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正負圖形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浙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15課《正負圖形》福建省 - 廈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正負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浙美版四年級上冊第15課《正負圖形》 課型:設計·應用 課時:1課時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已初步了解圖形創意聯想的方法,具備一定的圖形思維能力,但是設計正負圖形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本節課主要采用激趣、合作、體驗等方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進行教學,使他們對正負圖形的設計產生興趣,從而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 教學目標:
1.欣賞正負圖形,提高整體、局部觀察圖形的能力。
2.初步了解正負圖形在形的重復、多形組合以及圖底反轉等方面的構成方式,嘗試設計簡單的正負圖形。
3.感受正負圖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創新思維,了解正負圖形獨特的藝術價值。
教學重點:了解正負圖形的特點和構成方式,嘗試設計簡單的正負圖形。 教學難點:設計有獨特創意的正負圖形。
教學準備: PPT課件、彩色紙、鉛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猜一猜
教師出示小貓的局部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法寶,同學們猜一猜它可能什么?
揭曉答案
師小結:其實它是一只小黑貓呢!聰明的小作者把魚骨的造型放進了貓的身體,是不是十分有趣呢?你猜對了嗎?
第 2 頁 共 4 頁
師:今天就跟著老師一起來探索這些有趣的圖形吧! 揭半題:“圖形” 二、教授新知 (一)看一看 想一想 出示圖片
思考
問題1:這兩張圖有什么共同特點?(一幅圖里可以看到一黑一白兩個圖形) 問題2:黑白兩塊圖形是怎樣組合的?用了什么方法?(它們共用了一條輪廓線、黑白圖形相互借用)
師小結:像這樣一個大圖形結構中隱含兩個小圖形,小圖形相互借用且共用一條輪廓線的創意圖形我們稱他為正負圖形。
揭題:補充“正負” (二)魯賓杯分析
考察:正負形如何巧妙共存? 師小結:簡介魯賓杯、共用輪廓線
兩張人臉:圖(正形)、杯子:底(負形) 圖底可互換 (三)賞一賞
1.欣賞作品《兩條不同性別的腿》《背景幻覺》 師: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是怎么組合的? 介紹分析作品
2.對比思考發現正負圖形的構成方式。 師:它們的構成方式有什么不一樣?
生:一個有規律,兩種圖形不斷重復;另一個無規律,造型很多„ (“形的重復”、“形的組合”) 3.欣賞其他作品發現設計原理。
師:你知道小作者是怎么進行聯想設計的嗎?
第 3 頁 共 4 頁
(形意相連) (四)找一找 生活中正負圖形的運用
師:留心生活,你在哪里看見過正負圖形? (五)練一練
小組討論完成創意聯想任務單
1. 學生分別從正形的“形”和“意”進行聯想 師:你們組的圖形是什么?聯想到了哪些事物? 2.教師PPT演示以蘋果為正形的個別聯想設計 3.蘋果剖面的聯想設計
師:老師除了對蘋果進行聯想以外,還對蘋果的剖面進行了聯想創作,誰來幫老師看一看,哪個設計最巧妙?為什么?
(提示:如何運用形意相連的方法設計) 三、實踐 (一)技能探索
教師微課示范以剪紙的形式創作正負圖形《美麗廈門》 步驟:1.創意聯想:漂流瓶—海面曲線—廈門城市高樓
2.用鉛筆在彩色紙上畫出正形瓶子(注意構圖要飽滿) 3.沿瓶子底部畫出廈門的高樓大廈
4.沿瓶子外輪廓剪開再沿瓶子和高樓的共用輪廓線剪開 5.將剪好的正負圖形貼在顏色對比強烈的紙張上 (二)剪一剪
各小組以任務單上的圖為正形,以聯想到的事物為負形,用剪紙的形式創作一個環保主題的正負圖形。
主題:助力廈門會晤 做環保小衛士 要求:
第 4 頁 共 4 頁
1.圖形中含有正形和負形 2.正形和負形有共用的輪廓線 3.設計巧妙 內涵豐富 有趣味性 四、展評(評一評) (一)學生自評、互評、師評 你認為這些圖形是正負圖形嗎? 正負形又是如何共存的?
這幅作品表現了什么內容有何創意? 五、拓展
介紹荷蘭圖形藝術家埃舍爾并播放其作品集,進一步感受正負圖形的魅力。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荷蘭有一位叫埃舍爾的藝術家,他可是設計正負圖形的高手呢!他把科學性與藝術性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作品集吧。
六、小結
師:廈門會晤即將來臨,課后我們可以把課上做的正負圖形進一步深化,設計成小小提示卡,提醒身邊的人,美麗廈門,做文明小東道主。
板書設計:
正負圖形
特點:共用輪廓線 相互借形 構成:形的重復 多形組合 設計:形意相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