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乙醇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第一課時乙醇-甘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第一課時乙醇-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新課引入
【圖片引入】乙醇的用途:溶劑、燃料、飲
料、消毒劑等。
使用圖片形式將學生
的思維帶入課堂,進
入乙醇的學習。 乙醇的物理性質
【實物觀察、聯系生活】 【學生說出乙醇的物理性質】 【教師簡單總結】 學生觀察試劑并聯系
生活實物,說出乙醇的基本物理性質,從學科思維的角度認識
身邊熟悉的有機物。
授課教師:彭雅清
授課班級:蘭州一中高一(6)班
授課時間:2014年05月16日
授課課題:第三章 第三節 (第一課時)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
課型:新授課
教學背景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分為兩個課時,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乙醇的分子結構和性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有機物甲烷、乙烯、苯的分子
結構和性質,以及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并對有機化合物的物質特點及學習方
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本課時繼續過學生實驗、現象及原理分析,掌握乙醇的相關知識點,并對有機化合物的性質特點加深認識。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觀察乙醇試劑以及生活經驗得出苯的基本物理性質;
2. 學生通過苯的分子式,組合各原子,認識 C2H6O的兩種分子結構,進而通過探究乙醇與鈉的反應,認識乙醇的結構式,同時能夠分析、書寫乙醇與鈉的反應方程式;
3.學生根據之前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能夠熟練書寫乙醇的燃燒方程式; 4. 學生通過實驗乙醇與銅絲的反應,會準確描述反應的現象、分析反應原理、書寫反應方程式;
5. 學生通過教師介紹,了解乙醇的直接氧化性質以及生理氧化特點; 教學器材
多媒體輔助設備、化學實驗儀器和藥品
教學方法
新課引入——聯系生活引入乙醇的學習; 學生觀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質;
觀察分析、實驗探究——掌握乙醇的分子結構;
學生實驗——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演繹推理——教師講解,掌握乙醇與鈉、O2的反應原理; 課堂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鞏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重點 難點
重點:乙醇的分子結構,乙醇與鈉的反應,乙醇的催化氧化; 難點:乙醇與鈉的反應,乙醇的催化氧化。
2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乙醇的分子結構
【學生活動】根據乙醇的分子式以及各原子形成共價鍵的基本結合方式,畫出C2H6O可能的結構式。
【學生找出結構差異】找到A式和B式中H原子的連接方式差異,并與熟悉的無機物——H2O的結構對比,并找出H2O的特征反應——與金屬Na的反應,進行結構式的探究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乙醇與金屬Na的反應.
通過與對已知物質結構的對比,由“結構決定性質”進行實驗,反向通過性質實驗獲得乙醇的真實結構。讓學生在反復推導、演繹、對比中學習未知物質的分子結構。
乙醇的化學性質
乙醇與活潑金屬反應
【學生描述現象、書寫反應、分析反應結論】通過結構探究實驗,觀察反應現象并準確描述乙醇與Na的反應現象,根據實驗現象較為準確的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并總結不同物質—OH中H活動性。
通過實驗現象學習化學反應——反應現象、反應原理、反應規律。 乙醇的氧化反應
乙醇的
燃燒反應
【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之前對有機物燃燒性質學習,學生準確書寫乙醇的燃燒方程式。
舉一反三,考察學生對有機物共同性質的掌握程度。
乙醇的催化氧化
【內容引入】乙醇是否只能被O2氧化成CO2? 【學生分組實驗】乙醇在Cu催化作用下的氧化反應實驗;學生觀察實驗、準確描述實驗現象、并分析銅絲現象變化的原理。
【催化氧化原理分析】分析連續反應中相同物質的作用、化學鍵的斷鍵成鍵,讓學生寫出連續反應的總反應式,并簡單了解產物乙醛的基本性質。
通過對Cu、CuO作用的分析,對有機化合物斷鍵成鍵的分析,讓學生學會有機化學反應的基本分析方法。
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 【圖片觀察、聯系生活】酸性K2Cr2O7溶液與乙
醇作用后顏色的變化,并聯系酒駕的檢測方法,了解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產物是乙酸。 聯系生活實際,有機化學課堂
中的物質和反應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
乙醇的
生理氧
化
【教師介紹】乙醇在人體內的變化以及醉酒的簡單生理機理。
課堂小結
從乙醇分子結構的角度分析斷鍵位置,進而總結
乙醇的主要化學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
主線學習。
鞏固課堂所學
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