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楊柳青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課例人音版四年級上冊《楊柳青》河北省 - 秦皇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四年級上冊楊柳青-河北省 - 秦皇島
《楊柳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楊柳青》,D宮五聲調式,2/4拍,是在江蘇地區廣為流傳的一首民間小調,歌曲抒發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悅之情和對家鄉的熱愛。全曲歡快活潑,熱情風趣,全曲由濃郁的地方方言特點的襯詞構成,增強了江蘇民歌的風格。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結合本曲的相關音樂文化和背景,有感情的演唱好本曲,并結合地方方言韻味嘗試演唱本曲,加入打擊樂伴奏。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聽,唱,看,想,讀等方式,感受本曲表現的民歌風情,通過方言演唱和打擊樂伴奏來熟練掌握本曲的特色和風格。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楊柳青》的演唱,讓學生了解這首歌曲表達出的對家鄉的美好感情與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本曲,注意其中的八分休止符。 2.難點:如何把歌曲演唱出民歌的風味。 教具:
多媒體,電子琴,黑板。 課前準備:
布置網絡作業,教師上傳一系列資源鏈接:(有關揚州風景)1.四季風景2.民俗民風3.相關特色歌曲。學生自由瀏覽后提交問卷:對哪個
最感興趣,歌曲風格,有無不懂的地方。提交后教師這邊匯總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生問好歌。 發聲練習:wu。
提示:發wu的時候,嘴要變成一個圓形,把舌頭壓低,氣息向下沉,聲音向前發出。
師:同學們,在課前,咱們欣賞過很多美麗的風景圖,也聽了好聽的音樂,老師仔細的看了大家的反饋,發現大家都很喜歡XX„„ 有的同學覺得„„有的同學喜歡„„大家的課前預習做的非常好,那么這些美麗的風景和優美的音樂大家喜歡嗎? 生:喜歡。
師:那大家知道圖片和音樂都來自哪個地方嗎? 生:。。。(南方)
師:同學們說了好幾個地方,都沒有猜準,但這座風景秀麗的城市確實在南方。這座城市具有很悠久的歷史,詩人李白曾經有一首詩提到了這里,老師給大家讀一讀,請你們把它找出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ppt加圖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生:是揚州。 師:大家去過揚州嗎? 生:沒有。
師:老師也沒有,但是從課前咱們欣賞的圖片中就能看出,揚州是一個風景秀麗,古色古香的城市,下面,讓我們隨著音樂再欣賞一下揚州的美景把。(播放茉莉花,配揚州圖。) 師:揚州美不美? 生:美!
師:同學們知道咱們聽的是什么歌曲嗎? 生:茉莉花。
師:(放茉莉花圖片)沒錯,茉莉花是一首很有名的歌曲,也是揚州的市花,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鏈接茉莉花簡介) 二、新歌教學
1.師:除了茉莉花這首歌,揚州還有很多有特色又好聽的民歌,咱們今天就要學習一首揚州的民歌——《楊柳青》,請同學們翻開書到第八頁,下面咱們一起欣賞一遍這首曲子,請同學們看著歌詞仔細聽,想一想,這首曲子,和茉莉花有什么不同。(放楊柳青的歌曲,配圖) 生:這首曲子里面有方言。
2.師:非常好,楊柳青這首歌曲就是用揚州方言演唱的,十分有特色和韻味。那么大家看著自己的歌詞,回想一下,有沒有哪一句話或哪幾個字你們不太明白是什么含義?
生:嗬嗬依嗬嗬,青啊㖸,松啊㖸„„(逐句說)ppt逐句說歌詞 師:在這里這些字的讀音同學們讀的不太準確。 (ppt嗬念huō,㖸念niā)
師:好了同學們,咱們已經把所有方言的部分找出來了。覺得這些字有實際的意義嗎? 生:沒有。
師:老師將它們去掉和加上,唱一下大家比較一下哪個更好聽。 (將第一句分別演唱)
生:加上更好聽,有味道,有特色,比較活潑。
師:對的,這首《楊柳青》是揚州人民做農活勞動時唱的歌曲,在曲子中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詞叫做襯詞,雖然襯詞沒有實際意義,但是沒有它曲子就失去了歌曲本身的風味。
老師再進行第一句范唱后,提問同學有沒有能模仿老師第一句演唱的,叫兩位同學,給旋律。第二句以此類推這樣演唱,然后一起合唱前兩句。
3.師:同學們,咱們已經演唱了兩句歌曲了,在后面的旋律中,有很多地方的節奏是一模一樣的,下面咱們再聽一遍曲子,請同學們將這些節奏一樣的地方找出來。(師完整帶琴范唱,ppt投影譜子) 聽完后找同學回答。
4.師:下面咱們來進行一個節奏的游戲,每當唱到這里時,咱們就按照節奏拍手。
師生以對唱的形式演唱(生拍手)
師:楊柳葉子 七搭七呢 楊柳葉子 松„„葉子 生:青啊㖸 崩啊㖸 青啊㖸 青啊㖸(拍手)
由于最后一句是一個難點,師帶著同學們帶著節奏讀最后一句歌詞兩
遍,再彈旋律,加入演唱。
然后將生分成兩組對唱,最后跟著琴一起演唱。
師:還記得咱們剛才演唱過的前兩句嗎?讓咱們跟著伴奏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曲子。
5.師:同學們,咱們已經學會演唱《楊柳青》這首歌曲了,但是還缺少一些民歌的韻味,揚州是江蘇省的城市,在古代,江浙那一片的區域被稱為“吳”,人們說話的特點是軟軟的很溫柔,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生:吳儂軟語(師在黑板上邊說邊把吳和軟兩個字寫上給引導) 師:下面大家欣賞一下方言版的《楊柳青》,想想它和咱們今天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歌詞不一樣,用方言演唱的。
師:同學們發現了,兩首楊柳青的歌詞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楊柳青不光是一個歌名,還是一個曲調名,曲調名有固定的音高但是可以根據演唱者改變歌詞,除了這兩首楊柳青,還有很多別的歌詞的楊柳青。那大家覺得方言發音的特點和咱們說的普通話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非常對,他們說話的特色就是沒有卷舌音而發出平舌音,那么請大家跟老師一起看屏幕,分辨一下哪個是平舌音,哪個是卷舌音,歌曲的演唱特點是什么?
師:老師把所有的歌詞都變成平舌音,就能夠簡單的給歌曲賦予方言的韻味,比如咱們所說的早晨,變成平舌音就是“早岑”,下面老師
給大家演唱一下加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
唱完第一段以后問學生能不能一起唱,然后一起唱第二段。 三、拓展
1.師:剛才咱們演唱的加入了民族特色的楊柳青好不好聽? 生:好聽。
師:唱了這么久,相信同學們都有點累了,老師要交給大家一個小任務,給這首歌曲增加一些好聽的伴奏。大家打開自己的空間,老師留了一個小小的隨堂作業,現在老師敲擊兩種打擊樂器,大家按照老師敲擊的順序,上傳答案的照片。
2.選出六名學生,兩個雙響筒,四個碰鐘,按以下節奏分配給他們,和師和一下之后,讓班里剩下的其他學生演唱,師彈琴,六名學生打節奏,讓其他同學演唱,并在黃色小節拍手。 雙響筒:一小節兩下,一拍一下。 碰鐘:一小節一下。
3.如時間允許可多進行幾次此環節,時間不夠就進行一組。 四、小節
師:同學們,這幾位同學伴奏的好不好? 生:好。
師:那咱們給這幾位同學一點掌聲鼓勵一下。
同學們,今天咱們學習了《楊柳青》這首歌曲,領略到了揚州的美麗,感受到了咱們國家地方民歌的優美動聽,老師希望以后大家都能走出秦皇島到各個地方去看一看,去學習更動聽的歌曲,課下歡迎大家找
一些自己喜歡的民歌小調,下節課拿到課上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互相學習。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