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五四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山東省 - 青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青島版)六年制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信息窗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分米、毫米,明確長度單位之間的聯系,并根據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換算。
2.結合實際測量和具體的生活情境,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在具體情境中學會選用適當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能估計物體的長度,進一步發展估測意識。
3.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體會長度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對身邊事物長度的關注與好奇心以及積極參與測量的愿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毫米和分米長度概念的建立。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尺、1分硬幣、3張長度和顏色不同的紙條(5厘米、5厘米7毫米、1分米)、米尺、10張紙、身份證、高度約為1分米的粉筆盒和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情境圖。
談話:甜甜是個二年級的小朋友,有一天,他做
了一個神奇的夢,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金箍棒變成1毫米長和金箍棒變成1分米長等數學信息。 談話:金箍棒可以變成1毫米放到耳朵里,可以變成1分米放到手上,可真神奇呀,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藏在金箍棒里的數學奧秘!
【設計意圖:采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出甜甜的夢里孫悟空變金箍棒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測量金箍棒紙條長度埋下伏筆。】
二、合作探索,建立表象 1.認識毫米
(1)經歷毫米產生的過程
談話:看,金箍棒變成了老師手中藍色紙條這么長,根據你們的經驗能測量出它有多長嗎?拿出藍色紙條趕快量量吧。
學生演示。
談話:看,孫悟空的金箍棒又變成了紅色紙條這么長,現在有多長?拿出紅色紙條,量量吧!
預設:①5厘米多一點;②大約6厘米;③5.7厘米。
談話:5厘米多,多出來的這一部分不夠一厘米,我們該以什么單位進行測量呢?
預設:毫米
談話:毫米是今天學習的一個新的長度單位,用字母mm表示。 (2)初步建立毫米概念 談話: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
預設:尺子上1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學生在尺子上找1毫米,并指給同桌看。
談話:這有一枚一分錢的硬幣,它的厚度是多少?來量一量吧! 預設:1毫米
談話:借助硬幣來比劃1毫米的長度。 學生比劃并觀察發現1毫米實在太小了
談話:是啊,1毫米真的太小了,但在生活中還是隨處可見,仔細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1毫米。
預設:1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身份證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教師引導學生測量。
(3)明確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談話:我們知道尺子上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那2小格是多少毫米?3小格呢?5毫米是這樣的幾小格?那0刻度到1刻度這一段有多長?那這一段呢(2刻度到3刻度)?那這一段(8刻度到9刻度)又有多長?
預設:1厘米、10毫米 談話: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厘米=10毫米。
教師小結并板書:1厘米=10毫米。 (4)借助毫米準確測量
提問: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現在你能準確的測量出紅色紙條到底有多長了嗎?
學生操作,全班交流,匯報測量結果。 追問:怎么知道是5厘米7毫米?
預設:5厘米多了7個1毫米,所以是5厘米7毫米。
【設計意圖:本教學環節重點是引導學生經歷毫米產生的過程,學習新的長度單位“毫米”。通過兩次測量活動,充分感受到毫米產生的必要性,并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讓學生通過“比一比”、“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動,系統認識毫米,并初步在頭腦中建立起“毫米”的概念。】
2.認識分米 (1)認識1分米
談話:金箍棒又變成了白色紙條這么長,老師考考大家,請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它的長度是1()?
預設:分米
小結:分米是我們今天學的又一個新的長度單位,用dm表示。 談話:1分米有多長?快去量量吧! 預設:①100毫米;②10厘米
小結:對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教師板書:1分米=10厘米 談話:拿出你的尺子,找出1分米,指給同位看看。
談話:在學習單上畫1分米的線段,同位量一量你畫的準不準? (2)感受1分米
談話:剛才大家通過量紙條、在尺子上找、畫,認識了1分米了,你能用手比劃一下1分米的長度?
學生比劃。
談話:你們比劃的長度是1分米嗎?請你再用尺子量一量你比劃出的長度,然后調整一下。
談話:大家都認識了1分米,看一看、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厚度是1分米?
預設:自己的手長大約1分米;紙杯的高度大約是1分米;鉛筆盒的寬度大約是1分米……
引導學生測量。 (3)利用1分米估測
談話:孫悟空的金箍棒變長了,現在有多長?你能估測一下嗎? 談話:我們估測的準不準呢?誰愿意來親自量一量? (4)明確米和分米的關系
提問:我們知道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借助米尺,同位合作探究米和分米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預設:1米=10分米。
談話:利用小電腦帶領大家1分米1分米的數,發現1米=10分米。 教師板書:1米=10分米
【設計意圖:本教學環節注重學生對1分米長度觀念的建立,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學生對1分米長度觀念的建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估測方法,有效培養了學生估測的能力。】
三、溝通關系,建構網絡
談話: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它們是? 教師板書課題: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談話:現在,我們一共認識了四個長度單位,它們是誰?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預設:毫米、厘米、分米、米 談話:想想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
預設: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談話:每相鄰長度單位的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幫助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進行自主建構。通過課件演示,學生清晰的看到這些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明確這些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學生形成了對長度單位的系統認知,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1.你能說出它們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嗎?
2.在( )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了形式多樣的練習,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和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并通過想、算、比等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五、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談話:我們回顧一下本節課的學習過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1:認識了毫米和分米,知道了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長; 預設2:知道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1毫米、手長大約1分米; 預設3:會用長度單位毫米、厘米、分米進行測量; ……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回顧梳理,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基本的活動經驗,養成全面回顧的習慣,培養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直觀操作 深化概
利用單位 準確測量
創設情境 引發沖突
借助直尺 建立表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