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課標版(簡譜)八年級下冊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成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課標版(簡譜)八年級下冊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成都,執教:曹佳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教材分析: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是舒伯特繼藝術歌曲《鱒魚》問世兩年后,應朋友之邀,創作的一部室內樂作品。作品采用了一架鋼琴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把的編制,運用各樂器的特點和多種變奏手法,將原歌曲中所表達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刻畫與描述。舒伯特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狡詐和邪惡所害這一主題,同時借助于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了其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刻的作品。
學情分析:
本節課為八年級下冊音樂欣賞課,面對有一定欣賞水平的八年級學生,對于《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這樣寓意深刻的作品,其欣賞應當以情景為切入點,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運用已有的音樂知識由淺入深,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風格與特點,從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教學目標:
1、欣賞《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熟悉音樂主題,認識變奏曲式。
2、在多種音樂體驗與實踐活動中,分辨音樂要素的變化,探究音樂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現作用。
3、初步認識浪漫樂派作曲家舒伯特,以及室內樂的基礎音樂知識——鋼琴五重奏樂隊編制。
教學重點:
了解變奏手法,感知體驗音樂要素在發展音樂主題時產生的不同效果。
教學難點:
在參與多種音樂對比性體驗活動中,感知變奏音色的層次表現。
教學方法:
圖譜教學法、對比欣賞法、體驗法
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這幅圖給你們帶來什么樣的印象?你們來想象一下在明亮的小河邊會發生什么故事?
生:略。
師:老師今天用歌聲來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你們聽聽這是什么樣的故事。(師自彈自唱) 生:略。 通過圖片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參
與思考,為新
課的學習做鋪墊。 新課教授
1、舒伯特簡介
師:這首歌曲是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鱒魚》。舒伯特是浪漫主義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歌曲數量眾多,并極具藝術性,因而被人們稱譽為“歌曲之王”。《鱒魚》就是他的一個代表作品。之后,舒伯特用《鱒魚》的音樂主題創作了一部室內樂作品《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由五個樂器演奏。
我們一起來聆聽《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聽聽看舒伯特是如何用重奏形式來塑造音樂形象的。
2、聆聽音樂主題A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主題樂段,感受這段音樂的特點。
音色
(主奏樂器)
速度 力度 調式
主題A 小提琴 中速 中弱 大調式
師:請同學們跟隨音樂劃一劃旋律線,看看旋律有什么特點?
了解舒伯特并引出課題。
利用圖譜設計
讓學生參與到
“唱”的體驗
中,使學生熟悉樂曲主題旋
律。引導學生
初步感知音樂
要素。
生隨著音樂劃旋律線,感受旋律特點 師:主旋律一出場就體現出優雅的歌唱氣質,我們用lu哼唱主旋律。
生參與體驗,師生用lu接龍唱。
師: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描述了什么畫面? 生:自由作答。 3、聆聽全曲
師:這只是故事的開頭,故事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呢?我們一起完整的聆聽《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你們聽聽樂曲進行了幾次變奏?(提示學生可隨音樂模仿鱒魚游動的姿態,也可以邊聽邊模仿樂器的演奏姿勢)
師:在多次的音樂變奏中,曲式結構該如何劃分呢?我們一起來分析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
4、分段聆聽,感知A1、A3、A4樂段與主題A間的變化 (1)聆聽A1
師:我們一起聽聽A1,和主題A有什么異同? 生:邊聽邊模仿鋼琴演奏姿勢。聽后,分析音樂要素。
音色 (主奏樂器) 速度 力度 調式 主題A 小提琴 中速 中弱 大調式 變奏A1
鋼琴
師:變奏A1旋律與主題A旋律有什么區別。(用鋼琴引導幫助學生對比聆聽) 旋律A:(小提琴主奏)
學生在熟悉主題音樂的基礎上,完整聆聽全曲,對樂曲結構、音樂情緒有初步感知
聆聽變奏一,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變化音色的變奏手法帶來的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的變化。
旋律A1:(鋼琴主奏)
師:請同學們再聽一聽,配合著弦樂聲部想象一下你們眼前呈現的景象。 生:體會情緒。 (2)聆聽A3
師:變奏A3和主題A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聆聽時,師用肢體語言提示學生聽較難的低聲部旋律) 生:談感受到的變化
音色 (主奏樂器) 速度 力度 調式 主題A 小提琴 中速 中弱 大調式 變奏A3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稍快
師:引導生談音樂形象的變化。 生律動,用踏步配合A3低聲部旋律。 (3)聆聽A4
師:我們接著聽變奏A4樂段,音樂故事發生著怎樣的轉變? 生:認真聆聽。
師:音樂發生了巨大轉變,這樣的音樂聽起來我們能夠想象出小鱒魚內心變得怎樣?
音色 (主奏樂器) 速度 力度 調式 主題A 小提琴 中速 中弱 大調式 變奏A4
很強
小調式
生律動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聆聽變奏三,用踏步模仿漁夫由遠到近的腳步聲;感受速度的變化帶來的音樂情感變化。
聆聽變奏四,
感受調性的變化,帶來的音樂色彩的變化。
5、引出變奏曲式 師:同學們,我們再次聆聽了A、A1、A3、A4樂段,哪些音樂要素在發生著變化? 引導生分析音樂要素。
音色 (主奏樂器) 速度 力度 調式 主題A 小提琴 中速 中弱 大調式 變奏A1 鋼琴 變奏A3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稍快 變奏A4
很強
小調式
6、復聽A、A1、A3、A4樂段
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完整體驗音樂的情感變化。
通過之前的分析引導學生總結出音樂要素,分析變奏曲式的特點及變奏手法
讓學生再次感受每個樂段音樂要素變化的特點,更生動體驗變奏曲式。
總結 在多次的音樂要素變化中,一條萬變不離其宗的骨干旋律線條始終貫穿于樂曲的每個樂段,使樂曲在多次情緒變化中得以統一,這就是變奏曲式變化與統一的形式美。 鞏固本課所學
習的變奏曲式
特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