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深圳市小學科學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深圳市小學科學優質課《浮力》第3課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深圳市小學科學優質課《浮力》第3課時
《浮力》第3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生對現有觀點進行總結,得出物體沉浮和密度有關;
2. 學生理解平均密度的概念;
3. 學生對新問題進行實驗設計與修改。
4. 在總結觀點的過程中,學生學會提出新的問題,并明白尋找證據是科學探究中重要的一步。
教學重難點:
1. 物體沉浮和平均密度有關;
2. 關于新問題的實驗設計與改進。
教具:
貼片、實驗設計單、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總結導入
老師先總結KF觀點情況(3-5分鐘快速過)
師:同學們大家好,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探究學習。現在知識論壇上,我們可以看到,關于“浮力”的討論,從5大主題變到3大主題,我們感興趣的問題縮至7個。說明同學們具有非常強的信息篩選能力,能夠遴選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那么,我們這節課就提供匯報的形式來分析
(1)我們為什么對這些話題/筆記感興趣
(2)這幾大主題,7大問題之間的聯系是什么。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先不匯報氣體,主要針對
(1)沉浮 vs. 重量(2)沉浮 vs. 密度兩個主題進行匯報。
二、學生匯報,升華觀點
1. 沉浮 vs. 重量
(1)匯報前教師先問問題“你覺得物體的沉浮和它的重量有關系嗎?你的證據是什么?”(學生簡單回答)
(2)從物體沉浮只和重量有關開始——學生可能提出質疑(回形針或者船的問題)
學生匯報發現:沉浮與重力無關
(3)師:請質疑的同學再說出自己的總結(發現除了重量,還有其他因素在影響物體沉浮,以問題的形式不斷挑戰學生的思維,推向“密度”)
她的筆記好嗎?(好,有證據。什么證據?)
那跟你想得一樣嗎?(一樣?)
那沉浮與重力有關嗎?(無關)
那和什么有關?(密度)
以此過渡到沉浮 vs. 密度的匯報
1. 沉浮 vs. 密度
師:既然很多人都說密度,那密度是什么呢?我們發現了一條被很多人引用的筆記,黃華華的筆記“密度是什么”就解釋了密度的概念,密度=質量/體積(板書)。(注意延申:同樣質量,體積越大,密度越小;同體積,質量越大,密度越大)
師:請問“她的筆記怎么樣?”(很好,因為查找了資料(板書))。
黃華華同學能夠主動地查找資料來解決密度是什么這個問題,她做到了像小科學家一樣探究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黃華華同學對于“物體沉浮與密度有關嗎”的匯報,聽的時候請注意思考“黃華華通過哪些證據證明了“物體沉浮與重量無關而與密度有關?”
匯報完學生回答:證據是沙子/船之類的。
師:“但是,當他們總結完沉浮與密度有關以后,有的人提出了更新的問題(板書)“船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他們質疑的理由是“船的密度明明很大,為什么卻能浮起來?為什么有時候船又會沉下去?”
(展示左圖以及這四條筆記的標題)
師:“對于這些疑問,你怎么想?”
學生回答因為船不是完全空心的,有一部分是固體,有一部分有空氣。
師:(總結)看來“船”的密度不光光是船本身的密度,也包括了它內部空氣的密度。也就是說,決定物體沉浮的密度是一種“平均密度”(板書)
教師總結:我們一開始認為物體的沉浮和重量有關,但是通過沙子/回形針的例子,我們知道了物體的沉浮與密度有關;接下來同學們對船沉浮的探討,得出船之所以能浮是因為船里有空氣,降低了平均密度。看來總結同學們的想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獲得新知識的方法呀!
三、實驗設計與匯報
師:在獲得這些新知識的基礎上,你是不是又產生了更深的研究問題呢?(學生回答新的問題)
追問:你準備如何收集證據來證明你的假設呢?
師:老師發現在論壇上還有另外兩條被別人高度引用的筆記,他們設計了實驗來探索物體的沉浮是否與密度有關。在設計的過程中,他們查找了資料,寫明了密度的定義;提出了尋找證據的具體方法。(展示雞蛋實驗圖,說明實驗的結果)
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也能夠通過設計實驗尋找證據來解決你們的新問題。
學生設計實驗記錄單,并請一個小組進行實驗設計的匯報。
四、拓展總結
我們今天從總結同學們的觀點開始,發現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是“平均密度”,這與我們之前想的都不一樣。然后我們又提出了更新的問題,設計更進一步尋找證據的方法,下一節課我們就要通過實驗來尋找證據,試圖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們期待嗎?好,下節課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