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采山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三課(采山)貴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湘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三課(采山)貴州省 - 安順
《采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樂于用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歌曲,讓學生明白勞動最光榮的道理。
2.能表達歌曲節奏,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二、教學重點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準確演唱十六分音符節奏。
3.能從歌曲中感受到勞動的愉快,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三、教學難點
1. 十六分節奏的掌握 2. 學生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課件等。 五、教學時數:1課時
六、法制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節奏
1.師生隨音樂《大王叫我來巡山》律動。
2.師:剛才跟著動感的音樂我們一起去山上巡邏了一圈,大家開不開心!今天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來到音樂課堂也要帶我們去野外的山坡上尋寶,大家想不想跟我去看一下有哪些寶貝?
3.出示《采山》歌詞,初聽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寶貝。
師:同學們還真發現了不少寶貝,可是在爬山的過程中我們有的小
朋友跑的慢,有點小朋友跑的快,下面我們跟隨幾組節奏來感受一下大家爬山的動作吧。師生互動復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師:現在請同學們跟著我一起走上山坡吧!
師:來到草地上,同學們高興得又蹦又跳;復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用跑跑走的動作對比練習),感受十六分音符時值的長短,新授十六分音符。
4.(課件出示八分節奏,同學們邊讀邊表演);發現蘑菇了,快跑去采吧(課件出示十六分音符節奏,同學們邊拍節奏邊讀歌詞)。 (課件)加上歌詞訓練,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十六分音符。
5.師:(課件)是的,大山物產豐富,一到收獲的時候,山民們就高高興興地去采摘他們看上的寶貝,他們稱這一活動為采山(出示課題)。
今天有小朋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們不僅采蘑菇還采了些什么?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悅吧! (二)、師生互動、新歌教學
1.聆聽歌曲范唱。(學生感受歌曲,熟悉曲調)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覺得情緒怎樣? (節奏歡快、活潑,讓人心情愉悅)
師:小朋友們除了蘑菇還采到了什么寶貝呀?(課件出示圖片) 2.學唱歌譜,學生體會歌曲的情緒、速度。 3.填詞歌唱:
(1)老師按節奏帶讀歌詞。
(2)在采山的途中我們是邊走邊停,你感受到了嗎?(引導學生學復習八分休止符)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共有幾處?看誰最聰明? (3)引導學生輕聲隨音樂填歌詞演唱。
(4)歌曲處理:什么樣的聲音、什么樣的情緒、用什么樣的表情來表現歌曲?讓我們就這樣來練習唱一唱吧。
加入打擊樂器分組邊打節奏邊演唱,沒有打擊樂器的同學用手拍節
奏。
三、實踐體驗、合作交流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音樂(創編舞蹈動作。) 四、課堂小結,結束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關于勞動的歌曲《采山》。在學習中我們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勞動中的喜悅心情和勞動所創造的成果,學完這首歌曲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學生,在勞動中創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們有信心嗎?
但我們在勞動的過程中要遵守環境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出示法制滲透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下課!(學生隨音樂走出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