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走進春天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第11課《走進春天》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第11課《走進春天》安徽省級優課
《走進春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春天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自然界及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的陽光與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與耕耘播種。引導學生進行欣賞,結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春景的創作興趣。感知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活動,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收集素材的過程。在欣賞中了解藝術家們是如何將春天的素材,重新整理加工,形成作品。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體驗表現春天,并通過繪畫提高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熱情。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采用以下環節:聽春天(音樂導入)—看春天(欣賞春天的景色圖片)—說春天的事物(特點、景色)—畫春天—展示評價。本課教學,讓學生觀察不同藝術形式的春天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多欣賞、多交流,進行直觀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到身邊發生的人和事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創作題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創設情境走進春天,了解春季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知道春天的色彩及春天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通過感知、欣賞引導學生對春天的探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動物的活動,體會創作的樂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和造型能力,通過繪畫提高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熱情。
教學重點:
觀察春天的色彩變化和各種人與動物的活動,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感受春天的色彩、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春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以春天為主題的美術作品、教師創作視頻等。 學生準備:美術工具和材料、學生構思自我設計作品等。 教學方法:直觀法、討論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建議: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引激趣(音樂)
同學們,請閉上眼睛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播放大自然的聲音——鳥叫、雨聲、蛙鳴、流水聲)
這是來自春天的聲音,幾陣風,幾場雨,幾天的陽光,不知不覺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一起跟隨著春天的腳步,走進春天吧!(板書課題:走
進春天)
二、主動探究
1.民間有句俗語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開始,讓我們和春天打個招呼吧!
你好,春天!(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和春天打招呼)
2.讓我們一起欣賞春天的景象,感受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美,為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春天的畫面:春天有哪些代表物呢?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春天來了?生:樹木、田野、花草、河流、小動物、柳樹、踏青......
3.師:討論觀察:你發現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顏色為主?(引導學生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共同討論、探究春天的色彩。)
學生派代表匯報小組討論、探究的結果。(有粉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等,主要以綠色為主,綠色的深淺變化:初春的綠色,逐漸綠色變深。)
4.讓學生們回憶一下春天發生過哪些美好或有趣的事情。
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進行交流:和同學們一起結伴春游;和好朋友一起放風箏......
5.播放教師示范春天的場景繪制視頻。 說一說,視頻中春景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
總結:(1)在我們的繪畫作品中點、線、面是美術的最基本的語言,有了它們,我們的作品就更加豐富多彩了。(2)表現春天除了運用點、線、面這種抽象的方法,還可以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描繪春天里發生的事情。
6.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春天的作品,油畫《初春》、國畫《春牧圖》、水彩畫《初春的陽光》、雕塑《春風》、版畫《橋之春》。
同學們,想不想把春天畫出來? 三、設計創作
1.教師引導學生,用繪畫的方式描繪一幅春天的場景。(創作要求:注意表現出春天的特點和色彩;構圖飽滿,色彩豐富。)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創作,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進行創作。(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表現手法)
(設計意圖:合作創新,動手實踐,每個學生體會繪畫樂趣,盡情發揮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四、作品展評
教師收集并展示學生作品,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評價 1.學生自評;
2.小組互評; 3.教師分類點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評、互評的能力,建立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生發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拓展延伸
1.學生共同合作用春天的色彩來裝扮同學,并展示給大家看!進一步感受春天。
2.大自然給予我們這么美的環境,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她呢?(滲透保護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
六、小結
通過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春天的特點和春天的色彩,感受了春天的美。希望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每個同學都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創造美的雙手,感受生活中的美麗,創造更多的作品。
七、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環境衛生。 八、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1. 走進春天 特點 色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