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法律為我們護航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十課《法律為我們護航》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部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十課 《法律為我們護航》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實驗學校
法律為我們護航
教學目標:
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知道我國通過法律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學會區分四個特殊保護。
2、學會自覺接受來自各方面的保護。
3、體會法律的特殊的關愛和保護,理解“法律為我們護航”。 教學重點:法律對未成年的特殊保護的內容。
教學難點: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體驗教學、小組討論教學。 教學過程:
一、看新聞,知時事
出示《少年打賞網絡主播,兩月花光25萬》的新聞視頻,思考問題: 1、看完視頻,你對新聞中的小女孩的做法什么看法?
2、你認為視頻中小女孩“打賞”給網絡主播的錢可以要回嗎? 3、什么是未成年人?
(學生觀看視頻,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二、談新聞,得知識
(一)、根據新聞,回答問題
1、 假如新聞中,打賞給主播25萬元的是個成年人,那么可不可以把錢要回呢?為什么?
2、通過比較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不同情況你發現了什么?
3、結合教材95頁,在生活中,作為未成年人我們還享受著那些特殊的保護和關愛?
(學生根據個人的經驗自由回答。發現未成年人可以依法追回,成年人無法追回。法律給了未成年人“特權”,也是就法律為未成年的特殊保護。)
(二)、繼續展示少年打賞主播的新聞事件和圖
4、結合新聞和教材思考: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法律特殊的保護? (通過對新聞事件中少先巨額打賞的原因分析,學生發言,得出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不成熟,辨別能力較弱等自身特點。)
(三)、展示資料:
少年兒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希望、我們偉大民族的希望。——習近平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已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196個國家的批準,是世界上最廣為接受的條約之一。
(通過對資料和分析,學生歸納總結未成年人的重要地位)
(四)、提問:你知道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法律的保護嗎?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有哪些?
(學生閱讀教材和已學知識舉例) (五)、討論與分享
有人說,小女孩打賞給主播的25萬依法可以要回,而如果成年人打賞給主播25萬的話就無法要回了,那么是不是違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呢? (學生先學習小組之間討論,然后發言與全班同學進行共享討論的結果。 三、論新聞,找方法
(一)、展示材料:事件發生后,引起了社會很大的討論和思考:
孩子母親:“孩子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而且平時也比較聽話懂事。我們雖然工作較忙,但可以說對孩子的關心從來都沒有忽略,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讓我們很震驚。”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據我們這個初步調研,然后也結合了相關的一些部門的一些數據,差不多在每個平臺的有15%左右都是未成年人在觀看這樣的網絡直播,但是他們的安全意識相對來說確實是非常缺乏。
專家建議,父母除了應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空間,手機給孩子玩的時候,還是應管好錢財。另外,當下銀行在打擊電信詐騙的時候已經出臺轉賬給他人24小時才到賬的規定,給主播打賞是不是也可以設置類似的緩沖機制。
提問:你認為,這次事件中,你認為誰應該負責?如何防止類似的事件發生?(學生根據個人的經歷自由回答。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家長„„學校„„網絡管理平臺,網絡主播„„國家有關部門„„
通過學生回答引出,保護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含義和保護主體,作用。)
(二)、補充知識:1、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2、執法部門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嚴厲打擊黑網吧等行為。3、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傳播不健康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4、禁止使用童工,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和榮譽權。(屬于社會保護)
1、設立少年法庭,不公開審理未成年犯罪案件。 2、做好刑滿釋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
3、處理繼承案件、離婚案件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屬于司法保護)
(三)、牛刀小試:
判斷下列案例中體現對未成年人的哪種特殊保護?
1、近日、騰訊發布了“騰訊游戲成長守護平臺微信版”,家長可在手機登錄,隨時隨地使用游戲提醒、查詢、設置等功能守護孩子。
2、“2016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以“關愛成長 非成勿飲”為主題。全國主要酒類企業、經銷商及各地酒協將在數百個城市同步宣傳未成年人飲酒危害,同期展開“萬店承諾不向未成年人售酒”活動,集全行業之力保護青少年遠離飲酒。
3、2016年3月29日,是第二十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在安全日來臨之際,我市各中學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例如普及消防安全知識的“四個能力”和“一暢兩會”,開展消防疏散演練活動 。
4、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學生根據四個特殊保護的特點分析四則材料。) (四)、我有話說:
了解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后,針對此次女孩打賞網絡主播事件,有同學看了后發表感慨:既然打賞出去的還可以追回來,那我以后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權利,隨便買東西啦,大不了事后讓家長以我還未成年為名,依靠法律再把錢要回來„„
思考:對這種看法,你怎么看?
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護的同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對觀點進行判斷,并且說明理由,理解未成年人在享受法律的特殊保護時也不能濫用權力。) 四、思新聞,促行動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未成年的的保護,不光是現實世界中身心的保護,在虛擬世界中,也需要引起各方的關注。
展示新聞:《騰訊公益基金會攜手聯合國兒基會,捐贈1000萬元發力未成年人上網》
思考:作為未成年人,你認為在虛擬世界中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學生聯系課堂知識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發言) 五、共享收獲
教師對課堂進行小結。
師生互動,根據教師板書,學生總結課堂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