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國家財政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國家財政》-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國家財政》-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國家財政》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國家財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中第八課第一框的內容。在第七課中我們學習了我國個人收入的分配。但是,社會財富不能全部由個人支配,為了使政府能夠順利地履行各項服務職能,政府必須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通過本框內容的學習,學生將了解政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一般知識,并且能夠深切地感受到財政在我們社會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學習這一框的內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下一框內容,即籌集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渠道——《稅收》。對國家財政相關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對財政的作用的學習,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稅收的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樹立依法納稅的公民意識。
二【設計思路】
本框的設計思路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的環節是搞清楚國家財政是什么?財政的實現途徑是什么?財政收入的來源是什么?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財政的支出方向是什么?還有財政的收支關系是什么?為什么的環節是理解國家為什么要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為什么在有的領域有的地區要多支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財政政策?從而理解國家財政的作用。最后的環節是怎么做?2017年我國的經濟形式下國家應該制定什么樣的財政政策呢?從而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活學活用。
三【教學理念】
本課的設計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生為本”這一理念,以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為立足點,構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堂。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去探究,再現知識的產生過程。師生互動,使教學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和讓學生回歸生活實際的兩大教育理念。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中心、以活動為線索的有機統一。
四【學情分析】
上一節課學生學習了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對于個人消費品分配的方式有所了解,為了解政府參與財富分配奠定了一定的識基礎。但是,由于財政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講政府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由于高中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因而理解這部分內容難免有些困難。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引出知識,使學生對財政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財政的含義;了解財政實現的途徑;了解財政收入的來源;理解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基礎性作用;理解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的;理解如何運用財政政策實現經濟平穩運行;理解政府如何根據職能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在此基礎上能夠為政府制定財政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議;增強自覺納稅的主人翁意識,具備自覺監督政府財政支出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生活中一些公共設施的建設了解財政的由來和實質;聯系兩會時事政治知道財政的實現手段——財政預算和財政決算;能夠聯系生活實際來說明財政的作用,提升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通過聯系當前國家經濟狀況分析財政政策的合理性,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國家財政增強學生的自覺納稅意識;通過感受我國國家財政的功能和使用,增強社會主義的優越感和愛國主義情感;關心國家財政支出的方向,關注國家的宏觀調控,增強主人翁意識。
六【教學方法】
本節課選擇多媒體教學,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啟發、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七【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財政的作用 教學難點:財政的作用;財政政策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環節
“猜一猜” (多媒體展示)圖片“將臺路地鐵站”
問:猜一猜北京地鐵總里程是
多少?每公里造價多少?共需要投資多少?
問:個人有沒有能力建地鐵? 問:那么應該由誰來修建地鐵?
問:還有哪些設施是由國家提供的呢? 學生回答:
共554公里,每公里造價突破10億元,共投資5540億元,所以個人沒有能力修建,而應該由政府修建。 因為地鐵是公共物品,利潤小,但是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
聯系生活,從身邊的實例導入,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財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拉近學生與政治課的距離,明白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過渡環節
國家的建設資金從哪里來?花到哪里去?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國家財政》。 這節課,我們分三個步驟來學習,分別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學生從腦海中先形成一個關于本節課知識的一個清晰的邏輯結構 通過三個問題建立起本節課的清晰的邏輯結構圖,有助于學生厘清知識。
自主學習
“是什么”
環節
自主學習的任務:
1.財政的含義是什么?
2.財政實現的途徑是什么?
3.財政收入的來源及其影響因素是什么?
4.財政支出是什么? 5.財政收支關系是什么?
展示2017年財政收入的餅狀圖分析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用“切蛋糕”來分析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學生回答:
1.財政是國家的收入和支出 2.財政實現的途徑是預算和決算。
3.財政收入的來源是稅、利、債、其他。主要收入為稅收,占比89.6%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4.財政支出有經濟建設支出;科教文衛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支出;
5.財政收支關系有:財政收支平衡;財政盈余;財政赤字。
自主學習的環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書本中尋找有效信息。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餅狀圖,并能夠準確表達圖中所反映的經濟信息。
“為什么”
環節
教師提問:國家為什么要參與
社會財富的分配?
展示圖片,國家為什么在財政上對貧困地區加強扶持? 國家為什么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基本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
學生回答:國家要履行對內對外的各種職能,如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如“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外交活動,而國家自己并沒有生產,所以國家必須要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
國家對貧困地區加強扶持是為了縮小貧困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為了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 引導學生從比較分析中得出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模擬投資
情景設置:假設你是投資者,手頭擁有500萬資金,你最愿意投資什么產業呢?為什么? 問:現在國家出臺了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財政政策,請問你會如何改變投資方向?
學生討論回答。如房地產賺錢快,利潤高;新能源汽車產業前途光明。
在財政政策引導下,學生改變投資方向,資金從房地產行業轉向新能源汽車行業,這說明財政具有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在模擬活動中體驗資源如何進行配置。
理解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市場做不好的財政來引導;市場不能做的財政來做。 “為什么”
環節
2017年全國財政預算收入17
萬億,財政支出預算19萬多
億,形成2萬億的財政赤字,為什么要有財政赤字呢? 分析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的關系,以及當出現供求不平衡時,財政政策應該如何來調整?
思考,回答。財政赤字多意味著可以多投資,刺激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引導學生得出:當經濟過熱時要抑制需求,制定緊縮性財政政策;當經濟不景氣時要刺激需求,制定擴張性財政政策。總結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探究活動 “怎么做”環節
20107年經濟背景:經濟和貿易低迷,實體經濟困難加大。
穩增長、調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進一步加大
支出力度。民生保障方面支出
也需要合理安排。
問:請你為國家該制定什么樣
的財政政策提出合理性的建
議。 學生討論回答:應制定擴張性財政政策。 繼續推進減稅降費; 適度擴大支出規模;增加關鍵領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給側改革、民生保障的支出。
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起來分析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課知識
學生跟隨老師一起回顧知識
課堂小結有助于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九【板書設計】
這節課是一節展示課。在后來的評課中,教師們指出,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資料非常豐富,學生參與非常積極。不足之處是教師在某些方面沒有給予學生探究以很好的指導,應當使學生的探究和教師的引導、點評和講解很好地結合起來。
十【教學反思】
本堂課在教學內容上力圖讓學生知道財政及其作用。財政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收入和支出,財政收入的來源和影響因素,財政支出的用途,以及財政收支的三種對比關系。通過對財政收支的初步感受,讓學生根據資料以及自己聯系生活實際,充分感受到財政在社會中的巨大作用。在教學效果方面,本課的教學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了大量的教學資料,并通過合理設疑和引導,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課堂探究知識的熱情。特別是本課對財政作用的介紹,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增強學生支持國家財政工作的意識。
財政的作用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師通過引用資料,使得學生將抽象的財政的作用很好地理解了。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成為材料的提供者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積極性很好地調動了起來,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教師發揮了主導作用,課堂氣氛很好。教師適時的的點撥與總結很好地升華了知識。在隨堂練習中也證明,這節課的效果是好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國家財政”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國家財政》-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國家財政》-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