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花兒朵朵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第7課花兒朵朵(二)江蘇省 - 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少版)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花兒朵朵(二) 類型 造型·表現
課時
1—2課時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
本課是繼《花兒朵朵(一)》之后的教學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學生通過前期的學習,對花卉的形態、結構、色彩已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與了解,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彩色紙質媒材進行撕紙貼畫、制作紙花等創意表現,并通過教學,引導、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紙藝創作的方法與創意思想,依據不同紙張的性能,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紙藝制作技法,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學生情況:
較于繪畫表現課而言,學生更親睞于手工制作類的美術課,低年段學生尤為突出,且對自己的制作特別自信,這一興趣值得呵護。但由于他們年齡尚小,知識較淺、動手操作能力還是比較弱,因此教學要給予學生嘗試、探究的平臺,激發學生對撕紙貼畫和動手做花的思考與探究的精神,獲得撕、折、擰、搓等方法,豐富自己的造型表現活動。
教學方式、手段:
1.通過回顧上一課時的學生作業,鞏固學生對花卉結構、形態與色彩的理解,為新授做好鋪墊;
2. 通過欣賞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風格的藝術作品、生活用品,加深學生對花之美、花之意的感悟,引導學生體會藝術與生活的聯系;
3. 以自主嘗試、命題創作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有別于繪畫表現的藝術手法,探究撕、折、擰、搓等的技能技法,體會撕紙貼畫、紙藝花卉的獨特魅力;
4. 通過欣賞評析、小組探討,積極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學習氛圍。
教師準備:
教師制作各色紙花,自制課件,準備教學所用材料、工具以及部分學生用紙。 學生準備:
剪刀、膠棒、鉛筆、彩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名家作品的欣賞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通過嘗試、練習掌握撕、折、
擰、搓等基本技法,創造性地表現各色紙藝花卉,提高審美能力與造型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自主嘗試”“命題創作”等方法探究藝術的多種表現形式,激發學生積
極思維、大膽創新的意識;以同齡人撕紙作品的欣賞增加學生的信心;通過紙藝花卉的賞析,引導學生探究紙藝花卉的表現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進一步體會花卉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
愛生活的情感,以及用藝術的手法表現美、創造美的內在的生命涌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在欣賞與分析中感受藝術表現的多種形式,豐富美術知識,提高美術修養; 2. 通過嘗試與探討激發學生藝術表現的探究精神與創新意識;
3. 在多次的動手實踐中感受紙藝花卉的魅力,保持對藝術表現的興趣與活力。
教學難點:
1. 掌握撕紙貼畫的基本方法,完善撕紙貼畫的作品; 2. 學習撕、折、擰、搓、纏繞等方法,豐富自己的造型技能; 3. 了解紙藝花卉的制作方法,創造性地表現各色紙藝花卉。
教學設計
一、感知與體驗
1. 回顧與提煉。
有針對地選擇《花兒朵朵(一)》的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回顧花的形態、結構、色彩,進一步體悟自己的創作思路,并就學生大膽的表現和豐富的想象加以贊許與鼓勵。
2. 欣賞與感悟(PPT 03-06)。
通過欣賞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風格的繪畫作品(花卉主題),加深學生對花之美、花之意的感悟,引導學生體會藝術創作的初衷。
自古以來,人們欣賞花、喜愛花,有學者認為古代“花”和“華”是同一個字,華夏名族的“華”就是“花”字。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文明就已記錄著花的蹤影,還記得這朵花嗎?
那時起,人們便與花為伴、以花為美,在許多生活用品上都有花的裝扮?纯矗宕牟鑹厣鲜㈤_著荷花,元代的玉佩上盛開的是什么花?
這還有一朵現代的花,它會盛開在哪?
(它開在舞蹈演員的服飾上。)
有花兒的裝扮,寶寶更可愛、更美麗;這些造型各異的花究竟是什么呢?(提包)這朵花盛開后會是什么呢?連高大的建筑都以花的造型呈現在我們眼前,看!有人還用花兒拼貼花姑娘。
3. 小結并點題(PPT 07)。
花兒早已深入到人們的內心,一直以來相伴著我們的生活,只要你有心,花兒可以盛開在我們生活的每一處。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花的世界,學習第7課《花兒朵朵(二)》(完善課題)。
二、嘗試與探究
1. 思考與嘗試(PPT 08)。
材料準備:彩紙、膠棒、32K鉛畫紙;
思考:如何用彩紙、膠棒等有限的材料表現花兒? 嘗試著表現一朵花。
2. 分析與探究(實物投影)。
欣賞學生表現的花,并請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方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鍵詞:撕、貼)
遇到困難或者有疑惑的同學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難題; 教師小結并提示注意事項:
——撕紙的時候用拇指和食指一邊撕一邊移動紙張,這樣才能撕出你想要的形象; ——貼的時候不用全部涂膠、完全貼牢,可以局部靠花心處涂膠粘貼,花瓣顯得自然生動; ——先貼花瓣再貼花心,花瓣可以一層也可以多層。 3. 賞析與完善(PPT 09)。
欣賞課本中的撕紙作品,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的童趣與美感;
(花兒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正面有側面,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傾斜俯視,有的添加了小昆蟲。)
再來撕撕貼貼1、2朵花,并撕、貼一些枝葉,添畫一些小昆蟲,完善自己的畫作。 4. 欣賞與小結。
完成的同學將作品貼于黑板后將自己的桌面稍加整理。 (將用過的、沒用過的彩紙和膠棒歸攏在一起。) 學生進行簡要點評。
——同學們的作品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大的畫卷,在這幅大的畫卷中,有你喜歡的地方嗎?有沒有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
——感覺自己撕紙貼畫有進步的同學舉舉手,告訴大家你在哪些地方有了進步? ——有進步的同學都給自己鼓鼓掌。 教師小結:只要用心、動腦就一定會有進步。
三、學習與創作
1. 命題創作、激發思維。
(教師事先準備長短、寬窄不一的各色彩紙)組長發放彩紙,每人一張,看看你拿到的紙有什么特點?
簡要了解紙張特點。
思考與探討:現在我們不來撕紙貼花,開動腦筋想一想,你能不能用手中紙來做一朵立體的紙花?用什么方法?做一朵什么樣的花?(左右同學相互探討)
嘗試與探究:根據各自拿到的彩紙,開動腦筋,嘗試著制作一朵紙花;
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動手過程中看到的、想到的、試過的,如對紙張特點的發現、對做花的思考、內心的活動等等;
小結同學們的制作,了解學生制作過程中的得失,肯定成功的方法,教師適時歸納學生紙花制作的方法,并將關鍵詞如剪、折、貼等板書黑板上,同時了解失敗的原因,并肯定學生的動腦、動手的這一探究過程,鼓勵學生不怕困難與失敗,勇于嘗試。
2. 初步嘗試、體驗成功。
教師分別出示3朵自制的紙花,請學生猜測制作方法和所用的紙張,探討紙花制作的注意事項,適時補充歸納制作方法;
帶領學生嘗試著做做這些紙花,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生進行簡要點評。
——紙卷“玫瑰花”。用一張細皺紋紙或餐巾紙,折出約5厘米的寬邊(留作表現花瓣),在折痕處隨意撕出幾個口子,然后將紙從一端卷至另一端,留出花瓣,將其余的部分像擰麻花似的擰成花枝,最后整理花瓣。
——雙擰 “小蘭花”。準備一張寬約2-3厘米、長約50厘米的細紙條,長邊對折后短邊對折,在開口處剪出花瓣,打開紙條(雙層),兩手分別捏在花瓣的基部,像擰麻花似的扭成細紙條,再對合后擰成麻花狀,最后整理花瓣。(這樣做出的花是4個花瓣的,學生可以做2個花瓣的、相對簡單點)
——“燈籠”巧做花。準備一張寬約10厘米的寬紙條,以做紙燈籠的方式將長邊對折、在開口處折出1厘米的折痕,然后從長邊對折處剪出寬度小于1厘米的細條至開口附近的折痕處,從一端一直剪到另一端,最后將其按一個方向纏繞成花,稍加整理便可。
3. 深入學習、提高能力。 (1) 分析梳理、提煉方法:
紙藝花卉的方法還有很多,(拿出藍玫瑰)猜猜這朵玫瑰花是怎么做的?(學生邊說教師邊示范。)
——用寬長條紙或矩形大紙剪出花瓣片數和大小。
——數片紙相疊剪出花瓣外形:玫瑰花瓣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來看一下。(PPT 10) ——分析玫瑰花瓣的特點:自然的卷曲和飽滿的弧度。 ——怎樣表現出花瓣自然的卷曲和飽滿的弧度?
——帶領學生嘗試用鉛筆表現花瓣的自然卷曲,充分利用皺紋紙的特點,將花瓣的中部向兩邊拉開。
——再看這朵玫瑰花,它的花瓣卷曲得更厲害,得出“搓”的方法。 (2) 直觀演示、講解要領。
由內而外將花瓣逐一粘貼,注意第1、第2片花瓣兩相對應,第3、第4片花瓣分別對應在1、2兩片花瓣的相交處,以此類推,最后剪貼花萼,并將整朵花進行適當整理;
這朵玫瑰還沒有完全盛開,花蕊看不到,所以可以不做花蕊;
如果要做一朵完全盛開的紙藝花卉,那就要先來做花蕊了,剛才我們做的“燈籠巧做花”就可以作為花蕊,然后再貼上花瓣,一朵紙藝花卉就做好了;
用這些方法還能做出很多各式各樣的花,不信你看!
(逐一出示紙藝花卉,學生欣賞的同時了解更多的紙藝技巧,以拓展學生的創作思路。) 4. 學生制作創意紙藝。
與學生一起簡要回顧制作紙藝花卉的技巧與方法;
設問:“你想做一朵什么樣的花?”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紙藝花卉的結構、形態、色彩; ——注意色彩、形態;
——(結合PPT 12)回顧花蕊的坐姿多彩、教師出示、講解幾種不同花蕊的制作方法; ——(結合PPT 13)回顧花瓣的多姿多彩。
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希望你們能發揮想象、用“剪、折、擰、搓、纏繞”等方法請做兩三朵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紙花。
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靈活選擇、合理運用各種制作方法與技能,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紙藝花卉。
三、評價與回味
1. 學習過程的回味。
通過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體味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收獲的快樂,也可以說說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進一步明確需要努力的方向。
2. 成功喜悅的分享。
介紹自己做的最喜歡的一朵花,與同學分享成功的喜悅。 3. 理解包容的評價。
以贊美的眼光看待同伴的紙藝花卉,夸夸你最喜歡的同伴的作品。
四、拓展與延續
1. 插花小序曲。
教師用自制的紙藝花卉演示插花過程; 欣賞插花作品,簡要了解插花藝術;
教師提供插花器具,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插花嘗試。
2. 欣賞更多技藝制作的花卉,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 3. 挑戰臺:做一朵能開合的花,使學習得以延伸。
作業要求
本課作業有三個內容。
1. 撕紙貼畫作業作為一個小練習其難度較小,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嘗試與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撕紙表現能力,并結合同齡人的撕紙作品來完善自己的畫面,通過這一嘗試與練習,感受藝術表現的多樣形式。
2. 本課作業的重點是紙藝花卉的制作,在這里安排了兩次練習,第一次練習為嘗試性的“命題創作”,啟發學生思考有別于繪畫和撕紙的藝術表現形式,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嘗試紙藝花卉的制作,這次練習允許學生不會、允許學生失敗,其目的是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嘗試,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重在培養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自主學習意識;第二次練習是在學生對紙藝花卉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和實踐后進行的深入學習,通過觀賞、分析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在對剪、折、搓、卷、擰、纏繞等技能技巧的嘗試、認識、理解后,做到靈活選擇、合理運用,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紙藝花卉。在這個作業的結尾有個小序曲,引導學生稍稍涉略、體驗插花藝術。
3. 第三個作業內容是課后的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圖解,簡要探討“會開合的花”的制作方法,激發學生課后展開思考、積極行動,做一朵“會開合的花”,使課堂學習得以延伸。
教與學的評價
教與學的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始末,關聯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生命個體,也廣泛涉獵于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學習品質等范疇,在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評價時,不僅注重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評價,更要注重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這樣的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在本課各教學環節中均有體現:
1. 在“感知與體驗”環節中主要體現了兩點,一為教師對學生前期學習的一個肯定評價,重在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可持續性;二為通過對大師作品的欣賞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一發自內心的贊美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藝術的熱愛與崇尚。
2. 在“嘗試與探究”“學習與創作”環節中,一方面教師的評價重在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失敗、允許不會,而學生要通過對自身實踐的回顧與反思,大膽說出自己動手實踐過程中看到的、想到的、試過的,如對紙張特點的發現、對做花的思考、內心的活動等,既強調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又為教學反饋了信息。另一方面教師在得到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對造型活動的相關方法與技能加以歸納、總結與強化,以豐富學生的造型語言,提高造型表現能力。
3. 在“評價與回味”環節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對本課的學習過程作一個簡要回顧,小結學習中的得失,以此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在評價同伴作品的時候,引導學生用包容的心態接納同伴的作品,結合自己的已有欣賞認知水平,用審美的眼光從造型、色彩、想象力等方面發現作品中的閃亮點,或者是具體、有建設性的評價,得到相互間的啟發、
形成相互間的激勵。
反思和總結
本課教學內容是前一課《花兒朵朵(一)》的延續與拓展,主要引導學生將花卉的造型表現從二維的平面繪畫逐步邁向三維的立體制作,從而體驗造型技藝的豐富性、感受造型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藝術表現的探究與創新精神,讓學生從自我的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更新技能,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通過上一課《花兒朵朵(一)》的學習,學生不僅圍繞了“花兒”展開觀察與表現,更是從“朵朵”的賞析與比較中獲得對花卉的感性體悟與理性思辨,提煉了花卉的共性特征與個性姿態的不同,并以繪畫的形式在“花兒”的再現與表現中創造性地呈現“朵朵”的魅力。這一前期性的學習已使學生獲得了對花卉結構、形態、色彩的認識與了解,為《花兒朵朵(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此前提下,本課的重點將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彩色紙質媒材進行撕紙貼畫、紙藝花卉制作等活動 ,并通過教學,引導、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紙藝花卉的制作方法與創意思維,依據不同紙張的性能,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紙藝制作方法與技巧。
在學生嘗試、練習與創作中,教學的安排與形式是多樣的,學生的反應也是多樣的,教師要以包容、欣賞的姿態去鼓勵學生勇于嘗試、不怕失敗,全面關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嘗試、去體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探究活動中盡情地展示自我、感受成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不同教學策略設計
《花兒朵朵(二)》是借花卉主題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探究花卉的制作方法,一方面獲得剪、折、卷、搓、擰等技能技巧,另一方面體驗藝術的多種形式,豐富造型活動。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先試后學、先練后教,從中獲得知識的更新、技能的提高,體驗學習的樂趣。本課在材料的運用上除了彩色紙質媒材外,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可再次利用的“廢舊材料”進行花卉的造型表現,如畫報、紙杯、零碎布頭、植物皮、葉、桿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