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心中的,110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 9心中的“110”(第1課時)浙江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 9心中的“110”(第1課時)浙江省優(yōu)課
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
9.心中的“110”(第1課時)
教材分析:
《心中的‘110’》是統(tǒng)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第9課內容。本課分為“有點警惕性”和“不要上當受騙”兩個板塊。 第一板塊“有點警惕性”,圍繞學生獨自一人在家時,如何提高警惕性,遇到盜竊如何應對開展學習討論。分為兩個話題:
話題一“我該怎么辦”以學生獨自在家遇到各種情景為內容,思考如何面對外人來訪。
話題二“智捉小偷”以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明白,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鄰居被竊時,要在保護好個人安全的前提下幫助他人。
第二板塊“不要上當受騙”,通過辨析幾種情境,學習一人獨自在外與陌生人交往時,面對綁架、拐騙、性侵等意外情況時如何尋找正確的應對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
本課時主要學習第一板塊的教學內容。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但受限于生理和心理限制,對外界可能遇到的傷害缺少自我保護能力。但同時,作為本地區(qū)學生,家庭對孩子的保護相對比較周全,根據(jù)調查,雖然有一半的學生曾有過獨自一人在家經(jīng)歷,其中只有少數(shù)幾個孩子經(jīng)歷過有人來敲門,孩子對于不給陌生人開門的意識比較強烈,有的家長直接告訴孩子:“當有人來敲門時,不要出聲,當家里沒人”。基于此,本課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獨自在家時的警惕性,同時也要提升學生人際交往時的生活智慧。 教學目標:
1.提高獨自一人在家時自我保護意識和警惕性,認識社會的復雜性。 2.掌握獨自一人在家時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3.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學習會主動、智慧地關心他人的安全。 教學重難點:
1. 獨自一人在家時,提高警惕性,運用生活智慧,保護自己; 教學準備:學生獨自在家情況調查、教師課件、板貼等 教學預設: 一、 談話導入
(一)談談感受:回憶陌生人帶給我的溫暖
師:孩子們,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我們會和越來越多的陌生人打交道,在你和陌生人接觸的經(jīng)歷中,有沒有哪些事帶給你感動和溫暖?
(設計意圖:交流他人和自己與陌生人交往的感人經(jīng)歷,感受社會上多數(shù)陌生人的溫暖,為之后應對人際交往的復雜情況做好情感鋪墊。) (二)聽聽兒歌:喚醒常伴耳畔父母的提醒 1. 播放《小兔子乖乖》視頻
師:我們從小又聽過這樣這樣一首兒歌。 播放視頻,學生哼唱。
2. 師:這首兒歌在告訴我們什么?
3. 師: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陌生人。在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會像朋友和長輩一樣關心、愛護我們,但是也有少數(shù)人不懷好意,會危及我們的安全。 (設計意圖:用從小聽過的兒歌,喚醒日常接受的父母教誨,與之前的溫暖感動形成矛盾困惑,感受人際交往的復雜性。) (三) 看看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自己獨自在家的經(jīng)驗
師:通過對我們班獨自一人在家情況的調查,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自由交流
師: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次疏忽,給自己的終身帶來遺憾。那
么,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時,我們該如何應對陌生人的敲門?
(設計意圖:通過對本班學生的課前調查,找到本課時教學的起點,有利于幫助學生初步感受人際交往的復雜性和學習本課的重要性。) 二、活動體驗
(一)多元情境創(chuàng)設:“誰來敲門了?”
1. 師:請我們班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過有人來敲門的7位同學來講講當時是誰來了?來干嘛?
7位有經(jīng)歷的學生發(fā)言:快遞員來送快遞、外賣人員來送午餐、鄰居奶奶來送菜、同學來找我玩等 2. 列舉補充來人身份
師:根據(jù)我們三年級全體同學的調查,除了我們班同學遇到的這些身份的人,還有這些人來敲過門:(課件出示)物業(yè)人員、爸爸媽媽的朋友、維修人員、爺爺奶奶……
(設計意圖:從班級到年級真實調查內容呈現(xiàn),旨在讓孩子能更全面了解到相同生活環(huán)境中,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敲門人會有哪些,便于創(chuàng)設情境,以補充個人真實體驗的不足。)
(二)多種情境感悟:“搖響小鈴鐺!”
師:老師手上有個小鈴鐺,干嘛用的呢?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時,會遇到以上任何一類人來敲門,如果這個小鈴鐺的聲音代表的是你對來人的警惕心,不同的來人,你的小鈴鐺會出現(xiàn)不同的警報音量嗎? 隨機選擇學生搖鈴鐺并做說明。
(設計意圖:以心中小鈴鐺的音量指代警惕性的高低,區(qū)別不同身份來人會有不同應對態(tài)度和情緒,呼應課題“110”警報的鈴聲,便于順利點題。) 1. 熟悉而信任的人
師:像爺爺奶奶這樣,只要你一看到就會馬上開門表示歡迎的人還有哪些人? 預設:關愛的鄰居、熟悉的親人、自己的同學同伴等 2. 不太熟悉和不太信任的人
師:當遇到陌生人或不能輕易信任的人來敲門,我們一般會怎么做? 自由討論:不理不睬,一律不開,這樣對嗎?有人這樣做,你會怎樣做?師:你更欣賞哪種做法?
引導自由發(fā)言:不開門當然沒錯,這是有警惕性的表現(xiàn),但不提倡,萬一真的有急事,就顯得太冷漠了,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會給我們帶來感動和溫暖。 3.完全陌生的人
師:提醒自己要有高度警惕性時,你會怎樣搖響“小鈴鐺”?
師小結:同學們,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無論門外的陌生人是誰,請讓你心中的小鈴鐺響起警報,它就是我們心中的110,(出示課題),我們只有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才能讓自己遠離有可能到來的危險。
(設計意圖:本課時學習的重點是陌生人來敲門時怎么應對,以社會人際的復雜性來看,門外的敲門人有可能是以下三類:1.熟悉而信任的一類人,我們不必太過緊張,作為小主人應熱情歡迎;2.不太熟悉、不太信任的一類人,我們要有點警惕性,不要太輕易相信別人;3.完全陌生的一類人,我們要有高度警惕性,保護好自身安全。通過“搖響小鈴鐺”的游戲,讓學生分析、判斷如何應對各類人。) (三)典型情境體驗:“我是快遞員……”
師: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一種職業(yè)身份會經(jīng)常敲響家里的門,那就是——快遞員。我們來看一組關于快遞員的新聞。 課件出示:偽裝快遞員入室搶劫相關新聞 師:看完這些新聞,你有什么感受?
師:當有人自稱是“快遞員”來敲門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隨機交流引導總結方法: 1. 方法一:確認身份 2. 方法二:確認情況 3. 方法三:尋求幫助
師小結:這些做法的背后,體現(xiàn)的都是我們的生活智慧。因為,獨自一人在家的時候,我們要抱有一定的警惕性,來應對各種情況。
(設計意圖:以“快遞員”這個當下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人物為焦點,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生活經(jīng)驗,交流總結出應對陌生人敲門時的方法。) 三、故事拓展
師:剛才我們聊的是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自己家門的情況。如果你發(fā)
現(xiàn)陌生人在鄰居家的門前,你會怎么做?讓我們來看看陳宇的故事。(播放陳宇的故事動畫)
師:你最欣賞陳宇哪些表現(xiàn)?
師: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么處理呢?
小結: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智勇雙全的孩子還會運用智慧幫助別人。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陳宇的動畫故事,強化和拓展學生遇到危險時要沉著冷靜地觀察分析和判斷,會智慧選擇應對方法,不僅要有自我保護的警惕性,也要對他人報以關心和警惕,樂于助人,在確保個人安全的前提下,樹立法治意識,智慧應對,阻止違法犯罪行為。) 四、寄語結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以后,我們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門,會用怎樣的方法更智慧地應對呢?
師:孩子們,隨著我們社會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人都有,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時,心里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讓家里人放心,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盡一份責任,祝愿安全和健康永遠陪伴在大家身邊!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