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擔當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中國擔當》建設兵團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中國擔當》
教 學 設 計
設計主題
《中國擔當》
1.整體設計思路、指導依據說明
整體思路設計:
順應教材的內在邏輯,緊扣“積極有作為 貢獻中國智慧”,這樣一個由表及里的思路,將本課教學分為兩大板塊:“中國作為 共擔風雨”和“中國智慧 點亮世界”。通過案例材料、視頻等素材加以輔助,以問題為引導,由淺入深的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使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體驗中國擔當背后彰顯的中國智慧,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最終著陸于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指導依據說明:
本課采用了“邏輯—心理”交融組織法,既兼顧了學科知識內在的基本邏輯順序,使學生獲得系統知識,又重視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特點,注重激發學習興趣,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注重通過以知識為載體達到實現價值觀教育的課程目標。以課標中“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部分為依據,教學中通過整體化教學、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式教學等多種方式,致力于構建“思維型課堂”,以及促進學生認知的自主構建、情感的自主體驗、實踐的自主參與、人生的自主發展。
2.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本框選自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與世界緊相連》中的第一框,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對應部分是“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認識樹立全球觀念的重要性,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貢獻的意識和愿望。”本課共包含兩小目:“積極有作為”和“貢獻中國智慧”。本課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旨在對學生進行中國與世界關系認知教育,引導學生學會以全球視野、辯證的眼光認識并正確對待中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的意識與愿望。讓學生感受到今日中國對世界的深遠影響,樹立民族自信心;本課在第二單元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承接、擴展上一單元的基礎上,為下一框題及第三單元《走向未來的少年》起到奠基作用。
1
學生情況分析:
初三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較之前有所提高,加之因獲得信息的渠道、方式越來越多元,使他們對中國與世界關系有所了解。但在由于他們社會閱歷較淺,受思維局限性影響,部分學生看待問題時,容易片面化,要引導學生學會以全球視野與辯證的眼光認識并正確對待中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的意識與愿望。讓學生感受到今日中國對世界的深遠影響,樹立民族自信心;同時又看到中國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新風險、新挑戰、新機遇,增強憂患意識,愿意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3.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
依據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及課程標準,結合學生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明確中國全球性危機與難題的態度;
(2)了解中國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 (3)知道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4)了解中國參與全球事務的目標;
(5)知道中國為全球性危機與難題的解決貢獻了中國智慧,并了解一些主要的貢獻; 2、能力目標:
(1)能過通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所作所為提煉出中國對待全球性問題的態度、行為、戰略和目標。
(2)能過通過分析中國對全球性難題的解決以及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和評價,知道中國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3)增強對全球性問題的責任感。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積極有作為 教學難點:貢獻中國智慧
2
5.課前準備、教法與學法
課前準備:教師精心準備、完成教學設計,學生完成自主預習并搜集相關資料。 教法與學法: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合作學習。
【步驟1】 【復習導入】
師:請同學們結合上一框題的所學知識,思考:我們生活的世界怎么了?遇到了哪些問題和挑戰? 學生回答(略)
師:面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我們該怎么辦?中國方案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師: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人類面臨的這些共同的挑戰,也是中國的責任。中國正在以文明古國的智慧和新興大國的責任,對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學習第三課第一框 中國擔當。
【設計意圖】 聯系上節課所學內容,在鞏固舊知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前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為本課的新課講授做好知識鋪墊。
【步驟2】 小組合作參照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完成自主預習(學生活動)
學生結合教師所出示的問題,迅速通讀課本相應內容進行自主預習,可小組內合作交流。(教師指導學生大字慢讀,小字快看)
師:積極作為,是我們的擔當,我們先通過一個視頻來來看看中國做了些什么? 【設計意圖】 在導入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參照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初步了解中國擔當,感受中國智慧,初步完成教學知識目標。 【步驟3】 1、視頻:聯合國感謝中國維和部隊 設問:(1)中國維和官兵在守護什么?
(2)從維和行動可以看出中國面對全球性問題是怎樣的態度? 學生回答(略)
師:中國態度: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責任。 2、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多媒體出示)
設問:(1)中國為這個目標的實現做了哪些貢獻? (2)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應對全球性問題的舉措? 學生回答(略)
師:展示圖片,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補充閱讀資料
師:中國行動:中國全方位參與全球治理,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
追問:中國的倡議和舉動為什么能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認可和響應?
3
學生回答(略)
3、教師出示一帶一路成果篇相應材料,問:材料中的數據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略)
師:一方面:互利共贏,這些倡議對各國都有好處;另一方面:中國敢于擔當,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
師:中國戰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過渡)從中國面對全球問題的態度、行為、戰略當中,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中國? 生:有擔當、有貢獻、積極作為的中國
師:這也正是中國參與全球事務的目標,就是努力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守護者。
(過渡)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的深入發展,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當今世界的發展,需要新思路和大智慧的引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中國方案,領略中國智慧。
【設計意圖】 通過視頻和材料分析,引導學生聯系課前所收集到的資料,回答相應問題,將中國擔當更加明確的概括為“中國態度、中國行動、中國戰略、中國目標”,在一問一答中使學生更加明確的認識和理解中國擔當。 【步驟4】視頻: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 設問:
1.視頻中,中國為世界性難題的解決貢獻了哪些智慧? 2.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學生回答(略)(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并展示)
師:展示圖片,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補充閱讀資料:中國在世界經濟、安全、環境等問題上貢獻了中國智慧 教師小結:
1.隨著國際參與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和危機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顯示了中國智慧。
2.中國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3.中國也在廣泛參與國際事物,在承擔責任中積累經驗,增長智慧。
【設計意圖】 在前一個環節學生對中國擔當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直觀形象的視頻,結合問題引發學生小組討論,教師補充相應的資料輔助學生理解,使學生通過領略中國風范,感受中國智慧。
4
【步驟5】問題合作探究
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各國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這是一個基本前提。中國始終堅持這一立場,倡導各國共同承擔起全國氣候治理的責任。與此同時,中國強調:溫室氣候排放不能只看當前,不看歷史;不能只看總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產,不看消費。在經濟社會發展、提高 生活水平方面,中國不可能接受中國人只享有發達國家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權利的想法。
◆你怎樣理解“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從中國的立場和堅持中你又看到了中國怎樣的擔當智慧?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并派代表發言。
小結:中國在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同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我們在國際上說話辦事的實力。我們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拓展,既能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既量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更能強化學生對中國擔當的理性認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落實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步驟6】課堂小結
1、通過本課學習,你收獲了些什么?
2、學習完本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說些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擔當是什么?擔當是職責。擔當是什么?擔當是氣魄!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顯示了大國智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與世界共擔風雨,共享美好。
【課堂檢測】
【作業布置】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