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雞的一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課例《小雞的一家》泡桐樹小學西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課例《小雞的一家》泡桐樹小學西區
附表1
2017年觀摩活動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
課名 | 小雞的一家 | 教師姓名 | 王君 | |||||
學科(版本) | 人音版第三冊 | 章節 | 第四課 | |||||
學時 | 一課時 | 年級 | 二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演,學生會用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小雞的一家》。 2 、認識反復跳躍幾號,準確演唱一字多音 3、通過練習,學生會用簡單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
||||||||
三、學習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強。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采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演中體驗,演中創造,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通過聆聽感受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在演唱中掌握一字多音。 感受、聽辨音樂中的動物形象和音樂特點,能夠快樂的演唱歌曲。 能夠唱對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并且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作準確、生動的伴奏。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環節一 | 0‘00-5’30 | 初識歌曲 | 通過聆聽音樂,初步了解音樂內容 |
1、 說一說音樂中唱到了誰 2、 小雞的一家是怎么叫的? |
電子白板:讓學生熟悉旋律 | |||
環節二 | 5‘31—14’50 | 學習旋律 | 學會旋律,掌握反復跳越記號,一字多音 |
1、 跟琴唱旋律。 2、 老師糾正錯誤的地方 |
微課學習,利用平板學習一字多音 | |||
環節三 | 14‘51-24’20 | 演唱歌曲 | 感受音樂的情緒,有情感的演唱全曲 |
1、 跟范唱對口型,熟悉歌詞 2、 跟琴演唱,糾錯 3、 聆聽感受小雞的一家歌唱時的心情 |
電子白板出示歌譜和音頻 | |||
環節四 | 24‘21-32’30 | 學習打擊樂伴奏 | 認識雙響筒,鈴鼓,用準確的演奏方式和適合的節奏型為音樂伴奏 |
1、 認識雙響筒 2、 學生伴奏 |
白板播放音樂 | |||
。 | ||||||||
學校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
課名 | 《小雞的一家》 | 教師 | 王君 |
學科 | 音樂 | 年級 | 二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1、 利用了平板的即時操作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實踐,,通過互動課件的發送,學生利用平板進行操作,節省時間和資源。 2、 利用平板的即時反饋功能,能把學生的作品及操作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最重要的就是體現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上,以便于課堂的交流和評價。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09'37''-12'31',通過微可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并運用 19'24''-21'30',通過老師教授,學生聆聽感知,認識一字多音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1利用了平板的即時操作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實踐,,通過互動課件的發送,學生利用平板進行操作,節省時間和資源。最終幫助學生準確的演唱,提高審美能力。 2利用平板的即時反饋功能,能把學生的作品及操作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最重要的就是體現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上,以便于課堂的交流和評價。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1、 平板對于學生即時操作,以及作品的的提取有非常高的課堂效果,尤其對于像需要學生動手對物品進行拖動組合等的課程,利用互動課件,可以很好地突破課堂難點,同時減少課堂的組織,而且還能夠清晰地把過程呈現出來。 2、 諾亞平板的一個功能,建議可以多增加音樂的相關內容,比如音樂符號,各種音色等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