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最大公因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最大公因數》甘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約分》第一課時《最大公因數》例1、例2、做一做、練習十五1-4題。 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建立了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本單元繼續教學倍數和因數的知識,要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意義,學會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為以后進行通分、約分和分數四則計算作準備。全單元的教學內容分三部分編排。
本節課是教學最大公因數。讓學生利用對公因數含義的理解,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設計提供不同的思路,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并用集合圖的方式表示出來,體會因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體會不同方法的內在一致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游戲和動手操作,使學生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過程,并能用集合圖表示兩個數的因數和公因數,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2)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的公因數。
(3)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數學思維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自主學習、合作與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不同方法的內在一致性。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觀察發現
教具準備:PPT課件、集合圈、學號卡、實物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
游戲規則:今天同學們都帶著有自己學號的胸牌來上課了,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請學號是12的同學出列,作為12號組的隊長,學號是18的同學出列,作為18號組的隊長。然后請學號是12的因數的同學到12號隊長的圈里,再請學號是18的因數的同學到18號隊長的圈里。
[設計意圖:課始,創設游戲環節,復習因數的知識點,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同時又為后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學習的目標。]
二、引導自主探索 1、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1)、提問:從上面的游戲中同學們發現了上面有趣的現象?
讓學生說出:學號是1、2、3、6的同學跑來跑去。
(2)、提問:為什么這幾位同學會跑來跑去呢、
讓學生說出:1、2、3、6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3)、提問:那為什么學號是4、12、9、18的同學不跑來跑去? 讓學生說出:4、12只是12的因數,不是18的因數。
(4)、討論:有沒有辦法可以讓學號是1、2、3、6的同學不用跑來跑去,兩位隊長也完成任務?
請同學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兩個圈相交,1、2、3、6四位同學站在相交的位置。
(5)、實踐:同學們能不能用數學的方式,用集合圈的方法表示上述游戲的情景?
(6)、揭題:1、2、3、6就是12和18的公因數,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
板書課題,板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設計意圖:研究表明: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概念教學中,“概念形成”更適宜更有優勢,因此從實例及現象的感知—抽象成數學知識經驗—形成數學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重學生概念形成的過程。應引導學生參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盡可能挖掘學生潛能,能讓學生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問題,形成概念。在此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用概念來反復說一說為什么學號是1、2、3、6的同學跑來跑去。]
2、觀察發現、探索方法
(1)出示例2:怎樣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數?(幻燈片出示) 師小結:我們用集合圈求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就是集合法。通過集合法求最大公因數,我們可以發現找到最大公因數的一般步驟,1、找因數,2、找公因數,3、找最大公因數。你還能用那些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鼓勵大家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小組討論并交流:(展臺交流學生探索作品) 方法1:列舉法
8的因數:1、2、4、8 ; 12的因數:1、2、3、4、6、12 8和12的公因數有:1、2、4;最大的公因數是4 提問:你為什么會想到用這種方法?
讓學生說出:是根據公因數的意義來的,要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就要先列舉出兩個數各自的因數,再從中找到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的數就是12和18 的公因數。
方法2:集合法
可以用集合圖來表示:
結合公因數的概念,讓學生說一說如何填寫集合圖。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根據情況,可講可不講第3種)
方法3:篩選法
先找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中找出12的因數 8的因數:1、2、4、8其中1、2、4也是12的因數 8和12的公因數有:1、2、4;最大的公因數是4 3、反思過程、總結方法
因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你能不能再用集合圈的方法表示出來?(請學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利用觀察、發現、設問步步深入地引導學生逼近結論、求索方法。]
三、練習鞏固訓練
談話:同學們掌握了這些知識和本領,也就像哈利波特掌握了魔法咒語,但要解決問題,還得借助一些寶貝,看看你能不能得到這些寶貝!
1、基礎練習 P61做一做第3題(幻燈片展示)
請同學上黑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出下列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2、發現規律
讓學生探索并總結:(幻燈片出示結論)
兩個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小的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時,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設計意圖:通過說思考過程、師生討論,讓學生加強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的推理得以充分發揮,真正駕馭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的自主探索發現、創新增添活力。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綜合性,注重認知結構的深化和發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
四、 說說你的收獲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練習十五1-4題
[總評:小學數學課堂的概念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引導學生體驗“概念形成”的過程,應立志于讓學生“研究學習”、“自主探索”,學生不應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應是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參與者,是認知過程的探索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所“發現”和“創造”的知識較之教師硬塞給學生的知識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應用得靈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
最大公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1、列舉法 2、集合法 3、篩選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