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At Christmas
所屬欄目:小學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第一課時Story time)江蘇省 - 南通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第一課時Story time)江蘇省 - 南通
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
(第一課時:Story time)
一、 教材內容與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的Story time板塊。該故事按時間順序展示了Mike一家準備和慶祝圣誕節的場景。本課課型為閱讀課。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積累,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和合作學習能力。他們對圣誕節這一話題也有相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本節課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了解Mike一家的圣誕活動,初步運用first、next、then和finally有條理地描述他們的活動。
二、 教學目標
1. 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目標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建構和理解故事,并能基于故事情境發揮想象,進一
步豐富文本內容。
(2)能在故事的語境中理解presents、Christmas tree、Father Christmas、pretty、thing、
stocking等詞匯。
(3)能初步運用副詞first、next、then和finally以及所學動詞短語描述圣誕節的有
關活動和習俗。
2. 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目標
(1)能通過故事的學習感受到圣誕文化的樂趣,并產生了解更多西方文化的興趣。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和積極合作,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三、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制作故事書使用的材料(見附錄)。
四、 教學過程
1.讀前活動
讀前活動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激活背景知識,為學生進一步理解閱讀材料做鋪墊。筆者設計了如下兩個活動。
(1) 游戲熱身,引入話題
上課伊始,師生互致問候。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逐一呈現以下詞匯,引導學生大聲讀提示詞,并猜測圣誕標志物名稱,進而引出本課的話題Christmas。
①Who: an old man、fat and lovely、give children gifts(Father Christmas) ②What: green、some beautiful things on it、some gifts under it(Christmas tree) ③What: long、hang on the bed、some gifts in it(Christmas stocking) [設計意圖]
趣味性猜謎游戲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該游戲也是一項積極的思維活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概括和推理能力。
(2) 頭腦風暴,激活舊知
在引出本課話題后,學生圍繞Christmas自由表達和交流自己了解的圣誕信息。師生對話如下:
T: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S1: We can see Father Christmas and we all like him. T:Why do you like him? S1: He gives us gifts.
S2: We sing the song “Jingle bells” at Christmas. T: Can you sing the song for us? S2: Sure. …
[設計意圖]
學生對圣誕節這一話題并不陌生。頭腦風暴活動既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也為他們進一步閱讀和理解故事做好了鋪墊。 2. 讀中活動
讀中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既要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還應借助材料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發展閱讀能力。筆者帶領學生在制作故事書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和理解故事,形成學習策略,體驗西方文化。
(1)緊扣故事,自主提問
在引出本課的話題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了有關圣誕節的故事書封面,交代了故事背景,鼓勵學生根據封面上的標題、文字和插圖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學生們各抒己見,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教師將部分問題的核心詞板書至黑板一側。
T: Look, here’s a storybook. The name is… Ss: At Christmas. T: It’s written by… Ss: Mike.
T: This class, let’s try to know more about Christmas from Mike’s storybook. Bu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rom this storybook? S1: Where are Mike and his family? S2: What do they do at Christmas? S3: Are they happy at Christmas? …
T: You have so many good questions. We can read the story and find the answer. [設計意圖]
正式閱讀前,教師沒有直接拋出問題,而是將提問權交給學生。為了讓學生的提問更加合理、智慧,教師在故事書的封面上提供了必要的線索和依據,鼓勵他們自主質疑提問。開放式的自主提問活動既能解放和活躍他們的思維,又能激發學生探究故事的欲望,引起他們對故事文本的高度關注。在學生提問的同時,教師對問題進行梳理、提煉并板書至黑板,使之成為學生構建學習需求、產生學習動機的關鍵,為他們后期的閱讀活動指明了方向。
(2)圖文匹配,了解大意
學生充分質疑提問后,教師向其呈現Mike未制作完的故事書(見附錄),指導學生默讀紙條,了解大意,并將其粘貼至對應的圖片下方。核對答案時,教師利用課件隨機呈現四幅圖片,學生迅速說出對應紙條的顏色。
[設計意圖]
圖文匹配活動是學生自主建構故事的第一步。該活動既讓學生整體了解了文本大意,也讓其不斷地建立語言和情景之間的聯系,內化語言學習的策略,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和判斷能力。
(3)細讀圖文,深入理解
①自主與互助閱讀,滲透學習策略
學生理解故事大意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裝扮圣誕樹的頁面(見圖1),讓同桌間根據圖文討論他們的活動。在核對答案時,教師充分利用插圖、上下文聯系、身勢語以及英英互譯等幫助學生理解新知。
We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We also put our presents under the tree. It looks great!
遇到不懂的
單詞,可以根
據插
圖或聯系上
下文猜測!
A:What do they do?B:They…
圖1
例如,在處理新詞pretty things時,師生對話如下: T: Who can read this new phrase again?
S1: Pretty things.(學生試讀詞匯;教師指導讀法) T: Where are the pretty things? S2: They’re on the tree. T: Yes. Mike says…
Ss: We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tree.
T: (指向圣誕樹上的物品)Look at the things on the tree, they’re all pretty things. So “pretty things” means… Ss: Beautiful things.
再如,在處理動詞put時,學生通過在黑板上裝扮圣誕樹的活動理解和掌握了它的音形義。
而后,教師總結上述的學習過程,無痕地滲透了學習策略。教師對學生說:When you meet the new words, you can guess their meaning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or the context.
接著,學生自主閱讀剩余三張圖片,劃出表示圣誕節活動的句子。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回顧上一環節總結的閱讀策略,引導他們將策略轉化為具體的閱讀行為。
閱讀完畢,學生在組內交流不理解的詞句,小組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向老師求助(見圖2)。
Discuss in groups
(小組討論; 如有不會的詞句,可向組員或老師求助哦!)
A:What do they do?B:They…
, we buypresents
for our family andfriends
. Wealsobuya
Christmas tree. W
e sometimes go to
see Father Christma
s.
, Christmas Eve comes. We put a stocking on our beds and wait for presents.
, it is Christmas Day!
We
wakeupearlyand
openour
presents. We have a big
lunch. We
eat a turkey and Christmas
pudding. W
e a
ll have a good time!
圖2 [設計意圖]
學習策略訓練與語言技能培養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該環節,教師通過示范閱讀和自主互助閱讀這兩個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并運用了學習策略。在示范閱讀環節,教師沒有為傳授策略而傳授策略,而是在潛移默化的示范引導中讓學生掌握了理解新知的方法。在自主互助閱讀環節,學生嘗試運用學習策略進行閱讀活動,他們的學習策略意識不斷增強,學習策略的運用也更有成效。隨后,教師安排學生在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和組員分享所得信息,互助解決問題,培養了小組合作互助的精神。
② 解讀與建構文本,體驗西方文化
學生閱讀完畢,教師帶領學生梳理剩余的三幅圖片。
在處理Mike一家購物的頁面時(見圖3),學生先總結文中的圣誕標志物,再自由表述自己所了解的標志物名稱。最后,教師向學生呈現Culture tip1。
We buy presents for our family and friends. We also buy a Christmas tree. We sometimes go to see Father Christmas.
A:What do they do?B:They…
Culture Tip 1(圣誕
節標志物):jingle bellsChristm
as hat
sleigh
r
eindeer
…
圖3
在講解平安夜活動的頁面時(見圖4),學生先聯系上下文理解了新詞wait for的意義。接著,教師提出“Who puts the presents in the stocking?”這個問題引發學生討論,隨后播放了一段圣誕老人在平安夜駕著雪橇給孩子送禮物的視頻,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西方文化。最后,教師將學生置入文本情境中,拋出“If you have a stocking, what present do you wait for?”
這個開放性問題,引導他們發散思維和體驗文化。教師還通過適時追問以及幽默風趣的語言與學生碰撞出許多精彩的火花。
T:If you have a stocking, what present do you wait for? S1: I wait for a computer. T: Why do you need a computer? S1:I like computer games.
T: You need a very big stocking. What about you? S2: I wait for a lot of money. T: Why?
S2: I can buy a lot of things. T: Such as…
S2: A new car and a big house. T: You really need a lot of money. …
Christmas Eve comes. We put a stocking on our beds and wait for presents.
如果你有一
只圣誕襪,
你會期待什么
禮物呢?
I wait for…
圖4
在處理圣誕日活動的頁面時,教師啟發學生理解和掌握了early、turkey和Christmas pudding的音形義。而后,教師緊扣“We have a big lunch.”和“We all have a good time!”分別拋出“What else do they have?”和“What else do they do on Christmas Day?”這兩個問題,引發學生猜測想象,進一步豐富文本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分別向學生呈現了圣誕節傳統食物和圣誕節活動的文化小貼士。
[設計意圖]
該環節,教師通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解讀文本,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故事內容,熟練掌握文本語言。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插入思維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推測和
想象,努力探求與故事主題相吻合的答案。同時,教師還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順勢呈現文化小貼士,為學生提供了關于圣誕節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廣的信息面,激發了學生對圣誕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在文本的情境中了解和體驗了圣誕文化,也自主建構與豐富了文本內容。
(3)再讀排序,理清脈絡
在深入理解故事后,教師引導學生先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給四張頁面排序并標上頁碼,再大聲讀一讀是否通順。核對答案時,教師向學生呈現了Culture tip4(見圖5)。
, we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We also put our presents under the tree. It looks great!
( ), it is Christmas Day! We
wake up early and open our presents. We have a big lunch. We eat a turkey and Christmas pudding. We all have a good time!
( )24
2425
Culture Tip 4 (圣誕節日期):
on Christmas Eveon Christmas Day
圖5 [設計意圖]
教師引導學生在內化已有信息的基礎上把握故事四個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與邏輯關系,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構建起完整的語篇,培養了學生的思辨力。由于部分學生對平安夜和圣誕日的日期有所混淆,圣誕日期的文化小貼士能幫助學生將它們區分開來。
(4)聽讀結合,尋找不同
故事書基本制作完畢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Mike完整的故事書,引導學生整體欣賞,嘗試找出Mike的故事書和自己制作的書在語言組織上的不同點。而后,師生的對話如下:
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S1: 我們的書上少了四個詞。 T:What are the four missing words?
S2: First、next、then、finally. (板書四個單詞;重點學習next和finally) T: Why does Mike use these four words?
S3-5: 這四個詞能讓我們的語言表達更有條理(清楚,有序)。 T:Good! Finally, please write the four words in your storybook. [設計意圖]
First、next、then和finally這四個時間副詞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作為第一課時,
教師對這四個詞的教學定位為理解并初步嘗試運用。因此,教師設計了尋找不同、自主總結和填寫詞語這三個活動,有效地將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相結合,幫助學生在層層遞進的活動中理解并掌握了四個詞的意義與作用,為下一環節的初步運用語言打下基礎。
3. 讀后活動
讀后活動是對閱讀質量的檢查與評估,也是對文本內容的擴展與延伸。筆者精心設計了兩個任務,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內化語言,完成從汲取知識到發展能力的過渡。
(1)聚焦板書,復述故事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如下板書內容有條理地復述故事。
First
Next
Then
Finally
buy
seeput…on/under…
put on…wait for…
wake up earlyopen…
have a big luncheat
[設計意圖]
教師將閱讀材料中的重點詞句通過合理的板書設計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借助板書上的語言支架復述所學文本,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概括能力。 (2)即時反饋,總結提煉
教師指向故事學習前學生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反饋。有的問題學生能根據文本內容說出答案,有的問題則沒有固定答案,教師引導其自由想象猜測。
最后,學生從圣誕日期、標志物、食物等方面回顧總結所學知識(見圖6)。教師還進一步拓展了圣誕文化。
T:There’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hristmas. For example, Boxing Day is about Christmas. You can look for its meaning after class.
At Christmas
——By Mike
Date(日期)
Symbols(標志物)
Traditional
food
(傳統食物)
Activities(活動)
Feelings(感受)
…
圖6
[設計意圖]
問題反饋活動與自主提問環節遙相呼應,體現了學生提問的價值,既再次強化了對細節信息的理解,也幫學生進一步內化了文本的語言知識。而后,教師圍繞五個關鍵詞幫助學生梳理圣誕知識,使課的內涵得到豐富,層次得到提升,學生的感悟也得到深化。教師還以Boxing Day為例,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圣誕文化的欲望,也順勢引出下一環節的家庭作業。
4.家庭作業
(1)從書本、雜志、網絡上搜集更多關于圣誕節的英文信息,寫在故事書的封底。 (2)想象Mike一家在圣誕節還做些什么,在故事書每頁下方的橫線上寫一寫。 (3)將你制作的故事書講給家人聽聽。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了三項家庭作業:搜集資料的活動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西方文化的內涵,增強他們的跨文化意識;豐富故事的活動既拓展了教材與教學,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分享閱讀的活動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語言并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五、 教學反思
本節課,筆者圍繞教學目標確立了活動、文化和話題這三條主線,并將它們貫穿于教學始終,學生在閱讀、體驗、表達的過程中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和豐富語言。
1. 以活動為主線,在互動建構中理解故事文本
英語特級教師沈峰曾提出這個有價值的問題:“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增加互動建構故事的環節?”在教學設計之初,筆者就擬定將自主與互動建構故事作為本課的主要教學活動。筆者對教材做了一些處理,為學生提供了Mike未制作完的故事書,引導學生通過以下四個活動逐步建構、理解和豐富故事。首先,圖文匹配的活動能幫助學生了解故事梗概,建立起語言和情景之間的聯系。接著,學生在閱讀劃線的活動形成了學習策略,理解了故事
細節。筆者還基于故事情境設計開放性活動,引導學生自由想象和大膽猜測,進一步豐富故事內容。而后,學生在閱讀排序的活動中把握故事四個片段間的內在聯系與邏輯關系。最后,通過欣賞與對比的活動掌握表達語言的技巧。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和教師指導等活動完成了故事書的制作,也完成了建構、理解與豐富故事的任務。一系列層層遞進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2. 以文化為主線,在拓展想象中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應有利于學生理解外國文化,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進而拓展文化視野,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教育部,2012)。本節課,筆者基于故事情境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和體驗西方文化。例如,在梳理Mike一家購物的頁面時,筆者向學生提供了更多圣誕標志物的圖文;又如,在講解他們吃豐盛午餐的環節,筆者圍繞a big lunch向學生呈現了更多的圣誕節傳統食物;再如,在處理平安夜活動的環節,筆者讓學生自由暢想自己要得到的圣誕禮物。這些活動將語言知識、生活經驗和文化體驗緊密地聯系起來,使學生對文化具有更生動、真實的感受。
3. 以話題為主線,在互動交際中提升言語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僅需要指向理解文本,即通過“聽說讀寫”來理解閱讀材料本身,也需指向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即憑借閱讀材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筆者以單元話題Christmas為主線,在師生、生生互動交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言語實踐,提升他們的言語能力。例如,在引出話題Christmas后,筆者圍繞話題和學生展開深入的交流,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激發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興趣。在呈現故事書的封面后,筆者引導學生圍繞標題、插圖和文字自主質疑提問,喚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再如,處理平安夜和圣誕日的兩個段落時,筆者依托故事情境創設了開放性語言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想象。筆者還通過適時、巧妙的追問生成了深層次的、鮮活的對話內容,將師生之間的對話轉換成一種真實的交流互動過程。這些活動均能緊扣話題展開,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啟發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更為重要的是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提升了學生的言語能力。
六、 課例點評
本節課,沈老師能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和思考時間,從而使學生獲得了語言知識,提高了語用能力,有效達成了教學目標。
1. 基于學生認知,二度開發教材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育部,2012)。本節課,沈老師將文本內容以故事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引導他們在聽、說、讀、寫、演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理解和豐富故事文本。圖文匹配、細讀劃線、再讀排序和尋找不同這四項閱讀活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在層層遞進的活動中完成了故事書的制作,逐步掌握了語言。沈老師還充分利用故事留白鼓勵學生想象猜測,讓其在課后進一步豐富故事內容。這種設計思路是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遵循了新課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 適時再構文本,促進語言輸出
沈老師充分挖掘故事的插圖和文本信息,利用Mike一家過圣誕節的文本留白引導學生想象語言,從而使故事情節更為完整,文本呈現更加自然。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將所學語言知識轉化為初步的語言運用能力,有效提高了語言輸出的質量。同時,沈老師還注重傾聽學生,及時捕捉學生語言表達中的深層問題,通過適時追問的方式啟發學生思維、完善語言表達,進而促進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 關注學習過程,培養學習策略
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沈老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體驗中掌握學習策略。以理解文本細節為例,教師先通過示范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總結理解新詞新句的方法,接著讓學生運用學習策略自主閱讀剩余三幅圖,最后學生小組合作,向組員或老師詢問未能解決的詞句。可見,教師示范、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這三個學習活動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學生在感知、體驗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并內化了英語學習策略。
4. 設計開放問題,發展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語言學習與思維能力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沈老師在關注教學內容的同時,注重設計開放性問題來增強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促進他們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讀前環節,教師以問題“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引發學生自由表達,以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rom the storybook?”激發學生自主質疑;再如在理解環節,教師通過問題“What present do you wait for?”和“What else do they do on Christmas Day?”帶領學生猜測想象,等等。這些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空間,讓學生邊思邊學,以學促思,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思維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5A U8 練習卷一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英漢互譯
1.買一顆圣誕樹__________________ 2. on Christmas Day _____________
3.看上去很傷心__________________4. some pretty things _____________
5.等待禮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6. have a big dinner _______________
7.許多樂趣_____________________8. a Christmas card ________________
9.早早醒來_____________________10. Merry Christmas! _______________
二、詞型轉換
1.one(序數詞)____________ 2.shop(動名詞)____________
3.he(所有格) ______________ 4.buy(同音詞)_____________
5.them(主格)_____________ 6.we(賓格)_________________
7.fly(第三人稱單數)_____________ 8.good(副詞)_______________
三、 選出下列單詞劃線部分發音與其他兩個不同的單詞。
( ) 1. A. fly B. finally C. early
( ) 2. A. merry B. present C. often
( ) 3. A. him B. writer C. with
( ) 4. A. this B. thing C. that
( ) 5. A. rabbit B. chat C. always
四、用所給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 We like ________ (sing) Christmas __________ (song).
2.Christmas Eve _______(come).He ______(buy) many presents.
3.Christmas pudding ________(be) very nice..
4.My father is _______(chat). My mother is _______(put)clothes on the sofa.
5.I’m good at __________ (fish).
6. People eat _________ (we) on Christmas Day.
7. What’s wrong with_________ (he)? _______ (he) is hungry.
8. The girl _______ (look) sad.
5A U8 練習卷二
姓名 學號
一、辨音:
1( ) | Christmas | lunch | 6( ) | stocking | open |
2( ) | card | nice | 7( ) | turkey | nurse |
3( ) | thing | thank | 8( ) | early | near |
4( ) | present | first | 9( ) | look | afternoon |
5( ) | father | have | 10( ) | pretty | present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