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平衡移動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第二章第三節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因素_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第二章第三節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因素_湖南省優課
高二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第三節 化學平衡 第二課時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一、教材分析
化學平衡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是中學化學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識的核心,對很多知識的學習起著指導作用。通過本章的教學,不僅僅要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平衡的觀點,以及化學平衡是相對的、當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會發生移動等觀點,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并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應用化學理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工生產實際問題的同時,體會化學理論學習的重要性。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已經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等理論, 了解了濃度、溫度等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等內容,不僅在知識上為本節的教學奠定了基礎,而且其探討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也可遷移用來指導學生進行本單元的學習,可以以此為契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理解平衡移動的原理,使實驗設計能力和探究思維能力得到較大的培養。 (二)過程與方法:
采用“以問題為索引、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親歷科學的歷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領略實驗學習樂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驗個人及學科價值。
②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學習中學會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難點:平衡移動原理 五、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2-5】、演示實驗【2-6】、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引入)
【教師提問】回顧前面的知識,化學平衡狀態有哪些特征? 【學生答】逆、動、等、定、變 【教師提問】“變”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答】條件改變,平衡就會改變
【教師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當外界條件改變,平衡如何改變?
首先,請大家看到桌上的實驗儀器及用品,分組完成課本實驗【2-5】 【學生活動】【探究實驗2-5】Cr2O72- + H2O ⇋ 2CrO42- + 2H+
【思考與交流】
1、滴加濃硫酸對哪種離子的濃度有影響?溶液顏色加深,說明哪個濃度變大了,反應向哪個方向進行?
2、滴加NaOH對哪種離子的濃度有影響?溶液顏色變黃,說明哪個濃度變大了,反應向哪個方向進行?
實驗 K2Cr2O7溶液+濃硫酸 K2Cr2O7溶液+濃NaOH溶液 現象 橙色溶液顏色加深 溶液由橙色變為黃色 結論
C(H+
)增加,平衡向生成
Cr2O72-的方向移動
C(H+
)減小,平衡向生成
CrO42-的方向移動
【思考與交流】
通過上述實驗,歸納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提示:從改變什么濃度,平衡怎樣移動的角度歸納 【學生總結】
C(生)
增加,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生)減少,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教師】請大家思考,如果我改變反應物濃度,對平衡又如何影響呢?
現在,請大家觀看演示實驗【2-6】,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總結規律。 【演示】(老師演示,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Fe3+
+ 3SCN- ⇋ Fe(SCN)3
【總結】 C(反)增加,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反)減少,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板書】
二、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 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減小反應物濃度或增大生成物濃度 【思考與交流1】
Fe3+ + 3SCN- ⇋ Fe(SCN)3
,達到平衡后的某一時刻T,增大Fe3+或SCN-的濃度,
編號 操作步驟 現象
1 滴加飽和FeCl3溶液 血紅色溶液顏色加深 2 滴加1mol/LKSCN溶液 血紅色溶液顏色加深 3
滴加NaOH溶液
溶液紅色變淺,且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⑴條件改變的瞬間:
反應物濃度:________正反應速率:_______ 生成物濃度:________逆反應速率:_______ 正反應速率____逆反應速率,平衡 ____ 移動。 ⑵一段時間后:
反應物濃度:________正反應速率:_______ 生成物濃度:________逆反應速率:_______ 反應足夠長時間后:正反應速率_______逆反應速率 【學生答】增大、增大、不變、不變、>,正向
逐漸減小、逐漸減小、逐漸增大、逐漸增大、等于 【思考與交流2】
請根據時間與濃度的變化關系畫出條件改變后反應的速率-時間圖
【教師】觀察速率-時間圖,圖中有幾處平衡?
【學生】兩處
【教師】像這樣,由于外界條件的改變,可逆反應中,舊化學平衡被破壞,新化學平衡重新建立的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的移動。
【思考與交流3】化學平衡移動的本質是什么?
【思考與討論】改變外界條件,從而改變正、逆反應速率,使得V(正) ≠ V(逆)。 【板書】一、化學平衡的移動
(一)概念 (二)化學平衡移動的本質:V(正) ≠ V(逆) 【思考與練習】完成下面各圖
v
0 t 減小反應物濃度
v 正 v
逆
v
0
t 增大反應物濃度
v 正
v
逆
v
0
t 增大反應物濃
v 正 v 逆
v ˊ逆
v ˊ 正
⇋⇋
【思考與討論】
1、某溫度下,C(s) + H2O(g)⇋ CO(g) + H2(g)達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碳固體,化學平衡會怎樣移動?為什么?
2、一定條件下,反應FeCl3 + 3KSCN⇋ Fe(SCN)3 (紅色)+ 3KCl 達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體,平衡會怎樣移動?為什么?
【總結】1、改變固體或純液體的量時化學平衡不發生移動;
2、對于離子反應,只能改變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濃度才能改變平衡。 【學以致用】
工業上在二氧化硫轉化為三氧化硫的過程中,可采取哪些的方法來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意義:在工業生產中適當增大廉價的反應物濃度,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提高價格較高原料的轉化率 七、板書設計
2、3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一、化學平衡的移動
(一)概念
(二)化學平衡移動的本質:V(正) ≠ V(逆) 二、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 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減小反應物濃度或增大生成物濃度 八、課堂檢測
1、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 + H2O ⇋ NH3· H2O ⇋ NH4+ + OH-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體,平衡向 移動,OH-濃
度 ,NH4+
濃度 。
v
0
t
減小生成物濃度 v 正 v
逆
v 0 t
增大生成物濃度 v
正 v
逆
(2)、向氨水中加入濃鹽酸,平衡向 移動, 此時溶液中濃度減小的粒子有 。 (3)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 移動,此時發生的現象是 。
2、已知氯水中存在Cl2 + H2O ⇋ HCl + HClO;加入下列固體物質時,能增大HClO濃度的是( )
A.NaOH B.KI C.NaHCO3 D.NaCl 九、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探究性的問題和環節比較多,尤其是實驗創新設
計、問題解決策略,大膽新穎、環環相扣,充分體現了本課“追求科學真實性”的設計亮點。在研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影響時,教師充分挖掘教材的實驗:氯化鐵與硫氰化鉀溶液的反應。本次教學中的另一個亮點,是把數學圖像恰如其分地應用在化學平衡移動的問題解決中,根據本校學生理科基礎扎實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學生理性思維的潛質。另外,教學設計中的每一部分的小節處都有“溫馨提示”,營造了師生間的和諧親切的教學氛圍,課堂內的一種人文關懷和學科德育油然而生。
由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多,思維容量大,涉及角度比較寬,40分鐘課堂時間略顯緊湊。這樣的教學內容更適合理科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因此不妨建議:把本教學設計作為一個范本,針對高一或高三不同教學對象,做一些相應的篩選和擴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