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校園小戲迷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校園小戲迷》-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校園小戲迷-天津市 - 濱海新區
《校園小戲迷》教學設計 【授課年級】六年級 【授課類型】唱歌課 【教學目標】
1.了解西皮唱腔與原板板式,能用大、小嗓演唱老生、青衣唱段。 2.通過聆聽、念白、做功、模唱、畫旋律線演唱,基本學會京歌《校園小戲迷》。
3.通過感受老生、青衣的唱段、做功表演,表現校園“小戲迷”對京劇的喜愛與傳承。
【教學重點】能用大、小嗓演唱京歌《校園小戲迷》 【教學難點】
1.能用大、小嗓演唱京歌《校園小戲迷》 2.老生唱段的學唱與青衣演唱中小嗓的運用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動情入境)
1、隨《唱臉譜》走圓場進教室 2、跟唱《唱臉譜》B段
一、地域文化,導入新課
1.導入語
師:歡迎大家來到戲迷課堂,請坐。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市里最有天津特色的地方看一看。(播放圖片)古文化街上有一座戲樓,它的背面原來是一個海運碼頭,南來北往的人們都把船停靠在這里聽
戲、看戲。所以,天津就被大家稱作“戲曲碼頭”。
師:碼頭每天都上演著精彩的劇目,久而久之,天津的戲迷就成了最懂戲,也最愛看戲的戲迷啦。
師:老師也想給大家唱一段傳統京劇《蘇三起解》。請你觀察我扮演的蘇三屬于四大行當中的哪個行當?動作和聲音有什么特點?
2. 教師表演《蘇三起解》 3. 回答問題: 生1:老師扮演的蘇三屬于京劇四大行當中的旦行。 生2:表演動作很端莊,聲音比較高、比較亮。
師:觀察的真仔細,我扮演的是青衣、花旦還是老旦?青衣。 4. 觀看視頻,學生聽辨行當(生行——老生) 師:生行中也可細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等,你們聽,小戲迷扮演的是哪個行當呢?(老生)
師: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首既有老生唱段,也有青衣唱段的京歌——《校園小戲迷》。板書:京歌
二、聆聽感受,模仿念白 (一)聆聽感受,聽辨唱腔
1.初聽,這首京歌中,老生先出場還是青衣先出場 (打拍子) 2.復聽,老生的唱詞中提到了京劇演員的四項基本功和京劇的兩種唱腔,請同學們在歌詞中找找答案。(輕打拍子)
3.視頻講解:西皮、二黃 4.感知、學唱西皮、二黃過門兒
5.第三次聆聽,《校》用的是哪種唱腔?(板書:西皮) 6.歌曲節拍:剛剛我們一直打著拍子聽,你有沒有感覺到這首歌是幾拍子?
師:二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一強一弱,在京劇中強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一板一眼是京劇中最原始的板式,叫做原板。(板書)
(二)深度研習,京韻念白(7分)
師:“光說不練假把式”,咱們先從念功學起。
1. 師:老生,男性角色,坐姿剛毅挺拔,念白時用的是大嗓。
大嗓(板書)
2. 隨師分句讀,將字頭、字腹、字尾都念清楚。(注意“黃”“濃”“功”字的歸韻,鼻腔共鳴)
3.第二遍隨師跟讀
師:京劇中唱念是歌,做打是舞,京劇講究無歌不舞,加上動作,更能體現老生的剛勁挺拔。(出示老生圖片)
4.師生小嗓對話練習
師:青衣的念白還用大嗓嗎?生:小嗓(板書小嗓) 師:你來模仿我用小嗓說話,“青衣用小嗓”“仔細學認真練…” 師生對話:你喜歡唱歌還是唱戲?
5.第二遍隨師讀,加上青衣端莊、細膩的動作和表情 三、有板有眼,學唱京歌 1.隨音樂完整模仿動作 2.學習老生唱段
① 隨師清唱,加動作(譜面中裝飾音“上波音”“前倚音”) ② 看圖形譜,隨師讀,找到裝飾音的位置 ③ 隨琴完整唱,生畫圖形譜(處理一字多音) ④ 看四行樂譜,“見真功”“展奇功”對比演唱 ⑤ 隨琴唱,注意前奏 3.學唱青衣唱段
① 隨師分句模唱,觀察出現的音樂記號(前倚音、下滑音) ② 再次跟唱,最后一句“奇”字拍數與一字二音。 ③ 結合青衣表演動作,演唱最后一句
④ 老生練唱最后一句,注意起音位置(第二遍拉山膀) ⑤ 青衣、老生共同演唱最后一句 4.隨琴完整演唱歌曲
5.觀察圖形譜對比老生、青衣旋律的節奏與旋律 師:旋律起伏大與小?節奏密集與舒展 6.隨伴奏完整演唱 四、綜合實踐,拓展表演 1. 欣賞浙小小戲迷表演
2. 認識老生、青衣道具,給同學穿戴并介紹 3. 分組創編表演動作,教師為其他小戲迷扮裝 4. 生生表演 五、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京歌《校園小戲迷》,說說你都有哪些收獲?
師: 京劇藝術博大精深,它精美的服裝、道具,生動、夸張的臉譜,以及細膩婉轉的唱腔,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希望你們課后能夠更多的關注京劇,成為真正的校園小戲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