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神奇的剪紙游戲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神奇的剪紙游戲》四川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神奇的剪紙游戲》四川省優課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神奇的剪紙游戲(六下39頁) 課型 新課 設計教師 鄭麗萍 執教教師
執教時間
學習目標
1.大膽嘗試,找到在一張作業紙上剪出一個能讓幾個同學鉆過去的大洞的方法,并在剪一剪、想一想等活動中悟出怎樣剪才能讓剪出的大洞更大的
方法與技巧。
2.感受數學游戲的趣味性,培養愛數學的情感。 學習重點 掌握在一張作業紙上剪出一個大洞的方法和技巧。
學習難點 自己悟了剪出大洞的方法與技巧,明確剪的前后,是長方形紙形態的
轉化,紙的總面積不變,如果剪的次數越多,小長方形的寬度就越小,所
有小長方形的總長就越長,所得到的洞就越大。 學具準備 剪刀、彩紙。
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課堂反饋
導
學
談話引入,引導操作。 1.觀察、猜想。 2.動手嘗試,剪出一個盡可能大的洞。 3.小結自己剪的方法并展示。 4.在兩種思維模式的對比中發現洞更容易長大的原因。 5.在失敗的案例中發現剪的方向的重要性。 談話引入,引導操作。 1. 1.談話:一張A4紙能剪出多大的洞? 2. 2.放手讓學生嘗試用一張A4紙剪出一個洞,老師巡視。 3. 3.及時發現學生剪出洞的不同思維方式。并把學生的代表作品張貼在黑板上。
4.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的思維方式:挖洞和拉洞。并追問:哪種方式洞更容易長大?為什么?
5.出示失敗的案例:如對折后從開口剪,讓學生自己發現剪的方
向的重要性。
創造學生需要的教育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2
研學 活動一:觀察思索,大膽嘗試。
1. 主動嘗試。
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經驗或教訓,適時調整自己的剪紙方法。
3.大膽展示,小結方法。
4.積極嘗試,盡可能地剪出一個更大的洞。
5.展示成果。
6.感悟剪的次數越多,長方形的邊越細,洞就越大。小結剪出更大洞的方法。
7.認真觀看視頻,感悟如果一直剪下去,洞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發揮極限想象能力。
活動一:觀察思索,大膽嘗試。 1.要求:請用你剛才所總結出的經驗進行嘗試,讓自己剪的洞長大。
2.巡視,及時發現一些同學進行的不同嘗試,及時展示。預計情況會出現:A、來回剪,剪出了一些洞連在一起。馬上展示,追問剪的方法,并追問:這些洞如何變為一個大洞?讓學生馬上操作。又追問:要是還想讓洞長大該怎么辦呢?B、沒有從折痕的一端剪,洞的兩端長出了耳朵。C、在把許多大洞連起來時,從一端剪到了另一端,把紙剪成了兩半。每次失敗的展示后,都要追問失敗的原因,并要求失敗的同學提醒同學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讓成功的同學展示并介紹剪的方法,談談在剪的過程中的發現。
4.小結方法,剪出一個盡可能大的洞。
5.展示成果,看看自己剪出的洞能讓幾個同學鉆過去。
6.小結:剪出大洞的技巧(學生很容易發現剪的次數越多,長方形的邊越細,洞就越大。) 7.課件播放,把一張長方形紙來回剪后,展開,中間的長方形到了邊上,形成一個大洞,隨著剪的次數越多,邊越細,洞越大,追問:照這樣剪下去,這個洞可以有多大?培養學生的極限想想象。
創造學生需要的教育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3
活動二:思索嘗試,深化理解。
1.說出形狀變了,面積沒變。
2.認真傾聽老師講解。
3.認真觀看課件,了解生活中一些形態變化應用的例子。
4.主動談談自己了解的一些物體形態變化的實例。
活動二:觀察思索、深化理解。 1.引導:在剛才剪的過程中,無論洞長得有多大,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介紹:像這樣物體的面積沒變,形狀變了的現象叫物體形態的轉化。板書:形態的轉化。 3.介紹生活中一些物體形態轉變的應用。課件播放。
4.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熟悉的一些形態轉化應用的設計。
活動三:回顧反思,小結收獲。
認真思考這節課的,和同學一起分享收獲。
活動三:回顧反思,小結收獲。
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或
是說說自己受這節課的啟發想到了哪些有創意的設計。
板書設計
設計范例
個性設計
剪紙游戲
方式 方向 次數
(張貼作品) 從折痕剪 次數越多,洞越大。 挖洞 來回剪 (張貼作品) 不剪斷 拉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