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At home
所屬欄目:小學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Oxford English 4A 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 9 At home Period 2 Where is my fish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Oxford English 4A 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 9 At home Period 2 Where is my fish?
Oxford English 4A 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 9 At home Period 2 Where is my fish?
深圳牛津版四年級上冊第九課第二課時where is my fish安徽優課
教材分析:
新版牛津《小學英語》4A教材由四個內容獨立但又具有內在聯系的四個模塊構成,它們分別是:Getting to know you; My family, My friends and me; Places and activities; The world around us. 每個模塊又包含三個單元、一個復習板塊(Revision)和一個課題(Project)。
三個單元分別討論該模塊主題下的一個具體話題,每單元四頁,由六至七個欄目組成。其中Listen and say; Look and learn; Learn the letters為核心學習欄目,其余為輔助學習欄目。前者為新語言知識的呈現部分,學生通過插圖了解單詞詞義,通過插圖、錄音和文字所提供的簡單語境感知新語言;后者為語言活動部分,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玩、演、唱等多種方式鞏固與拓展語言知識和技能并運用語言。復習板塊歸納和總結了本模塊的學習內容,配有基礎型練習和自評欄目,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做出階段性評價,以此激發其后續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課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在本模塊中學到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本模塊學到的句型和聽、說、讀、寫技能。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年英語,熟練掌握了26個字母,對單詞,短語及句子有了一定的認知,基本能正確書寫。牛津教材對學生整段說話的能力要求比較高,經過一年的口語訓練,學生基本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但存在個體差異,部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強,能將所學英語重新組合并適當輸出,但部分學生較弱,不能流利地表達自己想說的意思。但是作為中段年級的學生,還是喜歡直觀形象思維,對游戲、競賽、表演比較感興趣。
3
語言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在有關家庭生活的話題中能夠
1.通過學習Listen and say和Look and learn,能聽懂、會說并能正確運用單元的核心詞匯:in, on, under, beside, help, where, great, kitchen , angry, floor, tube進行正確表達。
2.通過正確并熟練的朗讀課文、仿讀故事等方式能聽懂、會說、能認讀詞匯:in、on、under、where、kitchen、floor、angry,并能用方位介詞別人介紹物品的具體位置。
3.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內容,學生能正確運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Where is the…? It’s … .對物品的位置進行問答及描述。 4.能運用所學語言描述物品的具體位置:
5.能讀懂小故事Where is my fish?,獲取關鍵信息,并且積極參與故事里的角色表演。
6.在口頭熟練表達的基礎上,能寫出2-3句介紹物品位置的文字描述。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體驗家庭生活中互幫互助的種種行動,讓學生思考如何愛家,愛家人,和家人一起分享的習慣,尊老愛幼,感受中華傳統美德。
過程與方法:
通過視聽、朗讀、問答、小組討論、再構文本等方式,學習語言知識,將語言知識轉化成語言技能,讓學生體驗說英語用英語的樂趣。
1.能聽懂、會說并能正確運用單元的核心詞匯:in, on, under, beside, help, where, great, kitchen , angry, floor, tube進行正確表達。
2. 能聽懂、會讀關于物品位置的小短文,根據提示對物品的位置進行描述和問答。
4
3.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內容,學生能正確運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Where is the…? It’s … .寫出2-3句介紹物品位置的文字描述。 1. 能讀準詞匯where、help、kitchen、floor、angry的發音。 2. 能準確使用方位介詞描述物品的位置。
課時
話題
語言知識和技能
情感態度、
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
Period 1
Help at home 1.通過Listen and say 中對話的學習,能聽懂、會讀并能初步理解in、on、under、beside等方位介詞的音、形、義。 2. 能初步感知句型Where is…?It’s…的音、形、義,并能簡單詢問及回答物品的具體位置。
通過對話的學習,能初步感受和體驗語言,體會家庭生活中幫忙做家
務的快樂和意義。
通過視聽、問
答、朗讀等方
式學習對話,初步感知物體
的位置。通過
小組活動帶動
語言的感知和
理解。
單元教學難點
分課時目標
5
Period 2
Where is my fish?
1.通過仿讀故事能進一步聽懂、會說、能認讀詞匯:in、on、under、where、kitchen、floor、angry,并能用方位介詞介紹物品的具體位置。
2.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內容,學生能正確運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
Where is the…? It’s … .對物品的位置進行問答及描述。 3.能讀懂小故事Where is my fish?獲取關鍵信息,并且積極參與故事里的角色表演。
通過故事學
習,進一步
感知和體驗家庭生活中
分享的重要
性,感受家庭生活的樂趣。
通過仿讀、朗讀、角色扮演等方式學習故事,提取信息,結合語言框架,訓練學生應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體驗說英語的樂趣。
Period 3
Love at home
1. 通過文本學習能熟練運用核心詞匯in、on、under、beside、kitchen、floor及核心句型Where is the…? It’s …詢問、介紹和書寫物品的具體位置。 2. 在口頭熟練表達的基礎上,能寫出2-3句介紹物品位置的文字描述。
通過文本學習感受家庭溫暖,升華學生愛家的情感體驗。
通過聽、讀、問答、小組討論學習語言知識,通過小組活動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鞏固核心句型,進行語用輸出。
單元教學目標 【任務目標】
在 “help at home” “share at home” “love at home”的語境下,能借助語言框架Where is …? It’s…,用兩三句話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體驗家庭生活中互幫互助的種種行動,讓學生思考如何愛家,愛家人,和家人一起分享的習慣。要求內容完整,表達流利,拼寫基本準確。
【語言目標】
●語言能力
1.學生能理解本單元的核心詞匯:in, on, under, beside, help, where, great, kitchen , angry, floor, tube等的音、形、義,并能用這些詞語進行描述應答和書寫。
2.能正確運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Where is the…? It’s … .熟練問答,并能正確書寫。
3.能理解并認讀含有字母u的單詞。
4.能讀懂小故事<Where is my fish?>,獲取關鍵信息,并且積極參與故事里的角色表演。 ●語言情感:
在語境中,讓學生通過體驗家庭生活中互幫互助的種種行動,讓學生思考如何愛家,愛家人,和家人一起分享的習慣,尊老愛幼,感受中華傳統美德。 ●學習策略
在課堂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大膽嘗試,用英語進行思維活動,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課時教學目標
教學話題:Where is my fish?
【任務目標】
在 “share at home”的語境下,能借助語言框架
Where is …? It’s…,
用兩句話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體驗家庭生活中和家人一起分享的情感態度。要求內容基本完整,表達基本流利。 【語言目標】 ●語言能力
1.能在Share at home的語境中,進一步理解、會說in、on、under等方位介詞的音、形、義,并用這些詞語進行描述和應答。
2.能正確運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Where is the…? It’s … .熟練問答。
7
3.能理解并正確朗讀小故事,從故事中獲取關鍵信息,并且積極參與角色表演。 ●語言情感:
在語境中,讓學生通過體驗家庭生活中和家人一起分享的情感態度,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愛 ●學習策略
在課堂活動中,通過師生交流,故事表演等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角色扮演,感知家庭成員之間的愛,用英語進行思維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Step 1: Pre-task
1. Greetings: 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2. Enjoy a video
(通過簡單的師生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利用歌曲達到激發興趣,創設情境的目的。)
Step 2 :While-task
1. Do you like cats? Today, we have a new friend. She is a cat. Her name’s Ginger.
(引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為故事教學埋下伏筆)
2. Chant: I am Ginger. Ginger, Ginger. I can jump. Jump on the chair. Jump on the table. Jump under the chair. I like fish. It’s yummy. 3. Ginger is a pet. She is in a big family.They love each other. They all like eating fish. Mrs Brown can cook the fish.
4. Where is Mrs Brown now? She is in her kitchen. She is happy. 輔助文本1:Look! A yummy fish. We like fish. Ginger likes fish too. We can share together.
(通過文本1向學生介紹了故事的背景,向學生滲透大家應該一起分享魚的情感態度。) 5.整體呈現故事 6. Look and number
8
7.解析圖2:Where is the fish? It’s on the plate.(貼板書) Where is Ginger? She’s on the chair. She is hungry. 文本2:Wow, fish! A yummy fish. I’m hungry. I like it. (利用模仿表演,讓學生初步了解Ginger情感的狀態。)
8. Can she eat the fish? 出示Ginger的兩種不同心理斗爭想法,并讓學生假設自己是Ginger來選一選,演一演。 a. Eat eat, eat. I’m hungry. b. No, no, no. Share together.
(通過思想斗爭的表演,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對于“分享”這個情感態度體會的更加深刻,這是本節課的亮點。)
9.通過Ginger在桌子上吃魚將碟子打碎的過程,引出生詞floor的學習,并給出已學單詞door,通過發音規律快速的讀準單詞。 10.通過碟子的位置引出魚和Ginger的位置
11. Ginger is full and happy. But Mrs Brown is angry. 通過表演讓學生感知和理解angry的意思 Step 3 Post-task
1. Listen and repeat the story. 2. Act the story out. 3. How is Ginger now?
4. (引出故事的結尾,讓故事畫上圓滿的句號。并升華本節課的情感:Share together.) 5. 總結評價 6. Homework Blackboard design:
9
試教反思:
經過幾次的試教,我對這節課的感觸越來越深,對于今后的教材處理有以下幾點想法: 1.身臨其境。
首先拿到教材要潛心研究,挖掘教材內涵,把自己設定為主人公,身臨其境地體驗人物對話時的心理,尋找隱含著其中的情感內容,從而設定單元主題與話題。正因為這樣,這一課時我的教學主線把握的比較準確。 2.趣味情境。
創設的情境沒有趣味性,學生如何能樂于學習呢?在經歷了這一節課后,我想情境不僅僅是趣味,更是生活的真實體現,富有邏輯性的教學設計,才更利于學生學習、成長。 3.隨境學文。
情境之中如何似行云流水一般的把整個故事串聯起來,順理成章地推動整個教學,是我在這節課后又一深刻領悟。那就要重視輔助文本的設計應用,既緊密與主體文本相結合,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才能使教學流暢自然。 4.境中體驗。
學習成為體驗,學習才有快樂。在這節課上,我和學生的體驗同步提升,快樂無以言表。當然,本節課也給我留下些許遺憾,也有一些困惑,這將是我和我們教研團隊未來努力的方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