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確定位置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確定位置》貴州省 - 安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中的第19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和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能在比較中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同時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通過多樣化的確定位置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并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數對思想,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簡潔美。
3、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道理,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并掌握數對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習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揭示課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從一個找朋友的活動開始。我們在班上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對吧?那現在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在作業紙上寫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強調:不要讓別人看到了,只能給李老師看哦。)
學生寫,教師巡視,從中找到典型的板書在黑板上: (如) 生1:我的前面
生2:我的后面 學生作業紙上的內容 生3:左邊的左邊 老師板書在黑板上 生4:第3排,第5個 (都不具體) 生5: 8組5
師:要你們選一條來猜猜他的朋友是誰,你會選哪一條來猜?
學生大多會選擇后兩位同學的信息來猜他的朋友是誰。但是也會出現不同的選擇。
師:經過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我們好像都不能簡單的表述一個人或一個物體的位置,是吧?那今天,李老師就帶著大家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但是同學們又似乎感覺到是不是像這樣用兩個數字就可以表述一個人或一個物體的位置呢?只是我們還需要再說得具體。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設計意圖:在描述位置上設置矛盾,感受描述方法不統一帶來的不便,體驗統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滲透正確的描述順序,分解難點,為理解“數對”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礎。】 二、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用列與行確定位置。
現在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把它簡化了一下,將它弄得規規整整的,你能寫出小軍的位置嗎?(學生在作業紙上空白的地方寫就行) (師提示)幻燈片播放小軍只在一列和一行中的位置后提問:我們一般習慣從那
邊起?如果寫好了,用一個動作告訴我。 完成后,請學生說,老師板書:(學生能說出很多種,教師選擇性的進行板書) 左起第4排的第3個;第3排的左邊第4個„„
我們先說從左起或從右起,或者先說豎排是不是都可以鎖定小軍的位置?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好累好麻煩?所以說了,人類沒有那樣笨的,總得想辦法解決和簡化這個問題。這不,人們就規定了:豎排稱為列,橫排稱為行。從左往右依次是第1 列,第2列„„而從下往上依次是第1行,第2行„„ 2、探討用數對確定位置
(1)抽象點子圖,初步建模。
現在,你們用列和行來說說小軍的位置。(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強調不再說從那邊起,因為已經規定好了的。)
師板書: 第4列第3行 第3行第4列
師:我們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的說法和點一一對應,而這兩種說法都可以表示小軍的位置,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人們又加了一個規定,這種用列和行來說明一個人或一個物體的位置要先說列,再說行。這樣不就只有一種說法了?(強調:兩種都是一樣的重要,無所謂那種更重要,它只是一種規定而已。)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明確行列排列規則,為下面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師:現在我們再來找找小麗,小兵,小芳他們三人的位置。(說明:不要等老師判斷,由同學們來,對了就掌聲鼓勵,錯了就糾正補充。)
指名回答,全體學生一起判斷。
師:到現在,我已經發現同學們已經能用一個統一的列和行的說法來表述一個位置了。那課的一開始時我們做的那一個小活動不是很成功。現在呢你們就在橫線的下面重新用這樣的方法來寫一下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在哪里。(學生獨立完成)
師:同學們,看好了,如果有一個同學說他的好朋友的位置是第3列第4行,你們能猜出是誰嗎?
學生猜(情況出現了兩種)追問:為什么?(觀察角度的不同)
師:從你們的角度觀察是一個人,從我的角度觀察又是另一個人,不是說一個位置只對應一個點的嗎?怎么我們的一個位置出現了兩個點?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交流討論后會知道是由于觀察者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兩個左起,所以有兩個點。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解決確定觀察角度的問題。)
師:其實,要是大家都在場的情況下,我們規定一下也就好了,可以從同學們的左起為左起,也可以從老師的左起為左起。關鍵人不在場的情況下,要靠書面上的東西來交流的時候,是不是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定,這樣就不用加以誰的角度來觀察這樣的前提了。所以我們就得二選一了,是不是?
師追問:那你們覺得是以你們的角度觀察合理還是以老師的角度觀察合理? 出示一張課堂上,學生坐得整齊的照片,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成為觀察者,問:照片上的左起和誰的左起是一致的?
說明:為了和平面圖上一致,所以規定了以觀察者的左起為左起。這樣更為合理。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都能對使用觀察者的角度觀察更為合理進行理解。】 (2)探究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師:到這兒,同學們覺得這樣表示位置是不是很好了呢?還能怎樣? 學生寫簡潔的方法,教師板書(4,3),教讀(數對四三)。
(說明:我們簡化可以,但是不能簡化得讓人產生誤會,使用逗號很好的避免了使用頓號產生的誤會。)
師: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探討了一種既簡單又準確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也就是用數對來確定位置。(補充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小結:用數對可以準確而簡練的表示物體的位置。
【設計意圖:學生個性化表示的過程,就是學生感知、理解數對的過程,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能夠深刻理解概念。 更充分地體驗“數對”的簡潔性。】 再用數對說出小麗,小軍,小兵的位置。
師:你們看,小麗(1,5)和小兵(5,1)數字都一樣,為什么所在的位置卻相差那樣遠?所以說,列和行兩個數字能不能交換?
那我們又來用數對的這種簡潔的形式在作業紙上寫寫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可以嗎?寫在空白處。
師報數對,學生說名字,同時這位同學站起來。 (3)數學文化,升華認識。
師:看來同學們對數對的掌握都很不錯,現在用數對表示一下學校的位置吧?
(幻燈片出示看似雜亂無章的幾個點)學生無從著手。從而引出數學家笛卡爾的故事。
說明:只要我們鋪的網盡可能大,盡可能密,那我們就能將這些點都一網打盡。
【設計意圖:將人物圖抽象為點子圖,再將點子圖抽象為坐標圖,一步比一步清晰一步比一步簡潔,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發展空間觀念,孕伏“坐標”知識。】 3、數對的廣泛應用
師:既然數對這樣好,那你們在生活中見到過用誰對來確定位置嗎?
學生舉例:飛機票上的座位號、火車票上的座位號、電影院里、地球儀上、中藥柜上、國際象棋等等。
如果我們理解數對只是理解為數字組成的才是數對的話,那我們的思想就太狹隘了。在生活中,我們大多用的是數對的思想。所以我們要用數對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很多現象。 三、鞏固知識,學以致用。
拼圖游戲:前后四人為一組,每組有20張拼圖。 比一比,哪一組同學拼得又快又好。
讓拼得快的組說說拼得快的原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的有關數對的知識,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思想。】 四、課堂小結
實際上這幅圖是我們環翠三小的圖片,讓同學們拼這幅圖,也是為了讓同學們記住曾經有一位環翠三小的李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學習過用數對表示位置這個內容。好,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