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巴赫,馬太受難曲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第七單元第十四節《巴赫—馬太受難曲》甘肅省 - 天水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音樂人音版必修音樂鑒賞第七單元第十四節《巴赫—馬太受難曲》甘肅省 - 天水
《巴赫—馬太受難曲》教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欣賞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感受、體會作品宗教色彩,對巴赫創作的音樂風格有初步了解,逐步加深對巴赫作品的喜愛。
【過程與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認識掌握《馬太受難曲》三首分曲的風格特點以及復調和主調音樂各自特點。
【知識與技能】
了解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的區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認識理解《馬太受難曲》三首分曲的特點。 【難點】
區別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前教師先提前播放音樂《哈利路亞》,同學們跟隨著音樂的聲音陸續進入教室。音樂結束,教師提問問題:播放的音樂曲名是什么?音樂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樂主要講述了什么? (學生思考并舉手發言) 教師總結:
音樂曲名為《哈利路亞》,是一部合唱作品,選自清唱劇《彌賽亞》,
2
巴洛克時期亨德爾所作。“哈利路亞”的意思是贊美主,贊美耶穌。 教師繼續播放一張圖片(圖片上展示了一張餐桌,餐桌上擺滿了食物,總共有十三個人,除中間的人外,其他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有很大差異。),同樣請學生思考:圖片的名字、作者及背后的故事和意義。 (學生思考并作答) 教師總結:
圖片展示的是《最后的晚餐》這幅畫,由意大利著名藝術家達芬奇所作。講述的是耶穌12門徒中的猶大背叛他,被耶穌發現,耶穌與他們共進最后的晚餐。通過剛才的音樂和這幅畫,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
師:都是跟耶穌有關,今天我們欣賞的音樂同樣是跟耶穌有關的,它就是巴洛克時期偉大的音樂家巴赫所作的《馬太受難曲》(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授
師:《馬太受難曲》被譽為“現存宗教音樂的頂峰”,是為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而寫的大型套曲。因主要用《圣經》中的《馬太福音書》詞句寫成而得名。整部作品結構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穌被門徒出賣和最終被捕的過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繪了耶穌受審、被釘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場景。這節課我們來欣賞其中的第1、72、78分曲。 1.第1分曲
播放《馬太受難曲》第1分曲,邊播放,在作品片段中的特別地方教師給予一些語言提示。播放完畢,教師再針對這部分作品作一個細致
3
的講述。
這首歌曲是這部悲劇的序幕,展現了耶穌臨刑前被游行示眾的場景。它是雙合唱曲,在管弦樂隊伴奏下,氣勢磅礴的雙合唱隊一開始就把人們引入一種悲哀的氣氛中。
樂曲開始為G大調,進行曲式的節奏。樂隊不停反復演奏同一個低音,顯得沉重。合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合唱引領著姑娘們為耶穌的受難而悲傷;第二層,描繪一群不明真相的異教徒在詢問,兩個合唱團相互呼應;第三層,是一首相對短小的眾贊歌,童聲合唱與女高音聲部一同唱起動人的悲歌。這段合唱共有兩個主題交織進行,巴赫使用的是復雜的雙重對位法,他還用合唱團中的低音部分為基本旋律伴唱,達到相當鮮明的效果。故第1分曲帶有復調音樂色彩。 2.第72分曲
播放《馬太受難曲》第72分曲,學生認真欣賞,之后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如第1分曲教師所總結一樣來分析第72分曲,第一小組回答完畢其它小組作補充,最后教師做整理。 總結:
《馬太受難曲》第72分曲采用了一首著名的圣詠旋律,這是一首“眾贊歌”,在演唱時要求聽眾一起演唱。這次是在耶穌死去之后出現的,將這部宗教悲劇推向了高潮。
樂曲為C大調,速度緩慢,旋律暗淡,音調低沉。悲沉的音調營造了耶穌死去后的悲痛氣氛。運用了混聲四部合唱,主旋律在女高音聲部,其余三個聲部作為伴奏以陪襯或加強主旋律。通過以上特點判定第
4
72分曲帶有主調音樂色彩。 3.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巴赫《馬太受難曲》中的兩首,同時也初步認識了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現在分兩組分別總結出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的特點。(學生討論總結,并請小組代表回答,其余小組成員補充,教師整理總結。)
復調音樂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曲調以對位法的法則結合在一起的多聲部音樂。主要特點在于各聲部都有獨立性。
主調音樂是以一個曲調為主,其余聲部作為伴奏以陪襯或加強這一曲調的音樂作品。曲調以在高音部居多,偶爾位于其他聲部。 (三)拓展提高
播放《馬太受難曲》第78分曲,欣賞它與第1分曲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
第78分曲與第1分曲首尾呼應,同樣是一首雙合唱曲,降B大調,音樂在安詳、輕柔的氣氛中漸漸淡去,復歸于平靜之中。 (四)結束語
在《馬太受難曲》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巴赫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宗教音樂的局限,將人文主義精神融入其中,宣揚的是為拯救人類的苦難而勇于自我犧牲的崇高道德。巴赫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的音樂幾乎被人遺忘。知道19世紀上班也掀起的“復興巴赫”運動,才又恢復了《馬太受難曲》的上演。標志是1892年門德爾松在萊比錫指揮《馬太受難曲》公演,這也是巴赫完成《馬太受難曲》100周年。這
5
么偉大的音樂家還有什么震撼人心的巨作,大家好奇的話課下就去搜集吧。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巴赫——《馬太受難曲》 第1分曲 復調音樂 第72分曲 主調音樂
第78分曲 與第1分曲首尾呼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