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基本政治制度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重慶市黔江新華中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學校
教學目標評論
知識目標:
1、識記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明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了解自治機關和自治權。
3、理解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國情,具有顯著優越性
能力目標:
1、從材料、視頻中提取、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
2、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理解并擁護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而承擔起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的歷史責任。
2學情分析評論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漢族地區,受到實際情況和生活閱歷所限,對少數民族地方實行的區域自治知之甚少。本課理論性強,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理解本課內容有一定難度。
3重點難點評論
教學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教學難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學案評論
課前預習(閱讀梳理)--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完成下列內容
1.我國為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權益,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規?
(1)1954年9月,頒布第一部______________,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憲法。
(2)1984年10月,頒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基本法,它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民族區域自治進入了法制化建設的新階段。
(3)2001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改的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我國一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擴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2.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哪三級?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什么?自治機關的自治權有哪些?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______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_____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_____,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_____、_____、_____三級。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治權的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
(3)__________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其范圍、內容十分廣泛,涉及_____、_____、_____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3.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_____我國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__________決定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________和________基礎。
(2)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第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2【活動】討論評論
思考:你知道我國建立的5大自治區的名稱是什么嗎?這些地方與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
活動3【講授】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評論
1.含義: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設置與自治機關
⑴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
⑵民族自治機關: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⑶我國自治機關職權:在行使一般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享有和行使自治權。
3.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必然性
⑴這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⑵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關系。
活動4【練習】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指評論
①人民代表大會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法院 ④人民檢察院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在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三級: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答案:B
活動5【講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評論
1.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
活動6【活動】課堂合作探究——全面把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評論
【情境導入】鄧小平說:“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己國家的情況,走自己的路。……”如解決民族問題,中國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國聯盟的制度,而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我認為這個制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況。”
對這段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提示:這段話說明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知識歸納】⑴含義: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⑵內容:①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與國家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統一領導下,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
②實行區域自治的范圍: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不能把“各少數民族”理解成“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理解成“居住”。
③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機關: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既是國家的地方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又是民族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④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是自治機關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其范圍、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如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和其他自治權。
⑤民族區域自治的目的: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
⑶為什么要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必要性:①這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 “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
②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重要性(優越性):①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民族區域自治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是國家集中統一領導與民族區域自治的有機結合。
②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權利。自主管理本地內部事務,滿足了少數民族人民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③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民族自治地方以一個或幾個少數民族為主體,同時包括當地居住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間聯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隔閡。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自治機關能夠結合本民族、本地區特點,把少數民族的特殊利益與國家的整體利益協調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調動各族人民參加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基本政治制度”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重慶市黔江新華中”,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