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平衡移動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第二章第三節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因素_甘肅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第二章第三節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因素_甘肅省優課
化學平衡的移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要求:1.通過實驗探究溫度、濃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加以解釋。 2.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節教材內容在化學平衡狀態基礎上,通過3個實驗驗證,探索了反應物質的濃度,體系的溫度對化學平衡狀態的影響。教學中,還應把壓強改變、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做以探討并總結,但是由于教材內容較多,所以把第二章第二節分為4個課時,以實驗探究的方式來讓學生通過親自做、觀察、對比、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加深改變條件對化學平衡移動的認識。
【地位分析】
在學習化學平衡之后,學生還要去學習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所以化學平衡在學生學習的平衡系列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從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發現,化學平衡移動是重要考點,是高考中的重點和難點。考題類型在高考命題中比較穩定,同時還考察學科的思維素質和心理素質,靈活性較強、難度較大。
【學情分析】
本堂課的對象是高二理科班學生。在化學必修2中,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狀態,知道了平衡狀態的基本特征。選修4中同學們又學習了外界因素對速率的影響。本課時是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來分析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最終總結出勒夏特列原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初步掌握濃度、溫度、等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學會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 2.學會運用化學反應速率圖像分析化學平衡的移動方向。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濃度、溫度實驗,逐步探究平衡移動的原理,使學生學會主動探索的化學實驗方法。
2.通過對實驗的對比分析 ,總結出平衡移動的因素。通過對比、小結進一步理解平衡移動的原因和方向的判斷。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歸
納的能力。
【課前準備】 0.1mol/LK2Cr2O7溶液、較濃的硫酸溶液、6mol/L NaOH溶液、飽和FeCl3
溶液、0.005mol/L FeCl3溶液、0.01mol/L KSCN 溶液、1mol/L KSCN 溶液、0.01mol/L NaOH溶液、NO2(g)和N2O4(g)平衡體系、熱水、 冰、試管、膠頭滴管、燒杯。
【教學重點】濃度、溫度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難點】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是什么?當改變外界條件使V正≠V逆,化學平衡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二、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當V正≠V逆,化學平衡會發生移動,從而引出化學平衡移動的定義。 【板書】一、化學平衡的移動
1、定義:可逆反應中,舊的化學平衡被破壞,新的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的移動。
2、移動原因:條件改變,使V正≠V逆
[板書] 二、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1、濃度對平衡的影響
[實驗探究]實驗2-5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2CrO42-
+ 2H+
K2Cr2O7為橙色,K2CrO4為黃色。
實驗步驟:①取兩支試管各加入5ml 0.1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驟操作,觀察并記錄溶液顏色的變化。 學生觀察現象
[學生思考交流總結、教師板書] 實驗結論:增大生成物濃度,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減少生成物濃度,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設疑]那么,改變反應物濃度又會怎么樣呢? 【實驗探究】:實驗2-6
實驗原理:Fe3+
+3SCN-
Fe(SCN)3 (紅色)
實驗步驟:向盛有5 ml 0.005mol/L 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5 ml0.01mol/L KSCN溶液,
溶液顯紅色。
(1)將上述溶液均分置于兩支試管中;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飽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蕩,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向另一支試管滴加4滴1 mol/L KSCN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2)向上述兩支試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觀察現象,填寫下表。 學生觀察現象
編號 1
2
步驟(1) 滴加飽和FeCl3溶液
滴加1 mol/L KSCN溶液
現象
步驟 滴加3~~10滴濃H2SO4
滴加10~~20滴6 mol/LNaOH
K2Cr2O7溶液
步驟(2) 滴加NaOH溶液
滴加NaOH溶液
現象
[學生思考交流總結、教師板書] 實驗結論: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朝正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朝逆方向移動。
【板書】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濃度,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設疑]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正、逆反應速率如何變化?若減少生成物濃度呢?請同學們畫出速率-時間圖 [學生回答]
用v-t圖表示:
[學生課后完成] 請同學們用v-t圖表示下列速率-時間: ①增大生成物的濃度 ②減少反應物的濃度 [板書] 2、溫度對平衡的影響 【實驗探究】:教師演示實驗2-7
實驗原理:NO2(g) N2O4(g) △H= - 56.9KJ/mol (紅棕色) (無色)
實驗步驟:將NO2球一邊侵泡在冰水中,另一邊侵泡在熱水中。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熱水中的NO2球紅棕色加深,冰水中的NO2球顏色變淺。 [學生思考交流總結、教師板書]
實驗結論: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設疑】平衡混和物升溫或降溫時, V正、V逆怎樣變化?請畫出速率-時間圖 【師生互動】
【總結】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升高溫度,不管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反應速率都增大,但吸熱反應增大的倍數大于放熱反應增大的倍數,故平衡向吸熱反應的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速率都減小,但吸熱方向速率減小的倍數大于放熱方向速率減
小的倍數。
[
[學生課后完成] 請同學們用v-t圖表示溫度對正反應為吸熱反應的速率-時間: ①升高溫度: ②降低溫度: 【小結】 平衡移動方向:
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若v(逆)>v(正),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若v(正)=v(逆),平衡不移動 【遷移與應用】1、2、3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一、化學平衡的移動
1、定義:可逆反應中,舊的化學平衡被破壞,新的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叫做化 學平衡的移動。
2、移動原因:條件改變,使V正≠V逆
[板書] 二、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1、濃度對平衡的影響
實驗結論: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少生成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濃度或減小反應物濃度,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2、溫度對平衡的影響
實驗結論: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濃度,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是課本上重要的實驗,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教學重點內容——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整堂課學生求知旺盛,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化,實驗教學學生參與程度高,回答問題積極。所以教師要著重強調實驗的規范性,特別是實驗儀器的使用,也要注重實驗現象的解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目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