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問題研究,崇明島的未來,是什么樣子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問題研究崇明島的未來是什么樣子》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問題研究崇明島的未來是什么樣子》
《問題研究:崇明島的未來是什么樣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過案例研究,學生理解內力作用、外力作用、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形成與變化的影響。 3.通過沖積島模擬實驗,總結其形成因素,并學會用地理語言描述其發育的地理過程。 4.通過案例分析過程,樹立學生辯證的分析問題的世界觀。 二.教學重、難點 1.地理思維過程的形成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方法 1.實驗模擬 2.小組合作探究 四.教學過程 【導入】
在地球上的海洋中,有著大大小小數以萬計的島嶼,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嗎?按照島嶼的成因,我們可以把它們分成四種類型,有珊瑚蟲殘骸構筑而成的珊瑚島,如泰國著名的可蘭島;還有太平洋中的旅游勝地夏威夷群島,則是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島;而由于地殼運動或海平面上升,大陸被海水分隔而形成的島嶼,則為大陸島,如我國的臺灣島;除此之外,在一些河流的河口處,還會形成一種特殊的島嶼,那就是沖積島,如我國的崇明島。崇明島是我國的第三大島,世界第一大河口沖積島。它是怎樣形成的?人類活動對它有什么影響?它的未來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展示課題】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崇明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過渡】一項研究工作要順利開展,首先必須制定科學的研究方案。本節課,我們將按以下思路來開展對崇明島的研究。 【展示研究思路】
【過渡】課前承擔資料搜集任務的小組已經提交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下面有請他們進行展示,讓我們先來了解河口沖積島的一些基本情況。 【學生展示】
【過渡】通過這位同學的展示,我們知道沖積島是泥沙沉積而成。那么,泥沙又是如何沉積的呢?實際上,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天才般地提出了浪淘沙的沙洲沉積理論。 【朗誦詩歌】
【過渡】白居易的這首詩提出了在永無休止的波浪沖刷、篩選沉積下,沙洲不斷淤積成陸的理論。這種理論是否正確,沖積島的形成還有沒有其它原因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模擬實驗,來進行驗證和探究。 【實驗過程】
課前我已經用泥土塑造了一個具有山地、平原、河流以及海洋的簡單地形模型,以此來模擬河口沖積島的發育環境。
大家請注意觀察,模型中河流的上、中、下游及河口處的地形分別有什么特點?(上游為山地,坡度大,中下游為平原,較為平緩,河口處地勢低平)
為什么要把地形塑造成這樣呢?(引導)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把整個河段都塑成平原,對我們的實驗結果會有什么影響?(河流流速太慢,侵蝕搬運能力弱,不能將足夠的泥沙搬運至河口堆積,那我們的實驗可能就不會成功了。)(繼續引導)如果河流的下游和河口段的落差和坡度做得過大,有沒有可能形成沖積島呢?(下游及河口處落差大、坡度陡,水流速度快,泥沙難以順利堆積,河口處將不會形成沖積島,實驗失敗。) 為了更真實的模擬沖積島的形成環境,除了考慮地形外,我們還應該考慮什么因素呢?(引導)在河口處,除了河水的運動以外,還有什么外力呢?(海水的運動:波浪、潮汐、洋流等)很好,大家請看這里有一個出水口,通過它我們就能控制海水的漲落,從而模擬潮汐導致的水位變化,而波浪與洋流我們可以通過把攪動海水來進行模擬。
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下面始進行實驗。大家注意觀察,河水從山區開始流動,對地表進行侵蝕,并將泥沙向下游搬運,到河口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水流速度有明顯的減慢,這是為什么呢?(地勢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還有其他原因嗎?(海水的頂托作用)水流變緩,那么理論上就有泥沙開始堆積了,但實際上我們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明顯的變化,為什么呢?(流量小,輸沙量小,堆積速度慢)那我們能不能加快這個過程呢?(增大流量和河流河流的含沙量)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河流的下游河谷以及河口處已經明顯出現了泥沙的淤積,注意觀察河口的堆積體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堆積體面積和厚度逐漸增大。打開出水口、減小河流流量,再關閉出水口、增大流量,并重復這個步驟)。
大家可以看到,在河口處已經有沖積島形成了,實驗取得了成功,感謝這幾位同學。 【過渡】通過觀察沖積島形成的模擬實驗,大家能不能總結出影響沖積島發育的因素有哪些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評價、總結】 【板書】
【過渡】通過大家的熱情討論,我們掌握了河口沖積島形成的原理,下面就我們就利用此原理,來分析崇明島的形成過程。 【展示課堂探究】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評價、總結】
【過渡】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沖積島是在多種自然因素共同影響下,而不斷形成、發展與演化的。
【展示分析預測】研究表明,崇明島其實是長江河口發育的第五期大型沖積島,前四期大型沖積島分別位于現在的虹橋、黃橋、金沙和海門等地。請同學們認真讀圖,預測崇明島的未來,以及長江河口第六期的大沖積島會在哪里,并說明你的理由。 【學生討論、回答】
【過渡】以上我們探究了沖積島在自然條件下的發育過程,而實際上,除了自然因素以外,人類活動也會對沖積島的發育產生促進或減緩的作用。
【展示合作探究】下面請同學們根據材料討論下面兩個問題,探究人類活動對崇明島的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評價、總結】 【板書】
【總結】好了,通過本次問題研究,我們一起對崇明島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如今的崇明島可以說是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共同影響的結果。
【展示課后任務】課后,請同學們繼續搜集崇明島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為崇明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你的建議或構想。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合作,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