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民間玩具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浙人美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冊第20課《民間玩具》浙江省 - 金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民間玩具》教學設計
課時:1課時 授課年級:一年級 教材分析:
本課是浙人美版第二冊第20課《民間玩具》,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中國民間玩具源遠流長,分布地域廣、品種繁多。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民間玩具除了玩耍的功能外,還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更是人民智慧的結晶。本課教學以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傳統玩具——風箏為例,通過觀賞各類風箏的形與色,并能用簡短的話語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導他們感受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對風箏的不同玩法;不同玩法推動風箏的材質、工藝的改良和創新;創新又讓風箏文化增添更多的魅力從而得到良好的傳承與發展。師生一起感受民間玩具的魅力,體會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對身邊的新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并樂于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喜歡的事物。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對于既熟悉又陌生的民間玩具,比起技能學習,他們更關心如何去玩。本課選擇能激發孩子興趣的競技風箏、巨型風箏、微型風箏,感受風箏的不同玩法,以視覺感受為主,聽覺、觸覺多種感官并用,引導學生在玩中感受不同風箏的外觀、材質、工藝上的變化,在“玩”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風箏文化,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對風箏外觀、材質、工藝上的感受。 2.通過看、摸、玩等活動讓學生感受風箏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民間玩具的興趣。 3.在了解民間玩具的同時,提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意識。
教學重點:
欣賞各類風箏的外形、材質、工藝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
感受風箏文化,領略民間玩具的魅力。
課前準備:
1.教師:課件、微型風箏、竹子、竹塊、竹條
2.學生:美術書、微型風箏(每組一個)、小組學習探究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談話導入
師:你們平時都喜歡玩什么玩具呢?(教師追問:喜歡的原因,有哪些玩法?) 師:你們介紹了這么多有意思的玩具,現在輪到我來說說老師最喜歡的玩具了。哎!同學們都在嘲笑老師。誰說大人就不能玩玩具了?!在老師的這件玩具面前,那可是人人平等,不分男女老少的喔!大家猜猜它是一件什么玩具?看看我們教室的周圍。你們猜到了嗎?是什么? 生:風箏
師:哇,一下子被你們猜著了!你們可不要小瞧這個風箏,它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你看,“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我們的古詩中,古畫中都能看到放風箏的場景!你們喜歡風箏嗎?都見過哪些樣子的風箏?哇!原來,你們都喜歡放風箏,而且還見過這么多樣子的風箏。看來,老師沒有說錯,風箏它可是老少皆宜的傳統玩具,也叫民間玩具。今天的美術課,我們就來說說這好玩的民間玩具—風箏。(板書:民間玩具—風箏)
二、簡介風箏的歷史
1.師:兩千多年前的風箏長什么樣呢? (1)課件出示木鳶 師:認識它嗎?
(2)師:從前,有個叫墨子的人,向往鳥兒能在天空翱翔,就去找了一些木頭,花了三年的時間,做了一只木鳥。你們猜猜看,它能飛嗎?你覺得怎樣才能飛起來。
(3)是的,你和他的弟子魯班想到一塊了,他用竹木進行改良,做成了喜鵲的樣子,飛了三天,這就是最早的風箏—木鳶。 2.介紹紙鳶
師:轉眼到了唐宋時期,這時候隨著紙運用越來越廣,人們想到了用什么來做風箏? 師:是的,用紙來做風箏,被稱為紙鳶。紙和木頭相比,是不是輕了很多? 三、欣賞不同的風箏
1.提問:你們玩風箏的方法跟古畫中的人一樣嗎?你是怎么玩風箏的? 生:........
師:這些都是你們小玩家的玩法,那我們的大玩家又會怎樣玩風箏呢?最近,我們的山東濰坊正在舉行國際風箏節,讓老師帶你們去看看!這可是傳說中魯班讓第一個風箏飛上天的地方。現在,風箏已經飛出了中國,飛到了世界各地。每年的4月20日到4月25日,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相聚在這個風箏之都濰坊,玩出了各式各樣的風箏,更玩出了特別的玩法。 2.了解競技風箏
瞧!課件播放視頻競技風箏
原來風箏還可以這樣玩,是不是眼前一亮,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風箏嗎?板書(板書:競技風箏) 這可是競技風箏,那什么是競技風箏呢?我們來看看,它有什么特點?
師:造型簡單,多為三角形。可別小看了這些三角形的競技風箏,不僅可以飛得高,還可以飛得很快,有多快呢?它可以飛得比跑車還要快看(板書:特別快)
(2)師:這樣的風箏飛行時候還會有類似飛機引擎的轟鳴聲,那請同學們想想它為什么可以飛得這么快呢?它是傘翼飛機和傳統風箏組合演變而來的。它玩的可是高科技的風箏。
(板書: 高科技) 3.了解巨型風箏
(1)思考:風箏還可以有哪些玩法呢! 課件播放巨型風箏視頻
(2)提問:哪里吸引了你?它特別在哪里?
師:這是巨型風箏,最大的風箏可以達600多米,比我們的教室還要大。(板書:巨型風箏)。
(3)小結:原來,現在的風箏玩法可以這么多,在傳統風箏的基礎上花樣可是越變越多!比如我們的這個龍頭蜈蚣風箏,它就是我們老祖先的巨龍風箏和蜈蚣風箏演變而來的。課后,你們也可以學一學,將你的風箏改成和別人不一樣的,屬于自己的獨特的風箏。 3.欣賞探究微型風箏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種很獨特的風箏,也是我最喜歡的風箏和大家分享。風箏在哪呢?它就在我的口袋里哦。 (1)介紹微型風箏
出示微型風箏,問:見過這種風箏嗎? 這種風箏,稱微型風箏,有人也叫“口袋風箏”,你們看,我可以把一整只風箏揣進口袋里,攜帶可是超級方便。(板書:微型風箏) 師:你們覺得這樣的風箏能飛起來嗎?讓我們研究一下!
師:先請小組長打開桌上的紙袋,拿出微型風箏,我們來看一看、摸一摸,這個微型風箏有什么特點?然后請組長記錄在這個單子里。(作業單見附件1) (3)學生小組探究 (4)交流:
①它能飛嗎?課件出示飛翔的微型風箏。
②它都有哪些樣子?生:蝴蝶、貓頭鷹、蜻蜓.....(各式各樣的造型)。 ③制作材料都有哪些呢? (是布嗎?)
請學生上臺體驗布與絲綢制作的微型風箏,哪個更輕?
微型風箏制作的關鍵材料還有骨架,請你看看這個骨架有什么特點? 生:很細很細
師:它有多細呢?細到0.2-0.3毫米。而且這可不是普通的竹子,它得用什么竹子呢?讓我們的超級玩家—老師傅沈國政爺爺告訴你。 課件播放視頻
提問:你知道是什么樣的竹子嗎?
師:它得用3-6年的老竹子,什么叫老竹子呢?教師出示實物竹子,老師今天帶來的竹子是今年新鮮的竹子,里面有水分特別重,不能用來制作。需要將新鮮的竹子自然陰干存放3-6年,這就是老竹子,這樣制作的骨架不易變形。我們最后來看看它的特別之處,特別精美在哪? ④圖案
師:是的,雖然個頭小,可是蝴蝶翅膀上的花紋,蜻蜓翅膀上細條斑紋一點都沒有少,圖案特別的精美。
(6)師: 怎么樣,爺爺玩風箏玩得厲不厲害?
我們的沈國政爺爺從喜歡風箏到研究制作風箏,不斷思考,不斷改進,還將微型風箏玩出不對稱的現狀,玩出了自己“獨有”的風箏!
這樣的風箏讓我非常喜歡!風箏雖小,但制作工藝卻一樣也不能少!(板書:工藝精) (7)小結:你看風箏已經玩了兩千多年了,但是現在仍然這么多人喜歡它。正是因為我們這么多人喜歡玩,在玩的過程中不斷改良,加工,然后變出各種式樣的風箏和更多的玩法。所以盡管過了兩千多年,我們還是玩不膩。 四、課后拓展:
其實在我們中國,玩上千年的玩具還有很多。看,我們的課本上,我們陜西的掛虎,臉上有牡丹花的花紋,寓意著富貴,當孩子滿月、百日、周歲的時候,大家就會送上坐虎玩具,希望孩子長命、富貴。民間玩具背后凝聚的是一種愛,一種民間藝人的智慧。其實除了書本上的民間玩具,還有許多,竹蜻蜓、毽子。希望我們的同學課后收集一下還有哪些更好玩的民間玩具,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告訴同學、告訴老師,更希望你們可以像今天美術課里老師介紹的這些大玩家們一樣,把我們身邊的好玩的民間玩具不斷創新,增加更多的玩法、更好的玩法,更重要的是玩出自己的想法,吸引更多的人來玩!
(浙江省永康市方巖小學 胡菲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