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開放互動的世界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一框《開放互動的世界》福建省 - 莆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開放互動的世界》教學設計
【授課內容】
部編《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一課 同住地球村 第一框 開放互動的世界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世界的變化,學會以開放的眼光看世界;
能夠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積極順應歷史潮流,把握機會,也能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關注國家安全。 二、能力目標:
能夠辯證地看待世界變化給國家和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以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對待優秀的外來文化,提高鑒別能力。 三、知識目標: 了解當今世界的特征
知道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影響,
認識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教學重點】
當今世界的特點;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教學難點】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如何正確面對多樣的文化。
【教學過程】
【視頻導入】
播放視頻:人民日報制作的RAP超輕粘土《一帶一路》
師:通過視頻,我們有沒有發現我國倡導“一帶一路”的目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習語過渡:“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墻,少筑墻,把對話當做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 第一課時 開放互動的世界(板書)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一帶一路”理念,深化了解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通過觀看視頻,有利于探究活動一新舊絲綢之路的對比的探究。。
【整體感知】
學生制作本框題知識點的思維導圖,整體感知本框知識點。老師觀察學生預習的情況,請一位學生進行板演。
師:本節課我們將通過三個環節來了解本框的知識。 一、絲路精神的傳承之路 二、互利共贏的商貿之路 三、民心相通的人文之路
習語過渡:“一帶一路”建設秉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唱,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奏。
【探究活動一】絲路精神的傳承之路
設問:請從交往范圍、交通設施、交往頻率等方面比較古代絲綢之路與21世紀“一帶一路”的異同點
生:小組討論并歸納
小結:當今世界的特征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素材,讓學生對今天的世界形成初步的整體認知。 習語過渡:“計利當計天下利”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可以做到互利共贏。
【探究活動二】互利共贏的商貿之路
材料展示:中歐班列“快遞小哥”、海淘族無疆界買買買 設問:
1、你及你身邊的人有沒有“買買買”?都買了什么? 2、我們國家有哪些商品賣到國外去?
3、商品賣來賣去,反映了一個什么現象?跨國界貿易有何好處? 生:思考并討論。 師關注生討論情況并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舉例和分析,讓學生感知經濟全球的表現之貿易全球化,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積極改變。
【探究活動三】華為手機的生產及華為事件對美國的反制
師:經濟全球化僅僅只表現為商品貿易全球化嗎?對,那商品生產又是如何實現全球化的呢?我們以華為手機為例。
設問:1、華為公司為什么要在全球范圍內生產一部手機? 2、美國的反制有何不良影響?
3、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經濟全球化?
生:思考并討論。 師關注生討論情況并指導
【設計意圖】既鞏固學生對生產全球化各國相對優勢的理解,同時理解經濟全球化在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會使危機與風險跨國界傳遞,應學會用辯證思維來看待經濟全球化,知道并理解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習語過渡:“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一帶一路”不僅是互利共贏的商貿之路,更是民心相通的人文之路。我們要達到的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探究活動四】民心相通的人文之路
播放視頻:新聞播報《一帶一路帶火沿線旅游》 設問:
1、假如暑假你有出國游的計劃,你計劃去哪里旅游? 2、你期待去你想去的地方看到什么或感受什么?
3、設想下,你出國游跟當地人接觸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問題?你會怎么解決? 生:思考并討論。 師關注生討論情況并指導
老師在學生原有討論結果的基礎上繼續引導“如果全世界的風景與我們家鄉一樣,你去嗎?為什么”,適時捉住一些當地的中國元素進行引導,為什么國外也能看到中國文化元素,在國內,有沒有外國文化元素等。
師小結: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經驗和智慧。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經驗分享,讓學生感受到文化多樣性給我們生活增添的色彩,要學會欣賞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差異,形成開放包容的心態。
如何正確面對多樣的文化是本課的難點,設計探究活動四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感知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通過中國元素的尋找,了解到文化多樣性會產生差異,但是正是這種差異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所以要學會尊重差異,學會用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因此雖然是本課難點,但我只用一個活動來包含其中。
【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get到哪些知識點?回到導學案的前面我們設計的思維導
圖。
根據你學習到的知識:
1、自己檢查下之前對知識的理解有誤錯誤,有的話改正過來。
2、根據你對知識的理解與聯想,能否優化你的思維導圖,把你優化的思維導圖在小組內展示。
生:對思維導圖進行改正并優化 師:總結
(借鑒網上查閱的另一個老師的思維導圖來做總結) 結束語:
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到推動者; 從文化多樣性的受益者到貢獻者; 中國正走向世界舞臺對中央。
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一個更加輝煌的中國,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節課我們從經濟、文化兩個方面了解世界。下節課,我們將學習《復雜多變的國際關系》從政治方面來了解世界。
【教學反思】
1、本節設計我采取了一例到底的模式,整課都圍繞“一帶一路”案例來展開教學。 2、用習語過渡,增強道法課的時代感,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黨當前的一些戰略措施。
3、整節課有三大知識點,我主要是通過四個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通過小組討論來驗證自己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發現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講解評價特別重要,我怕實施過程中,有可能引導不夠,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