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活出生命的精彩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題《活出生命的精彩》廣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題《活出生命的精彩》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題《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學設計
授課班級:初一(8)班
一、課前設計 (一)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暫沒有配套的課標,參照《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版),2011版課標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成長中的我,二是我與他人和集體,三是我與國家和社會。本課選自《道德與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第二框題《活出生命的精彩》,本節課的內容是屬于第一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前面對生命的永恒、敬畏生命、守護生命等有關生命內容學習,本課有承上作用;本框內容有三個目,第一目是貧乏與充盈,第二目是冷漠與關切,第三目是平凡與偉大,主要內容是理解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與奉獻,平凡人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因感悟而追求生命的價值,形成為社會作貢獻的意愿。本課內容正是在學生逐步擴展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為他們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并為我與他人和集體的內容學習做鋪墊,有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1.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2.生命需要彼此關切,善待他人 (三)教學難點
1.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與奉獻 2.平凡人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學情分析
(一)學生起點能力。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他們正面臨了解社會、探究生命、感悟人生過程的現實需要和困惑等問題,他們對這些問題內心是有思考的,平時也是有交流的,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關注自身的發展、善待他人以及怎么活出精彩的自己等生命思考缺乏系統的學習和理性的認識。
(二)思維特點與能力。初中學生思維活躍,比較關注生活和社會,具有較強理解
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
GUANGZHOU JINGZHO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能力和生活洞察力。
三、教學目標
目標1:學生通過時政探究、課堂采訪,感受生命需要彼此關切,善待他人。 目標2: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理解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與奉獻,平凡人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目標3: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案探究,了解生命的貧乏與充盈。 目標4:學生通過師生探究,領悟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四、教學資源的選取與應用
(一)利用熱門時政話題設置情景,引導學生自主生成知識。2017年11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總書記看到93歲的黃旭華和82歲的黃大發兩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們中間,總書記握住他們的手,請兩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來,兩人執意推辭,習近平一再邀請兩位老人在他身邊就座的暖心感人的場景以及探究道德模范黃旭華的先進事跡,貫穿整個課程內容。
(二)通過情境和活動創設,分層設置問題。逐步引導和培養學生感受生命需要彼此關切與善待他人,理解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與奉獻,領悟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五、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1.合作互動探究。開放互動教學,合作探究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自主探究,師生互動,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
2.學案導學。實現師生間、學生間有效交流,理解知識,提高思辨能力。 3.情境體驗。情境體驗貫穿課堂,通過針對性的遞進式設問實現教學目標。 (二)學法
1.提取信息法。指導學生通過提取時政話題核心信息,感悟榜樣的力量,促進情感升華。
2.闡述觀點法。指導學生充分運用課本知識內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學案探究,提煉觀點,精要闡述。
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
GUANGZHOU JINGZHO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六、教學過程(調整課本目的順序進行教學)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8班視界
時政導入 請出兩位同學作評論
1.視頻導入:2017年11月17日,習近平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時邀請兩位老人坐到他身邊的片段。 2.教師提問:習近平為什么要邀請兩位老人到前面就座?
1.觀賞視頻 2.關注時政核心信息
3.思考回答問題
提升學生關注時政能力 達成目標1 通過最新時政視頻導入課題,啟發學生思考
生命需要彼此關切與善待他人。
過渡
教師引導: 會見結束后,習近平語重心長對有關部門的同志說,給老道德模范讓座,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
就叫人倫常情。總書記的話是言傳,更是身教,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的體現。
思考問題
通過總書記榜樣的作用,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現實生活中 生命需要彼此關切與善待他人。
第二目: 冷漠 與關切
1.教師引導:總書記發揚了榜樣的作用,以身作則關切、善待他人。 2.教師引導探究現實場景:老人倒地,扶與不扶?為什么?
3.教師追問:生命怎樣做到彼此關切,善待他人?
4.引導學生根據P117課本知識進行回答。
5.布置任務:我們要向習總書記學習,去傳遞生命的溫暖,你愿意做些什么?完成學案探究:做一個溫暖的中國人。
1.學生思考回答 2.課堂采訪:扶與不扶
3.小組合作探究,形成小組觀點 4.小組討論,課前完成傳遞“溫暖” 達成目標1、4 通過學生資源,運用學生已有
生活經驗,感受
生命需要彼此
關切與善待他
人:①不僅要關
注自身發展,更
要關切他人生命并善待他人;②用真誠、熱視頻材料:潮籍院士黃旭華,是我國著名的船舶專家,“中國核潛艇之父”的先進事跡。
1.設問:請運用課本P118知識,評析黃旭華院士的事跡。
2.教師追問:從黃院士的事跡我們知道了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但是平凡人可以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呢?
3.引導學生進行最美探究:探究課本119頁“最美巡視員”“最美司機”的事跡。提問:鐵路巡視員和大客車司機都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什么人們認為他們是“最美”的?
觀點闡述格式參考:我認為他們 (做了什么事),體現了 (精神或品質),所以人們 認為他們是“最美”的。 4.教師點評引導 5.點評歸納
1.學案探究,形成小組觀點
2.小組闡述觀點 達成目標2、3、4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材料、獲得榜樣的教育作用,理解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與貢獻,通過最美探究感悟當
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
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于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偉大。辯證地去認識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一目: 貧乏與充盈 1.教師引導: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生命貧乏的現象?(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2.教師歸納:生命貧乏的原因和表現,
激發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實現生活中的充實和生命的意義。
1.小組合作探究回答:生命的貧乏現象 2.思考:如何讓生命充盈
達成目標3、4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現實生活中的生命貧乏現象,讓學生直觀感觸人們對待生活的不同態度,會影響生命的質量。
3.教師引導:被總書記邀請到身邊就座的93歲的黃旭華和82歲的黃大發兩位道德模范代表,他們的生命就是在社會中在工作中不斷豐富,得到滋養,讓自己的生命不斷地充盈。
自主探究分享,了解生命的貧乏與充盈,教師歸納小結有意義的人生,引導學生感悟有意義的人生,追求生命的價值,形成為社會作貢獻的意愿。
教師引導:
學校組織學生觀看國家公祭儀式直播
學生思考回答
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更深層次意義 總結歸納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生短暫,請珍惜時光,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去發現生命,探索生命,活出精彩!做
最好的自己!
理清思路 整理筆記 回顧教學目標,通過總結提升學生的認識,促進情感升華。
課后作業 布置課后家庭作業
請回家和父母家人談談自己的人生規劃
加深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認識。
七、板書
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
貧乏與充盈 冷漠與關切
平凡與偉大 活
出精彩
實現
生
命 的 價 值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