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鳳陽花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情系江淮鳳陽花鼓-江蘇省 - 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少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情系江淮鳳陽花鼓-江蘇省 - 南京
《鳳陽花鼓》音樂教案
【教材分析】《鳳陽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曲調為宮調式,四拍子樂曲。樂曲
演唱形式邊歌邊舞,風格輕快活潑,蓬勃向上,旋律優美動聽朗朗上口,輕巧活潑。前半段運用魚咬尾的作曲手法,較強明顯的節奏歡快的情緒易于孩子們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魅力。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素養,能夠有感情完
整演唱歌曲。但在歌曲處理,即興旋律創編等問題上仍欠缺,需要掌握。
。
【教學目標】1,能夠用輕巧的聲音,歡快的情緒完整演唱歌曲,表現對民間音
樂花鼓的喜愛。
2,通過演唱,律動,聆聽,對比,合作,創編等方式參與音樂活
動,表現樂曲的歡快風格。
3,能夠完整欣賞樂曲,運用魚咬尾的手法即興創編,分組合作完
整表現作品。
【教學重難點】1,重點:能夠運用優美的聲音,歡快的情緒完整演唱歌曲,表
現對民間藝術花鼓的喜愛之情。
2,難點:運用魚咬尾的手法即興旋律創編
【教學準備】音樂課件、花鼓、字母譜、節奏譜、大魚教具、鼓錘若干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教學思路 一、導入
圖片導入與聲勢律動
1、出示圖片甲骨文“鼓” 2、引出鳳陽花鼓,師簡介花鼓
3、師示范演唱《鳳陽花鼓》,介紹鳳陽花鼓民間藝術演變形式 4、敲鼓練習
5、在副歌旋律中練習打鼓(飄一飄) 6、學唱副歌旋律(聽唱法)。 7、邊唱副歌邊用鼓錘為自己伴奏
開門見山,出示
有趣的實物花鼓,師介紹鳳陽花鼓民間藝術的形式演變,在完
整聆聽音樂中對樂曲有初步整體的認知。
遵循奧爾夫“種子精神”,由鼓錘的節奏titi ta為一小點切入點,與師反復接龍唱中,學會鼓錘的敲擊與演唱,再到邊唱邊奏。
二、展開 分段學唱與歌曲處理
(一) 鑼鼓聲勢練習 1、 運用鼓錘模仿鑼和鼓的聲音 2、 “咚鏘 咚咚鏘”聲勢練習
3、 邊走邊做聲勢(伴奏鳳陽花鼓旋律) 4、 木琴引領,學生分兩個聲部分別用d 和s和聲做鑼鼓節奏伴唱(鋼琴伴奏)。 5、出示課題《鳳陽花鼓》 (二)歌曲分段學習 1、A主題旋律教學
師出示兩條魚,分別拍第一第二樂句節奏,道具鼓錘的使用符合音樂的情境,有效的啟到
了烘托歡度節日熱鬧的氣氛。 在邊走邊聲勢中,體驗歌曲歡快的情境,并且
在音樂中仔細聆
· ··
啟發學生聆聽節奏的語氣 2、 生復習切分節奏,并完整拍出答句與師接龍
3、演唱“黃魚”旋律,并與師歌唱接龍 4、引出第三條魚的旋律(第三樂句)
5、歌唱前四句,啟發學生發現四條魚首尾連結的秘密。
6介紹解讀魚咬尾創作手法
7、出示歌詞,生演唱歌詞,師接龍第五句
8、單獨教唱第五句 9、生完整演唱歌曲。 10、歌曲處理
1)小魚旋律中平靜與激動的情感對比2)夸鳳陽歌連和斷的對比3)花鼓旋律強和弱的對比
11、加入木琴伴奏,分組扮演鑼鼓伴唱與主旋律伴唱。
聽,熟悉樂曲旋
律。
木琴的加入啟到多聲部的聽覺效果,而且能夠輔
助保持音準伴唱。
通過旋律小魚增強了音樂的趣味性,提高了課堂的注意力。
通過不同性格,情緒,語氣的小魚提示,在潛移
默化中對歌曲進行的情感的加工處理。
三、拓展
魚咬尾創編
1激趣用魚咬尾創編
師:魚咬尾是一種和有趣的創作形式,今天也請你們做個小小作曲家就用魚搖尾的方式來編旋律。
2、給出d、r、m、s、l五個音,練習音程歌唱
3、給出固定節奏,學生自由創編接龍
魚咬尾創編是課
堂內容的提升,學習了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并且
能夠得以運用。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四、總結
總結、升華
1、總結:魚咬尾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間音樂的創作方式,我們還曾經唱過這樣的歌曲。
復習回顧,過往知識遷移。在音樂聲中進行本節
2、彈奏《憶江南》旋律,幫助大家回憶 3、魚咬尾接龍演唱歌曲 4、升華
我們中國的民間音樂里有很多音樂,比如:二泉印月,春江花月夜等,希望同學們可以去聽一聽,更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去學習更多有趣的樂曲。
課的總結,回顧知識,情感升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