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鱒魚,鋼琴五重奏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音樂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新疆 - 巴音郭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音樂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新疆 - 巴音郭楞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教案
設計思路
通過對比聆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完成對變奏曲式的分析。利用哼唱短小旋律做發聲練習,并熟悉主題旋律。用音樂帶出作家、作品;用哼唱主旋律代替發聲練習;用理解作品帶動更好的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作曲家舒伯特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詩《鱒魚》,創作了聲樂作品《鱒魚》,旋律輕松、活潑,頓音記號和連續四個十六分音符的多處運用,形象地表現了鱒魚在水中的靈巧形態。作曲家先創作的歌曲《鱒魚》,之后創作的《鋼琴五重奏》。教材中把樂曲放在了歌曲的前面,可以由欣賞引入歌唱,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演唱。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欣賞、演唱,學生能夠熟悉《鋼琴五重奏》的主題旋律。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自學資料,以達到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作品。
2、能力目標:通過討論、分析,學生能夠總結出變奏曲的特點,從而了解什么是變奏曲。
3、情感目標:學生在了解《鋼琴五重奏》后,能夠很好的把握歌曲第一部分的演唱,喜愛并有興趣繼續下節課的歌唱學習。
教法學法分析
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加大學生的參與度,運用師生交談法、問答法、音像信號法、討論法等,培養學生自信心,敢于表達、表現,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學生學會分析《鱒魚》各部分特點部分。(通過播放、范唱主題音樂,突出重點。)
難點:知道什么是變奏曲。(通過對比、分析樂曲、體驗音樂要素,突破難點。)
課前準備
資料:1、舒伯特的生平、作品。2、《鱒魚五重奏》的創作背景。 制作課件。
音頻:《鋼琴五重奏》分段節選。 視頻:舒伯特介紹。 學生:自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來考考你們的耳朵,下面請聽三段音樂,分別把他們對應的曲式類型連上線。”
對比欣賞三段音樂,并進行連線。
三段音樂都是舒伯特的作品:《搖籃曲》、《第九交響曲》、《鱒魚鋼琴五重奏》片段。
二、出示學習目標 1. 通過這節課,我要了解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及貢獻。 2. 我要知道室內樂、鋼琴五重奏的基礎知識。 3.
我能了解和創編簡單的變奏曲式。
三、新課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欣賞舒伯特的一首室內樂《鱒魚鋼琴五重奏》,下面先請同學來跟我們分享她準備的音樂家講堂。”
1.舒伯特介紹
舒伯特(1797—1828)繼古典主義之后,一種新的音樂形式逐漸形成。這種新的音樂形式比較注重樂曲的內容,不再嚴格地要求樂曲的結構。從些開始了“浪漫音樂時期”。在浪漫音樂時期中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歌曲之王——奧地利作曲家 舒伯特。
舒伯特的音樂作品很豐盛,似乎他的一生是專為創作樂曲而存在的。音樂創作用去他大部分時間。他剛創作完一首樂曲,接著又創作另一首樂曲。從14歲到31歲去世的時候為止,舒伯特一共譜寫了一千余首曲子。大量的作品,證明他是一位勤奮的作曲家。
師:“感謝這位同學的分享,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舒伯特的作品鋼琴五重奏《鱒魚》,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都有哪些樂器在演奏?”
2.室內樂
舒伯特的曲風很幽默,而且他不太重視既有的成規。如他的鋼琴五重奏《鱒魚》,就比一般的四重奏多了一只第二大提琴。
通過視頻觀看了解總結室內樂的組成。 3.變奏曲式
師:“下面完整地欣賞音樂,請同學們邊聽邊標注出樂曲的主奏樂器、力度、速度、情緒特征、場景。”
場景:小提琴輕快優美的旋律(主題)
表現出鱒魚的無憂無慮;用鋼琴演奏出潺潺的溪水聲; (變奏1) 用大提琴、低音提琴演奏出和煦的風聲。 (變奏2) 人們仿佛看見鱒魚在曬太陽、吃水草的悠閑模樣。 (變奏3) 午間的鱒魚們在石頭間跳躍嬉戲。黃昏來臨,(變奏4) 當漁夫穿著笨重的鞋子走近溪旁時,鱒魚互相告誡說:“千萬不要上當了!”(變奏5)
原來,它們在和漁夫 玩捉迷藏的游戲呢!(結束段)
分組討論總結變奏曲式:采用同一主題材料,根據樂曲的發展要求而加以變化重復的曲式結構,稱“變奏曲式”。
結構曲式圖:
A ——A1—— A2—— A3——A4…… 四、合作探究
以《小星星》為材料創編變奏曲式,可以采用速度不同、力度不同、節奏不同、
演奏技巧不同、其他不同等手法,用自己制作的打擊樂器為其伴奏進行創編。
節奏:2/4 X XX |X XX | 分組展示、互評。
師:“其實早在1778作曲家莫扎特已經創作了一首以此為材料的變奏曲,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播放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五、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師:“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就一定有回報,學習也是貴在堅持,希望同學們也像今天的音樂課上表現的這樣勇于創新、持之以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