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15課我國古代建筑藝術-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15課我國古代建筑藝術-天津市東麗區民生小學
《 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人教版 六 年級小學下冊第15 課 課題
《我國古代 建筑藝術》
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 課時 1 課時
教材 分析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課程,我國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我國古代建筑藝術也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的悠久歷史,初步了解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風格。
我國地大物博,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從古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我國遺存了許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古代建筑。教材從大氣磅礴的故宮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欣賞的眼光去了解我國古代建筑。并把我國古代建筑劃分為宮殿、廟宇、園林、民居等類型。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去重點欣賞、分析中國古代建筑典型作品,讓學生初步掌握外觀造型、結構、布局、色彩等欣賞要領。
學情 分析
六年級學生是《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定的第三個學段的第二年。此階段的學生自我表現的意識基本形成,主觀意識比較前兩個階段有明顯的加強。
根據此班級的學生善于表達,動手動腦能力比較強,遵循班級的性格特點,并按照課標要求的遵循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悅性四個原則設計此課。 教學 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外觀、結構、布局、色彩、及各自不同風格特點、品味古代建筑的美,從而能用簡單的美術語言對所欣賞的古代建筑建筑進行賞析、評述。
2、運用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采用討論、比較等方式參與探究性學習、更新美術觀念。
3、通過欣賞、了解我國古代建筑等藝術風格,品味古代建筑的美,提高藝術欣賞水平,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欣賞我國古代建筑的外觀、結構、布局、色彩及類別。 教學難點 認識和評述我國古代建筑的藝術風格。
教學準備
師: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和照片,PPT,學案一、二
生: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和照片,PPT,橡皮,鉛筆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環節
在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很多輝煌的成就,建筑就是其中的一項。它和歐洲建筑、伊斯蘭建筑并稱世界三大建筑。今天
視覺感受中國五千年的
輝煌成就。與歐洲歐洲建筑、伊斯蘭建筑并稱世界三大建筑。
通過幻燈片的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我們就開啟中國古代建筑的大門,去感受我國古代建筑的魅力。板書(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二、發展階 段 (一)類別
我國古代建筑分為六大派別分別是宮殿、壇廟、塔、園林、民居、寺廟。
同學們打開書P39-P41頁,快速的瀏覽建筑類別、概念、代表建筑,完成學案一。
(二)課前我們班還分配成四個小組,每組選擇一類建筑。進行分析,并做了PPT。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果。
(三)我國古代建筑藝術成就非凡。今天我就按照從外到
內,從大到小的的方法。以故宮里太和殿為例,深入分析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首先,外觀造型.與現代的建筑不同,我國古代建筑的外觀造型分為哪幾個部分?
屋身正面多為開敞的門扉; 臺基常以白石雕刻而成,配以欄桿和臺階。
屋頂的樣式有多種:懸山、歇山、單檐廡顛、重檐廡顛、硬山。按照他的等級從低到高就可以這么劃分。太和殿運用了哪一種屋頂呀。
學生根據書上的內容完成學案一的教學內容,宮殿:我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宗教禮制建筑。 塔,
園林,寺廟,居,宮殿
學生代表分別做匯報 園林類—網師園,網師園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
塔類-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京師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地標。
壇-天壇-祈年殿 民居-宏村
欣賞視頻,按照從外到內,從大到小的的方法。分析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生:屋頂、屋身、臺基
太和殿就是運用了重檐廡殿。
此環節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
預習不再是簡單的看看書,了解書中的內容,而是讓學生們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和照片,制作幻燈片。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發揮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視頻,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現代建筑與古代建筑的不同。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們從視覺的角度分析屋頂的不同樣式,為了考察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運用太和殿-重檐廡殿作為測試。剛剛我們是從外,對外觀造型進行分析。下面我們該到建筑內部-建筑結構。 為什么中國古代建筑有“房倒屋不塌”之說?(視頻)
我們請同學們在書中找找什么是斗拱。
像這種結構采用的方法叫做榫卯結構,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他沒有一個釘子但是把建筑物固定的非常結實,能夠抵抗地震等災害,太和殿已經有了6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我們了解了外觀造型,建筑結構。下面我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了解群體結構。 群體布局:我國古代建筑如宮殿、廟宇、住宅等,都是單個建筑物組成的群體。一般都以院子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規模較大的建筑則由若干個院子組成,在中軸線上布置主要建筑物,兩側次要建筑物多作對稱的布局。
你知道的群體布局有哪些?師:看出你們是真預習了。 我國古代建筑還融入了我國工藝美術及繪畫、雕刻、書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你能找得到么?同學們討論下。 他們的學名分別叫做匾額、楹聯、欞格、蹲脊獸 學生們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
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構件,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上的一層一層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結構叫做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做斗,兩者合成斗拱。一方面起著承重作用,一方面還起著裝飾作用。
理解榫卯結構,在大的地質災害中仍然可以躲避。
視頻變換讓學生理解對稱的關系。理解中心為對稱軸,兩面建筑物對稱的關系
北京故宮、北京四合院。
太和殿-書法,繪畫,欞格-雕刻,上的蹲脊獸(共有10個)表示中國工藝美術。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設問,讓學生找答案,最后通過視頻解疑答惑,運用了多樣的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結榫卯結構,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激發學生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
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更有效的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此環節的設計拓展學生的知識量。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儲備。
這個環節的設計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同時給學生普及知識。
宮殿廟宇建筑在用色上,往往采用黃色琉璃瓦、朱紅色屋身,檐下以藍綠色中略施金粉的彩畫,襯以潔白的石雕臺基。
我們剛剛根據按照從外到內,外觀造型.建筑結構.從大到小的順序群體布局,裝飾色彩深入分析學習了我國古代建筑里的宮殿類里的太和殿。 在外觀造型中,屋頂是重點,建筑結構中承重和維護分離,斗拱是知識點。群體布局,主要掌握對稱性。裝飾色彩中提到了匾額、楹聯、欞格、蹲脊獸關鍵字。
通過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
按照我們剛才從內到外,從大到小的方法,你能不能按照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的方法,根據學案二中的內容,完善你課前的預習。
視覺效果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總結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
加深屋頂,承重和維護分離,斗拱,群體布局,對稱性。強調匾額、楹聯、欞格、蹲脊獸關鍵字。
學生總結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學生分析總結
學生完善課前的預習
醒目的ppt幫學生記住太和殿的裝飾色彩。
總結加深
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此課,加深他們的印象。
從人文性和技巧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鞏固已感知的知識,鞏固幫助自己表達的技巧。
板書設計
《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
天津市基礎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 《小學美術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 我設計的自行車 》教學設計
教師姓名:趙虹虹
教師單位:天津市 東麗區 民生學校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三 年級小學美術教材第 下 冊第 15 課
課題 《小學美術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課時
1 課時
教材
分析
本課是三年級下冊第十四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屬于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的領域,課時一節課。
橫向來看,在“設計.應用”領域,是繼《金色的浮雕》后進一步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并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造型.表現”領域認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形狀、色彩、空間、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銜接,有利于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
縱向來看,有利于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學 目標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有一些了解。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的表現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過程方法:讓學生通過欣賞,思考,討論的方法,設計出有心意的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 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有一些了解。
教學難點 根據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的變現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師:范畫、圖片,PPT
生:水彩筆,彩紙,鉛筆,橡皮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環節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節新課,第十四課《變化無窮的形象》(板書)
我本著寓學于樂的宗旨,此環節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游戲1: 看一看,想一想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幅圖畫,大家欣賞這幅圖畫并思考3個問題:
通過問題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
a.物體本身是什么?b.物體變成了什么?c.用什么方法變幻
學生回答
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看看它演變的過程。
學習起到了一個鋪
墊。
多媒體的演示這個魚形的臺燈如何轉變成最后魚形,加深學生的印象。 多媒體的教學,學生可以簡單明了的了解組合造型的過程,掌握這一課的重點。適合邊遠學校的教學,符合學情特點。
一、發展階段
游戲2:拼一拼,做一做 老師在桌子上的每個信封里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基本的圖形和一些部件,大家把這些圖形拼一拼,看看這些圖形通過組合造型可以變成了什么? 教師總結:這些基本圖形經過組合拼貼,鞋子-船,氣球-花,梳子-人物,半圓-烏龜,雨傘-人物,菠蘿-精靈,鉛筆-火箭,掃把倒了個-吹笛子的少年,其實這些圖形不僅局限于這些創意,只要大家勤思考多動腦就可以出現很多有趣的形象。 下面我們來深入研究下組合造型在人物形象中如何運用,大家打開書第21頁,先來看看左上圖眼睛用方形代替。鼻用一串的小花組成。嘴巴在一個粘貼上面畫了個嘴。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來代替鼻子啊。我用鉛筆變成的火箭來表示鼻子,用半圓形當眼睛,右下圖眉毛用了云,我把梳子放在這當眉毛。
我們一起總結下,組合造型
在人物面部進行變化可以對人物的臉型,五官,發式進行變化外,我們還可以對人物面部裝飾進行變化,欣賞京劇臉譜。九頭鳥和青蛙裝飾大家一眼可以看出來,大家看看于亮的臉譜八卦圖,值得注意的是鼻子和嘴巴已經完全變形了,但是顏色和形體的完美結合,既生動又漂亮。
游戲3、說一說,猜一猜 大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啊?窗簾,地板,壁爐,我們第一感覺這畫的是哪啊?其實這個是一個奇特的臉。這幅作品是著名的繪畫大師達利的作品。下面老師給大家演示下老師設計的臉,大家注意構圖,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墻壁。老師運用了平時吃的食物,大家還可以運用家電,或者植物等等。。。這里著重講一下刮畫紙,大家在起好形的情況下,可以隨意的刮出底色,可以用老師發的筆,為了減少時間,也可以用尺子寬面的材質。
三、學生 作業,教師輔導
四、點評分析、課后拓展
游戲四、比一比,畫一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刮畫紙和彩紙,大家選擇你喜歡的方法。根據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的表現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物品,運用組合造型的辦法進行變幻,會產生意外的效果。大家課后試一試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