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七課第二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貴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七課第二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貴州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二 第七課 第二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有關自治權的規定,用實例說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二、教材分析 (一)本框內容及地位
新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二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總共分三目,第一目“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第二目“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第三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從四個角度分析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在整課中乃至整個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是適合我國國情的選擇,在解決、處理民族問題上充分顯示了其優越性。該制度的落實切實關系到我國的國家利益,特別是民族之間的關系。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為了貫徹落實合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上一次課的延續和鞏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知道并理解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2.能力: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提煉信息,并進行歸納的能力;引
- 3 - 導學生利用導學案自主學習課本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學會思辨、敢于善于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使學生擁護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而承擔起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的歷史責任。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及優越性。 2.教學難點: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三、學情分析
前一框學習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學生對民族和民族問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對政治的理論素養還不夠扎實,仍缺乏深刻的理性認識,因此也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觀點,這給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設計理念
(一)堅持了選取身邊的素材,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選材理念,選取了學生熟知的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作為教學的導入素材。
(二)堅持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運用”的探究教學模式,變教師的教為引導,變學生的學為思辨。
(三)堅持了激情課堂——通過對學生的分組,讓堂課充滿比賽的激情,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和團隊意識。人本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關注,讓每一個學生的話語權得到尊重。
- 4 - 五、教法學法 (一)教法
對比分析法、觀察法、歸納法、講授法。 (二)學法
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旅游推薦,首選印江
同學們:五一三天樂,全民都快樂。這個五一大家都玩嗨了吧。五一三天,大家應該都去了許多好玩的地方。老師和大家一樣,這個五一玩得特別的開心,過得特別愉快,大家想知道原因嗎?因為老師去了咱們貴州東北部的銅仁市印江縣旅游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縣?有何神奇?為什么老師旅游推薦,首選印江呢?為了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老師特意給大家準備了一段視頻,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印江。
教師活動:播放“昨天的印江采訪記”和“今天的印江大變化”短片,引導學生思考,并歸納學生回答的原因,進而引入新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授新環節————
活動1:教師用PPT展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什么”問題,要求學生結合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走進學生,觀察了解學生結合導學案看書情況,指導學生自學。并將制度的內容分為5個方面引導學生(前提和基礎、自治地方、自治機關、自治權、地位)初步學習。
活動2:自治權是本課的難點,教師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用PPT展示以下內容,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實例為學生突破本框的教學難點——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 5 - 1.立法自治權:《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
2.經濟自治權:“十三五”規劃開篇后,印江將茶葉、核桃、精品水果、食用菌四大產業作為專項規劃率先啟動。
3.變通執行權:每年11月20日為印江自治縣成立紀念日,放假1天。(根據情況補充,西藏法定婚齡比國家規定的低2年)
4.文化管理自治權: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要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
5.其他自治權。
活動3: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為了檢測學生自學情況,教師展示精選試題《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實施憲法規定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確規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與國家的關系。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等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區域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C.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權統一領導下的特別行政區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行使法律賦予的自治權 通過讓學生上臺來解答試題,發現學生自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讓學生對上屬問題有更全面的認識。
活動4: 在學生了解民族區域政治制度是什么的基礎上,教師拋出新的問題:針對西方部分媒體的說法,引導學生思辨:民族區域制度在今天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將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對上述問題開展合作探究。
角度一:我國歷史和民族分布特點 角度二:國家統一和安全角度
- 6 - 角度三:少數民族當家作主角度 角度四:民族關系角度 角度五:現代化建設角度
1.全班分為五個組,每組選取一個角度,開展5分鐘討論。 2.每組推薦中心發言人上臺展示本組成果,每組2分鐘。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學會思辯的能力,培養學生敢于善于表達自己觀點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學生的自我見解闡釋,引發學生認識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了解我國實行這一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堅定制度自信。
活動5:在學生小組學習思辨的基礎上,教師展示國內實行這一制度前后我國少數民族的生活對比圖片和國外一些國家因為沒有好的民族政策,沒有處理好民族問題導致的各種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我國實行這一制度的重大意義,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在次基礎上,引導學生談學生收獲和感悟,播放視頻結束本課。
七、板書設計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1.前提和基礎 2.自治地方 3.自治機關 4.自治權 5.地位
(二)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歷史原因
- 7 - 2.現實情況
(三)為什么要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 3、有利于發展新型民族關系 4、有利于促進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
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課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