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冬日嬰戲圖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冬日嬰戲圖》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冬日嬰戲圖》教學設計
課題:冬日嬰戲圖 選自:人美版一年級下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授課類型:欣賞評述
教材分析:
《冬日嬰戲圖》一課出自于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教材以《冬日嬰戲圖》作品局部作為媒材,二童嬰在庭園嬉戲。教材利用大篇幅展示作品,圖文配合,具有較強視覺沖擊力,旨在通過欣賞初步訓練學生觀察、審美、評價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在美術的造型技能和習慣方面都有所形成,但在審美判斷和美術語言表達上仍顯薄弱,還需加強學生的仔細觀察、細致表現、想象、動手制作,評價的能力。此年齡段的學生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應該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的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冬日嬰戲圖,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感受中國古代畫家作品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游戲、觀察、小組合作、評述等形式,訓練圖像識讀和審美評價的能力,提升自主合作的創作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愉快的欣賞過程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領會藝術家表達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觀察方法。
難點:嘗試用美術語言表達審美感受。 教學方法:
欣賞法、觀察法、小組合作法、練習法、講述法。 教具準備:
學生:水彩筆、剪刀、彩紙、膠棒。 教師:作品拼圖、范畫、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
分發拼圖,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拼出一幅美麗的作品。 你拼出了什么?
板書課題:《冬日嬰戲圖》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學習
1.出示原作,初步感受中國畫《冬日嬰戲圖》。 畫面中有什么?
2.由淺入深逐層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表達。 (1)人物、年齡、性別?為什么? (2)發型、服裝、動作有什么特點? (3)顏色、花紋、線條帶給你什么感受? (4)除了人以外,你還看到什么? (5)小貓有什么特點?他們正在做什么?
(6)通過表情、動作、神態,猜猜他們之間的關系? (7)畫面中還有什么?花、季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訓練學生嘗試運用美術語言表達所看所想。 3.二次感受,引導學生組織語言統講作品。 你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講講這幅畫面的小故事嗎? 教師用講故事的方式概括畫面呈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用美術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與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4.引出作者并加以介紹。
是誰用一幅畫面就講出了如此生動的故事?
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學生簡單介紹畫家蘇漢臣,欣賞畫家其他作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作品的獨特魅力。
5. 三次感受,引導學生談談作品哪里好。
教師介紹關于中國工筆畫簡單知識,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線條等生動具象的刻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作品,粗淺了解工筆畫的特點。 三、聯想發散
小組討論,聯想設計畫面背后的小故事。 你在保留作品的基礎上還能添加什么?
教師根據情況添畫啟發。(彩球、小黃鴨、棒棒糖、衣服上的波浪花紋等)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培養創新力,想象力。 四、創作實踐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冬日嬰戲圖》作品上進行添畫。 強調:組長安排分工,繪畫、陳述。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動手實踐、大膽作畫的能力。 五、展示評價 自評、他評、師評。
添畫了什么?為什么喜歡?好在哪里? 鼓勵學生用美術語言進行評述。
設計意圖:培養審美評價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六、教師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學習了古代名畫《冬日嬰戲圖(局部)》,老師希望大家能夠珍惜童年、享受童年,在快樂成長的同時,用一雙美術的小眼睛去觀察、發現我們身邊的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觀察美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冬日嬰戲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