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親子與師生交往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親子與師生交往《耐心•成長》廣東省 - 深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
耐心•成長
一、活動目的:
1、讓家長和學生在現場活動中體驗到耐心品質重要性。
2、讓家長和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如何做到更耐心,并歸納出技巧。
3、啟發家長和學生將課堂上總結出來的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促進親子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耐心地互動。
二、活動準備:
1、邀請家長
2、彩紙、PPT課件、音樂 3、課前問卷調查 4、希沃授課助手
三、活動年級:小學二年級
四、活動對象:二年級學生與家長共50人
五、活動過程:
(一)熱身與導入:折紙挑戰
1、活動要求:
1) 屏幕會呈現一張折紙圖解。
2) 請孩子們戴上眼罩,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完成任務。
3) 請家長們根據圖解,通過口頭表達來幫助孩子完成折紙任務,不可以動手幫助孩子。
2
4) 時間為3分鐘,看看哪一組最快完成任務。 2、通過希沃投屏技術,回顧活動精彩瞬間。
(二)展開階段: 1、討論坊
(1)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會著急嗎?什么時候開始著急? (2)大家覺得這個活動困難在哪里
3)大家覺得自己的狀態對完成挑戰有什么影響?
——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體驗中的感受,并對自己情緒表現進行覺察。
2、回顧課前調查
(1)家長的問卷調查:爸媽會出現不耐煩的狀況嗎?
(2)孩子的問卷調查:孩子會出現不耐煩的狀況嗎?
和家長孩子一起共享數據,并對出現不耐心的情況做正常化處理,并
3
引導將問題聚焦于出現“不夠耐心”情況下,家長孩子們可以如何應對。
(三)深入階段:
1、請看情境短劇《“忍不住”媽媽》和《“等不及”閨女》
討論:大家有什么話想和這對母女說嗎? 2、互動采訪:說說身邊“不夠耐心”的那些事。
(1)停一停:和家長孩子們一起思考,在什么時候可以喊停。 (2)你覺得受訪者有什么感受?——邀請家長孩子們一起練習共情 (3)問一問:受訪者有什么想法和希望呢?——溝通協商解決當前問題。
(五)升華階段:成長工作坊
1、隨機分發任務卡,各小組分別列出生活中家長或孩子經常會出現不耐煩的情景,并組內的爸爸媽媽孩子一起討論應對方法,將最終討論的結果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打卡紙上。 2、邀請部分小組分享自己的成果。
3、運用希沃投屏技術,分享大家的討論結果。
(六)結束階段
1、拓展活動:邀請家長孩子在家里一起完成《耐心打卡記錄表》
希望在生活中,我們能夠嘗試將今天活動中體驗歸納出來的方法運用起來,或許讓我們做起事情更不急躁,更有耐心。當然,如果大家在實踐中發現更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歡迎再來和大家分享。
2、教師結語:
耐心做好每一題是一種成長,耐心與人溝通是一種成長, 靜待花開是一種成長,溫和從容是一種成長, 我們一起攜手在成長的路上前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