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歷史選修4第一單元第一課《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內蒙古 - 通遼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歷史選修4第一單元第一課《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內蒙古 - 通遼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1
高中歷史教學設計教學課題
人教版選修四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第1課 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課程標準
簡述秦始皇兼并六國、建立中央專制集權國家的主要史實,評價秦始皇的
歷史功過。
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師和學習伙伴等)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
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中的四大要素。
教材分析
1、從教材的編排結構來看,本課是選修四人物史教學的第一課,對學生掌握人物學習的基本分析框架起著示范作用。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歸納出評價人物的原則與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以后的學習。 2、從單元來看,本課屬于中國古代政治家單元的第一課,秦始皇是統一多民族中國的開創者,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把統一多民族國家推入鼎盛,康熙是統一多民族中國的捍衛者。秦始皇這一課是喚醒學生中國
認同,使之認識到“中國何以為中國”的重要一課。
3、從知識的立體整合來看,本課與必修一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密切相關,要注意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所學知識。
4、從本課知識結構來看,教材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秦實現統一、鞏固統一的措施和秦始皇的暴政。這些內容一方面介紹了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另一方面秦的措施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學情分析
1、已學知識分析:學生歷經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的學習,基本了解了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的主要史實,初
步感知了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和暴行苛政,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梢栽诖嘶A上引導學生結合史料進一步分析,得出對秦始皇的辯證、客觀的評價。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2
2、思維能力分析: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歸納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在本課開展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性學習。然而對于我任教的普通班學生而言,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教學中要注重課堂的生動性,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此,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設置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活動,增強體驗,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高階思維能力。 教學立意
聯系時事,以“港獨”事件導入,以“統一”為主線,探究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歷史功績,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六個任何”維護國家統一的講話扣題,培養學生維護國家統一的家國情懷,滲透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落實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學中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創設情境,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總結歸納等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習真正發生,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感,在活動體驗中學會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基礎性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圈點批注、表格歸納,能夠簡述秦始皇兼并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主要史實。
2、拓展性目標:
(1)通過分析材料,合作探究,創設情境,角色扮演
以及梯級問題的引領,能夠全面客觀地評價秦始皇的歷
史功過; (2)感受秦始皇實現統一、鞏固統一的歷史功績,培養維護國家統一的家國情懷。
3、挑戰性目標:
(1)通過對秦始皇的學習,能歸納出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和方法,指導以后的人物評價;
(2)當堂構建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
教學重點
結合秦始皇實現國家統一、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史實,評價秦始皇的歷史功過。
教學難點
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和方法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3
核心素養 家國情懷、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
教 法 啟發式教學、情境教學、讀書指導法、比較法、合作探究法、辯論法 學 法 史料分析法、圈點批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歸納法 教 具
多媒體課件、學案
教學流程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4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瀏覽熱點新聞的標題,關注時事,了解“港獨”事件,認識“港獨”行為嚴重破壞了國家統一。觀看圖片,感知香港民眾、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等一系列的“反港獨”愛國行動,體會中華兒女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
以“港獨”事件導入,緊扣時事熱點,吸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關心
國家大事的公民意識。通過
了解中華兒女一系列的“反港獨”、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行動,激起強烈情感共鳴,培養熱愛祖國、堅決維護國家統一的家國情懷,滲透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發揮
學科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5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以“港獨”事件導入,使學生認識“港獨”行為嚴重破壞了國家統一。通過了解香港民眾和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等一系列的“反港獨”、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行動,使學生感受到在“港獨”面前,“中華兒女齊同心,發出愛國統一最強音”。這充分說明統一是民心所向,統
一是大勢所趨;仡欉^去,歷史上第一個順應民心、統一中國的人物是誰呢?自然引入對秦始皇一課的學習。
預習提示
1、秦始皇個人檔案:以時間為線索,了解秦始皇生平大事。
2、回憶必修一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所學內容。
課前預習,搜集材料,了解秦始皇生平大事;貞洷匦抟坏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所學內容。
初步了解秦始皇,回憶所學知識,溫故知新,為新課學
習做好準備。
師生互動
你們一般都通過哪些途徑來了解歷史人物?
你能說出與秦始皇相關的影視、典故等
文學藝術作品嗎?(“傳說中的秦始皇”)
你從影視等作品中所了解到的“傳說中的秦始皇”都真實可信嗎?
【暢所欲言】 途徑:影視作品、紀錄片、歷史典故、書籍、網絡……
影視作品:“神話”、“荊軻刺秦王”……
詩詞:《秦王掃六合》……
成語:“高懸秦鏡”…… 學生暢談“印象中的、傳說中的秦始皇”,拉近師生距離,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傳說中的秦始皇”不全可信,那歷史上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6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歷史上真實的秦始皇是什么樣的呢?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人物論壇之“歷史上的秦始皇”。
典故:“十二金人”、“孟姜女哭長城”…… “傳說中的秦始皇”不全可信。
真實的秦始皇又是怎樣的呢?自然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自 主 學 習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圈點批注,提取關鍵信息,結合你搜集的資料,以表格形式為人物論壇做材料積累。
史實 影響
實 現 統 一 歷程及統一原因:
鞏
固 統 一 政治
經濟
思想 文化
交通
軍事 暴政
自主學習,閱讀教材,
圈點批注,提取關鍵信息,表格歸納,學生代表展示,簡述秦始皇兼并六國、建立專制主義
中央集權國家的主要史實。
注重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感知教材的基礎上,提取關鍵信息,完成表格,培養歸納概括能力。學生代表展示,其他
小組同學“找茬”、糾錯,
在生生合作中夯實基礎,完善知識。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7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史 料 分 析 合 作 探 究
【合作探究】
材料1:
寫有法律條文的秦簡
讀圖說史,提取史料信息。
閱讀圖片史料,增強圖文轉換的能力,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史料實證。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8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史 料 分 析
合 作 探
究
材料2: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
也。……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失在
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論》
材料3:秦人口約2000萬,造宮室墳墓150余萬,守五嶺50萬,蒙恬率領擊匈奴30萬,筑長城40萬,加上其他雜役,超過300萬,占成年男子的1/3以上,占總人數15%。 -—范文瀾 材料4:“假使我們撇開嬴政的個性與作為,單說中國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誕生前約兩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并且此后以統一為常情, 分裂為變態,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現
閱讀圖片及文字史料,提取信息,以小組為單
位展開交流,合作探究:秦始皇到底是“千古一
帝”還是“千古暴君”?
培養自主分析的能力,增強合作學習意識,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使
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
感,在活動體驗中學會評價歷史人物。通過充分的交流實現思維的碰撞,知識的生成,利于教學重點的突破。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9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合 作 探 究 角色扮
演 象。”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材料5:“大體言之,秦代政治的后面,實有一個高遠的理想,秦政不失為順著時代的要求與趨勢而為一種進步的政
治。” ——錢穆《國史大綱》 材料6: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毛澤東七律·讀《封建論》 【學法指導】:
合作探究,角色扮演,走進歷史法庭,運用唯物史觀,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歷史法庭】
原告:秦統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公元前221年統一天
下后,在十多年統治期間,殘暴不仁,奴役百姓,實在是一個千古暴君
被告人辯護:朕是千古一帝 陪審團:全體學生
1、根據創設的情境,進行角色扮演。5名同學分別扮演原告平民百姓、被告秦始皇、雙方辯護律師以及法庭庭長。其他同學組成陪審
團成員。
2、學生(陪審團成員)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
作探究,選擇支持哪一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暴君”?雙方辯護律師去陪審團席位那里收集證據及意
見。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設情境,角色扮演,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全員參與,明確不同學生的學習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感。以合作探究、討論的方式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歷史情境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10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合 作 探 究 角色扮演
【法庭判決書】
1、“歷史法庭”開庭,學生角色扮演,法庭庭長主持審判,原告、被告以及雙方辯護律師圍繞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暴君”展開辯論。
2、綜合原告被告本人陳述、辯護人辯護、各代人物評價及陪審團意見,法庭庭長作出判決。 以角色扮演、
法庭辯論的形
式,展開充分的交流,提升其創新、歸納、表達的能力,實現思維的碰撞、智慧的交鋒、知識的生
成。滲透唯物史觀、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科核心素
養,培養高階
思維能力。
拓
展 探 究 【拓展探究】
1、為什么各個時期人們對秦始皇的評價有所不同?影響歷史人物評價的因素
有哪些?
2、人物評價應堅持怎樣的原則?
結合各個時期人們對秦始皇評價不同的史料,以及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體驗,分析歸納影響歷史人物評價的因素以及人物評價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培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探究活動中的良好體驗,突破難點,歸納學習方法,指導以后的人物評價。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11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學以致
用
情 感 升
華 【以史為鑒,學以致用】
請各位陪審團成員幫助秦始皇提出合理化建議以助其帝業興旺。
在陪審團意見基礎上,使學生認識到今天我們的政府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課件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段講話:
“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習近平
【教師】:習總書記發出了“改革”、“反獨”、“統一”的最強音。讓我們接過先輩們愛國統一的接力棒,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同心共筑中國夢,為捍衛國家統一貢獻我們的力量!
陪審團建議:減少暴政、關注民生、采取措施緩和矛盾鞏固國家統一……
學習習總書記講話,了
解國家政策,加強情感體驗,促進對社會主義
政權的認同感,增強擁
護改革、“反獨”、維
護國家統一的愛國情
懷。
拉進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與本課導入環節前后呼應。以“港獨”破壞國家統一導入,以秦始皇實現統一、鞏固統一為主線,以習總書記捍衛國家統一的“六個任何”的講話扣題,激發學生捍衛國家統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家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12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小結
【教學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請結合所學知識構建本節課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
全體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構建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
找學生代表在黑板上現場畫思維導圖。
梳理知識體
系,形成宏觀知識框架,優化學生的思維
過程,夯實基礎,鞏固升華。
課 堂 反 思 【收獲與反思】 在學案上寫下你的“收獲與反思”,在反思中不斷進步,不斷提升
優化學生的思維過程,調整認知結構,養成勤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 后
作 業
【課后作業】----學以致用、鞏固提升
運用今天所學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方法,圍繞選修四教材中的六組人物,每組選取一個人物,以人物論壇之“我眼中的×××”為題進行演講,評價歷史人物。
在本節課評價秦始皇的基礎上,根據總結歸納出的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與方法,開展人物論壇系列活動,圍繞選修四教材的六組人物,每組選取一個人物進行評價,學會評價人物的方法。
以人物論壇形
式開闊學生的
視野,將所學
方法學以致
用,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
力和開放的意識,實現鞏固升華。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13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設計意圖
板 書 設 計
緊扣本課的主線“統一”,設計圓形圖示寓意“統一”,清晰、直觀,一目了然,重點突出。
教 學 反 思
1、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秉承了高中歷史新課程的設計理念,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通過創設趣味情境,采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總結、教師引導的“三自一導”教學模式,讓學習真正發生。
2、以“港獨”行為破壞國家統一這一時事熱點事件導入,以秦始皇實現統一、鞏固統一為主線,以習總書記捍衛國家統一的“六個任何”的講話扣題,激發學生捍衛國家統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家國情懷,較好地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教學中注重學法指導,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真正會學并且學會。通過創設情境、角色扮演等趣味活動,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良好體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感。 4、通過法庭辯論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創新、歸納以及表達的能力,通過思維的碰撞、智慧的交鋒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深化,利于提升高階思維能力。
5、通過對選修四第1課秦始皇這一人物的學習,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評價人物的原則與方法,為選修四人物史教學打好基礎,通過課后作業人物論壇之系列活動安排,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的能力;通過分析史料、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了學生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學科核心素養;通過當堂構建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高中歷史選修四 第一單元第1課 課時:1課時 設計人:李金紅
14
思維導圖,優化學生的思維過程,實現鞏固升華,效果較好。
6、如何能建立更高效的課堂,如何去設計問題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些都有待進一步探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探索和反思中取得進步。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但我相信,只要傾注自己的努力、愛心和激情就能得法!在新課程下,我會不斷鞭策和激勵自己,不斷反思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加緊學習的步伐,用努力、智慧和愛心打造自己的風格,構筑歷史魅力課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