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能與熱能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二章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一節 化學能與熱能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感受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從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中的能量變化。
2、熟悉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3、理解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
因,學會根據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計算能量變化。
4、知道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了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能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相對大小判斷反應為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5、能舉出化學能與熱能轉化的生活事例,并利用原理解釋現象
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和理論探究,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利用分類、類比等思想豐富學生對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關注化學能源,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價值,引導學生關注能源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引入】學生朗讀《沁園春·油》——一首打油詩,引發學生對能源問題的重視,產生化石能源為什么燃燒提供能量、不同的物質燃燒產生不同的能量的問題。從而引出課題——化學能與熱能。
【課堂探究一】從能量的角度,如何對化學反應分類
【自主探究】學生展示導學案中提前預習的“自主探究”內容。
【學生實驗】進行鎂與稀鹽酸、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反應的三個實驗。通過三個學生實驗,學生感知化學能和熱能的相互轉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出結論】化學反應中既存在物質的變化又存在能量的變化,通常這種能量變化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即吸熱或放熱。并從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總結歸納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化學必修2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組 伍賢玲
【課堂探究二】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自主探究】學生展示導學案中提前預習的“自主探究”內容。
【教師引導】教師通過在黑板上板書和用示意圖法直觀的表現在坐標系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和成鍵放出能量的角度,判斷和計算氫氣和氯氣反應的熱量變化。 【得出結論】Q(吸,斷鍵) > Q(放,成鍵) 吸熱反應,
Q(吸,斷鍵) <Q(放,成鍵) 放熱反應。
【學生練習】已知斷裂1mol H-H鍵,要吸收熱量436kJ;斷裂1mol N≡N鍵,要吸收熱量946kJ;生成1molN-H鍵,會放出熱量391kJ。試判斷該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生成2mol NH3熱量的變化是多少?
【教師引導】結合教材2-1水能、化學能變化對比示意圖進行分析化學反應前后的能量變化。 【得出結論】化學反應中存在能量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總能量不同 當反應物總能量 > 生成物總能量時,為放熱反應 當反應物總能量 < 生成物總能量時,為吸熱反應 【學生練習】判斷下列反應過程的熱量變化。
【小組討論】
1、為什么斷裂化學鍵是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是放出能量? 2、從物質能量高低的角度,如何判斷物質的穩定性?
【課堂探究三】學能和熱能轉化的生活實例
【學生活動】說出化學能和熱能轉化的生活實例 【教師提問】為什么暖寶寶能發熱呢? 【學生回答】鐵的氧化過程是一個放熱的過程
【課堂小結】
化學必修2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組 伍賢玲
放熱反應:Q(斷鍵) < Q(成鍵) E(反應物)> E(生成物) 吸熱反應:Q(斷鍵) > Q (成鍵) E(反應物)< E(生成物)
【課堂鞏固】
練習1:已知反應A+B=C+D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總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總能量 D、A和B的總能量一定低于C和D的總能量
練習2: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熱量,在反應中,破壞1molH-H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 破壞1molO=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化學能與熱能
一.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
1、微觀:化學鍵的斷裂(吸收能量)和形成(放出能量) 2、宏觀:反應物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教學反思】
本堂課由能源問題引入,體現了科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更好地運用于生活的思想。學生通過課前自主探究和課堂實驗探究、理論學習和習題練習,落實了本節課的重點。本堂課實踐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指導思想,使得本節課內容豐富,學生主動性強。但本節課在突破難點——“化學鍵的斷裂吸收和成鍵放出的能量與物質的能量”兩個能量的區分方面還有待提高。
【指導教師教學評價】
本堂課教學設計合理,由現代能源問題引出課題,再由表觀的實驗現象過渡到理論的探究,最后又回歸生活,讓學生體驗到了從現象到理論、由表觀到本質的科學探究過程。“先
化學必修2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組 伍賢玲
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模式,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授課教師的語言、板書、組織能力等教師基本功合格,但是動作要應該精煉,語言應更富有感情些。本節課還應該打造出創新點,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去突破難點,例如通過總結性的語言強調等。而且最后小組討論的問題有點突兀,可以稍作修改,效果可能會更好。
【導學案設計】6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能與熱能
【知識目標】
1、熟悉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2、理解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了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
3、學會根據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計算能量變化、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相對大小判斷反應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
4、能舉出化學能與熱能轉化的生活事例,并解釋現象。 【自主探究】
一、從能量的角度,對化學反應的分類
1、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 2、能量的表現形式: 能、 能、 能、 能、 能„„ 3、 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4、舉例說明化學反應中哪些是放熱反應?哪些是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 、 、 、 „„ 吸熱反應: 、 、 、 „„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1、化學反應的本質是 和 的過程
2、1 mol H2中含1mol 鍵,1 mol CH4中含4mol 鍵,1 mol H2O中含 mol H—O鍵,1mol NH3中含 mol N—H鍵。
3、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 能量,而形成
化學必修2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組 伍賢玲
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 能量。
4、由H原子形成1molH—H鍵放出的能量 (填“>”“<”“=”)斷開1molH—H鍵重新變為H原子吸收的能量。
5、化學反應中發生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6、化學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
三、利用化學能和熱能轉化的生活實例有哪些? 【課堂探究】
一、從能量的角度,對化學反應的分類 實驗探究:
實驗一:設計方案,確定下列試劑之間反應的溫度變化。試劑:Mg、稀鹽酸、稀硫酸、NaOH溶液;儀器用品:試管若干、鑷子
實驗序號 反應物 溫度變化 結論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二、將約20g Ba(OH)2·8H2O 晶體研細后與約10g NH4Cl 晶體一起放入燒杯中,并將燒杯放在滴有幾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迅速攪拌,聞氣味,試著用手拿起燒杯,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
結論
1.產生 氣味氣體,混合物呈 狀;
1.反應產生 氣體,并有 生成;
2.手觸摸杯壁下部感覺 ; 2.該反應是 反應; 3.玻璃片與燒杯 。
3. 能轉化為 能。
試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
化學必修2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組 伍賢玲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理論探究:
1、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例1、已知斷開1molH-H鍵需要吸收436 kJ,斷開1molCl-Cl鍵吸收243kJ,形成1molH-Cl鍵放出能量為431kJ。反應H2+Cl2==2HCl,判斷和計算反應生成2mol HCl的熱量變化。
結論:反應物斷鍵吸收總能量 生成物成鍵放出總能量,反應為 反應。
反應物斷鍵吸收總能量 生成物成鍵放出總能量,反應為 反應。 練一練:已知斷裂1molH-H鍵,要吸收熱量436kJ;斷裂1molN≡N鍵,要吸收熱量946kJ;生成1molN-H鍵,會放出熱量391kJ。試判斷該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生成2molNH3熱量的變化是多少?
2、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
反應物的總能量 生成物的總能量, 為反應為 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 生成物的總能量, 為反應為 反應。
練一練:判斷下列反應過程的熱量變化。
化學必修2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組 伍賢玲
反應 反應
小組討論:1、為什么斷裂化學鍵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放出能量?
2、從能量高低的角度,如何判斷物質的穩定性?
三、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運用
為什么暖寶寶能發熱呢? 小結:你今天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
1、已知反應A+B=C+D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總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總能量 D、A和B的總能量一定低于C和D的總能量
2、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熱量,在反應中,破壞1molH-H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 破壞1molO=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能與熱能
【知識目標】
1、熟悉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2、理解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了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
3、學會根據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計算能量變化、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相對大小判斷反應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
4、能舉出化學能與熱能轉化的生活事例,并解釋現象。
【自主探究】
一、從能量的角度,對化學反應的分類
1、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
2、能量的表現形式: 能、 能、 能、 能、 能……
3、 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4、舉例說明化學反應中哪些是放熱反應?哪些是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 、 、 、 ……
吸熱反應: 、 、 、 ……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1、化學反應的本質是 和 的過程
2、1 mol H2中含1mol 鍵,1 mol CH4中含4mol 鍵,1 mol H2O中含 mol H—O鍵,1mol NH3中含 mol N—H鍵。
3、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 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 能量。
4、由H原子形成1molH—H鍵放出的能量 (填“>”“<”“=”)斷開1molH—H鍵重新變為H原子吸收的能量。
5、化學反應中發生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6、化學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
三、利用化學能和熱能轉化的生活實例有哪些?
【課堂探究】
一、從能量的角度,對化學反應的分類
實驗探究:
實驗一:設計方案,確定下列試劑之間反應的溫度變化。試劑:Mg、稀鹽酸、稀硫酸、NaOH溶液;儀器用品:試管若干、鑷子
實驗序號 | 反應物 | 溫度變化 | 結論 |
實驗1 | |||
實驗2 | |||
實驗3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產生 氣味氣體,混合物呈 狀; | 1.反應產生 氣體,并有 生成; |
2.手觸摸杯壁下部感覺 ; | 2.該反應是 反應; |
3.玻璃片與燒杯 。 | 3. 能轉化為 能。 |
放熱反應 | 吸熱反應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