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教學技能大賽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教學案例《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林丹演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教學案例《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林丹演示
|
姓 名 | 林丹 | 學 校 | 福建師范大學 | ||||||
指導教師 | 聯系電話 | ||||||||
片段題目 | 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
重點展示 技能類型 |
演示技能 | ||||||
學習目標 |
1. 通過觀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模擬過程,概述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 2. 通過觀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模擬過程,進行觀察能力訓練。 3.通過觀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模擬過程,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
||||||||
教學過程 | |||||||||
時間 | 教師行為 | 預設學生行為 | 教學技能要素 | ||||||
導入 1min |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基因突變。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能夠發生突變,那么染色體能不能發生變化呢?如果染色體發生變化,會是什么樣的呢? 染色體的變異主要是數目和結構上發生變化,這種細胞水平的變異,能夠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讓我們先來看看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
回憶聯想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思考染色體變異的可能。 對染色體的變異產生好奇,想一睹究竟。 |
演示引入: 以舊知識引入新知識,溫故而知新。告知染色體的變異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
||||||
新知識講授 7min 小結 1min |
二、新知識講授 在自然條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染色體發生的結構變異主要有四種,現在讓我們來一起來學習: 這是一條正常的染色體,在染色體上有a、b、c、d、e、f六個基因片段。綠色的為染色體的著絲粒。 【教具展示正常染色體】
我們用藍色來表示染色體結構發生變化的部位,一起來觀察這些染色體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 ![]() ![]() 一起來看一下這個染色體。像這種染色體某一區段及其帶有的基因一起丟失,從而引起變異的現象,叫做缺失。 【板書:缺失】 在人類遺傳中,染色體缺失會引起較嚴重的遺傳性疾病。例如,貓叫綜合征就是人的第五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患兒哭聲輕、音調高,很像貓叫而得名。貓叫綜合征患者的生長發育遲緩,而且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 (2) 增加 【教具展示染色體增加】 ![]() ![]() ![]() 如果染色體上有增加了相同的某個片 區段,像這條染色體上就增加了b基因區 區段,這樣的變異種就叫做增加。 【板書:增加】 野生果蠅的眼是橢圓形的,棒狀眼的形 形成 成就是因為染色體的增加造成的。再 看看這張圖,X染色體重復增加將導致脆性 性X染色體綜合征。患者重度智障,語言 言行為都有障礙。 (3) 倒位 【教具展示染色體倒位】 ![]() ![]() ![]() 當染色體某兩個點斷裂,產生三個片段 段,中間的片段發生180°的倒轉,再與另 另外兩個區段重新接合而引起的變異,稱 稱倒位。【板書:倒位】人類第9號染色到 體倒位會導致女性習慣性流產。純合倒位 個體產生生殖隔離又可能發展成為新的物 種。 (4)移接 ![]() ![]() ![]() 【教具展示染色體移接】 我們已經學習過,交叉互換發生在同 同 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大家看 看這兩條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嗎? 嗯,它們不是。 如果這兩條染色體發生交叉互換會產 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呢?一起來看一下。 像這樣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 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引起的變異,稱為易 移接。【板書:移接】孕婦在孕中期時會到 到醫院做羊水穿刺的檢查。羊水穿刺抽取 取的羊水中含有胎兒的活細胞。將這些活 細胞離體培養,再進行核型分析,可以判 判定胎兒患遺傳病的概率。如果胎兒的14 第14,15號染色體發生移接即羅伯遜易位 位,就很可能患上21—三體綜合征。21— 三體綜合征又稱為先天性愚型。60%的21— 三體綜合征的胎兒會自然流產,少部分生 產下來的嬰孩也容易幼年夭折。幸存的孩 孩子子也都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三、小結 我們剛才看到的這些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最終導致性狀的變異。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的死亡。 |
仔細傾聽對教具的講解,集中注意力于教具上。 觀察染色體變化,傾聽缺失的概念。 聽案例,了解染色體缺失的危害。 觀察染色體變化,傾聽增加的概念。 觀察染色體變化,傾聽倒位的概念。 認識到,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并不都是有害的。 回答“不是” |
介紹媒體: 對所用教具進行詳細介紹,如:著絲點、基因片段、不同顏色卡片的含義等,為之后的演示打好基礎。 指引觀察: 指導學生注意演示的關鍵地方,有利于對觀察的有效性。 操作控制: 模型教具、教師講解、板書文字有機結合,使圖像、語言、文字密切結合,發揮多種符號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 演示適時適度,教師應注意模型演示的即時性。 染色體模型教具演示與教師講解緊密結合,學生以視聽結合的方式理解并接受知識,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感性認識,也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整理聯系: 引導學生對指引觀察所得的現象,聯系演示操作進行整理、分析、歸納抽象出缺失、增加、倒位和移接等染色體結構變異類型的概念,實現對事物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
||||||
板書設計 |
第2節 染色體的變異 一、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正常染色體: 異常染色體: 種類 : |
||||||||
設計思路 說明 |
本內容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第5章第二節《染色體變異》的第一部分的內容。在本章的第一節,學生已經學習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知識。與基因突變這一分子水平上的改變不同,染色體變異是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運用自制的直觀的教具進行說明和演示操作,能讓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將感性認識轉化為抽象、概括的理性認識,總結得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主要類型及其與基因突變的異同點,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知識清晰的理解。同時,在每種染色體結構變異類型的講解過后都配以相應的生動例子,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埋下伏筆。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