第一樂段低聲部歌譜),試著一起唱一下(隨琴演唱)。
教師:你看我們的小音符也是有生命力的,我們能不能唱的再美一些,好!美一點!(隨琴演唱),唱的真好!
【設計意圖】:對節奏和發聲練習做一個復習,接下來的旋律練習在學生試唱中初步感受歌曲一二兩個聲部,為后面學習做好鋪墊。 二、新歌教學: (一)初聽歌曲
教師:我們一起合作一下好不好?
教師:注意要唱準自己的聲部,傾聽老師的聲部,1,齊(師:第一樂段高聲部 生:第一樂段低聲部)同學們的音高唱的很準確。
教師:我剛剛唱的旋律,歌名是什么? 學生:《鈴兒響叮當》
教師:很好! 我們來聽一聽吧!大家邊聽邊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初聽音樂)(加上律動:晃頭)
學生:歡快的,活潑的,歡樂的, 等 教師:通過歌曲的情緒你會想到什么?
學生:圣誕節,圣誕老人,圣誕樹,圣誕晚會,中國的新年,鞭炮,春晚,等
教師:大家的知識真是太豐富了。圣誕節屬于西方節日,和中國的春節一樣隆重而具有重要意義!東西方節日的共同之處就是,合家團圓!這也是美國作曲家彼爾彭特的想法。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歌的曲作者。
【設計意圖】:師生合作使學生初步感受和聲的不同音高,并在初聽的過程中感受歌曲的情緒、速度,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曲作者簡介
教師:(課件)彼爾彭特:(1822-1893),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美國著名的管風
琴演奏家、作曲家,著名圣誕歌曲jingle Bell(中文名《鈴兒響叮當》的作者。
(三)整體感知歌曲
教師:每年的圣誕晚會都會唱這首歡快的歌曲,那你們想參加這樣的晚會么?
學生:想
教師:在出發之前我們要分成兩個小分隊,分別是:馴鹿隊、雪橇隊。咱們來比一比,看哪個隊最先到達晚會現場,大家有沒有信心呢?(有)
教師:好,這是兩個小分隊的行駛路線。(課件:覆蓋著厚厚積雪的大森林——白皚皚雪山——圣誕老人晚會現場) 教師:大家準備好了嗎? 學生:準備好了
教師:好,出發!在去晚會的路上,我們路過了一片覆蓋著厚厚積雪的大森林,你們聽!森林里傳來了美妙的音樂,(音頻:范唱、多張幻燈片),原來是我們熟悉的歌曲《鈴兒響叮當》!
教師:我們再來聽一聽,大家邊聽邊想:歌曲從情緒上可以分為幾個樂段?(課件:整首歌
曲 音頻:范唱。) 老師:誰能來說一說? 學生:三個樂段。
老師:你是怎么劃分的? 學生:略
老師:說的非常準確,第一樂段的情緒非常歡快,第二樂段稍微舒展一些,而第三樂段則是變化重復了第一樂段。
教師:大家試著唱一唱,(隨琴演唱歌詞)
【設計意圖】:兩個小分隊通過比賽形式,通過層層關卡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樂段的劃分也是考驗他們對于歌曲的理解能力,對于歌曲的意境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四)學習第二樂段
教師:你們覺得哪個地方的旋律不太好掌握? 學生:(沖破大風雪——年輕的伙伴們)
教師:你說的是第二樂段(課件:第二樂段高聲部+歌詞)好,大家聽老師唱一唱(師:指著課件唱歌譜),這里有幾個弱起, 學生:(5個),
老師:大家要注意這5 個半拍弱起,要唱的輕一些,(師唱:5 | 5 3 2 1 | 5----)1,齊,學生:略
老師:好,試著填一下歌詞,
學生:略(不對地方加以指導)很好!
教師:接下來,老師來考考大家,看!老師準備了四條打亂的旋律(低聲部歌譜+歌詞),
我來彈,你來找,聽老師彈的是哪段旋律!(師彈奏低聲部), 學生:找旋律(略 )
教師:兩個小分隊的表現非常不錯!試著唱一唱這段旋律吧,(師彈琴)(不對地方指導,
55 45 | 3 1 5) 老師:我們試著填下歌詞。 學生:略
教師:(不對時:教師示范,學生跟唱) (對時:老師的判斷還是對的,你們確實唱的很
好。
教師:接下來兩個小分隊合作一下好不好?馴鹿隊代表高聲部,雪橇隊代表低聲部,我們一
定要唱準自己的聲部。(課件:第二樂段兩個聲部+歌詞)(琴為低聲部伴奏), (注意:把 55 42 3 15和55 45 3 15 旋律和歌詞再特殊講一下 )暴風雪就要來了,我們要加快速度通過這片大森林。(提高速度再唱一遍。)(提醒學生:快速唱旋律)
教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終于順利的穿過了這片大森林!你們真棒!
【設計意圖】:把歌曲第二樂段放在了開頭講,因為這個地方學生容易出錯,把難度由難化簡,力求兩個聲部的統一。 (五)學習第一樂段
教師:我們繼續出發,眼前了出現了一座白皚皚的雪山,山里的小朋友們在快樂的唱著歌,盡情的玩耍著(課件:白皚皚雪山、小朋友們玩耍),他們玩的這么高興,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的隊伍啊? 學生:(想)
教師:那就和小朋友們盡情唱起來吧!(課件:第一樂段高、低聲部+歌詞 )(加上馬拉韁
繩、滑雪動作)(音頻:第一樂段高聲部)
教師:看你們玩的這么高興,老師也加入進來吧(師彈琴:唱低聲部歌詞),大家一起 ,
唱起來吧!(師生合:師彈琴唱低聲部歌詞、學生高聲部歌詞)換過來試一試,好,你們玩的高興么? 學生:(高興)
老師:雪山的小朋友們讓我告訴大家,他們玩的也特別高興,期待大家下次再來。
【設計意圖】:由于第一樂段,學生在剛上課時已經練習,二聲部很容易掌握,讓學生感受
歌曲的意境和情緒很重要,這為提升學生合唱能力打下基礎。
(六)學習第三樂段(再現部分)
老師:告別了雪山的小朋友們,我們小分隊繼續快樂前行,接下來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課
件:第一樂段、第三樂段帶顏色重復再現)大家看色塊中的旋律和剛才唱過的旋律有哪些區別?
老師:馴鹿隊來說,(結尾不同),雪橇隊來說,(結尾不同),兩隊說的都非常準確,結
尾有兩點不同:1、第三樂段重復再現了第一樂段,在結尾處做了延長的處理,2、第三樂段低聲部的結尾又分出來兩個聲部。 第三樂段高聲部:
老師:好,先聽一聽色塊中高聲部的結尾,(師彈琴不唱),兩個小分隊試著唱一唱旋律? 學生:略
老師:(延長一些)很好,結尾延長了幾拍? 學生:(9拍)
老師:所以唱的時候,要盡量延長一些。好,試著把歌詞填進去, 學生:略
老師:用你們優美的聲音來唱一下色塊中整個高聲部的歌詞吧! 學生:略
第三樂段低聲部:
老師:很好!接下來再聽一聽低聲部的旋律 ,要仔細聽結尾,有什么變化?(師彈低聲部
旋律: 2 2 | 4 4 | 3 - - - - - )
1
老師:誰能回答我的問題,結尾有什么變化? 學生:又分出來一個聲部。
老師:很好,結尾由一個聲部變成了兩個聲部。大家先試著唱一下第二聲部(指著二聲部歌譜)的結尾,
學生: 全體(師隨唱):2 2 | 4 4 | 3 - - - - - 老師:好,填上歌詞試一試。 學生:飛奔向前方 。
老師: 好,再試著唱一下三聲部的結尾,
學生: 全體(師隨唱):2 2 | 4 4 | 1 - - - - - 老師:把歌詞填進去。 學生:飛奔向前方。
老師: 很好, 接下來, 馴鹿隊唱色塊中整個第二聲部的歌詞,雪橇隊唱第三聲部的歌詞, 老師:聽好首音 叮(3) 叮(1) 1.齊(師彈色塊中低聲部) 學生:略
【設計意圖】: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部分,唱好結尾很重要,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感受來結尾,更好的詮釋了這首歌。
合起來
老師:非常好。尤其尾音 處理的很好!
老師:接下來 ,(課件:整首歌曲)大家一起合作一下整首歌曲, 老師:先用你們歡快、美妙的情緒唱一下高聲部,(師彈高聲部) 學生:略
教師:很好,再用活潑、熱烈的情緒唱一下低聲部 (注意:馴鹿隊:二聲部 雪橇隊:三聲部)師彈低聲部) 學生:略
老師:太好了!馬上要到晚會現場了,各小隊表現自己的機會到了,接下來 馴鹿隊:一聲部,雪橇隊:二聲部 雪橇隊:三聲部 (音頻伴奏) 老師:每組選幾名學生演唱
【設計意圖】:準確的演唱歌曲的第二聲部,是合唱教學的難點,在合唱中唱好自己的聲部,
還能聆聽到另外一個聲部的聲音很重要,所以要養成善于聆聽的習慣。
打擊樂伴奏:
老師:看,(課件)圣誕老人聽到我們美妙的音樂趕來接我們了,大家趕緊坐上雪橇去晚會
現場 ,助助興吧,
教師:拿起你們的打擊樂(音樂范唱)(第一樂段:彈舌音,串鈴,第二樂段:另兩組 加
手鼓,第三樂段:后兩組 加雙響筒)
【設計意圖】:進一步讓學生們體會,歌曲加上了小樂器和彈舌音所呈現的效果。
三 、 欣賞英文版《鈴兒響叮當》。
老師:晚會即將結束,最后再次讓我們感受不一樣的《鈴兒響叮當》。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感受另外一種風格的《鈴兒響叮當》,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
四、總結
老師:晚會落下了帷幕!歡樂的歌聲,充滿著陽光和希望,映照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愿同學們每天都像歌曲中唱的那樣,幸?鞓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