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龍船調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龍船調-安徽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新設計
讓班里男女生分別表演艄公和妹娃的對話和演唱,并找同學來表演劃船的動作。
2教學目標
情感與價值觀:能夠感受《龍船調》的內容及其風格。通過《龍船調》的學習能夠喜歡中國民歌,從而樂于主動了解中國的民族文化。
知識與技能:能夠哼唱《龍船調》的旋律,能夠用湖北方言說白歌中的對白。
過程與方法:賞析法、師生互動參與法。
3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演唱很多民歌,對于歌曲的風格把握也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于方言的演唱模仿還略有欠缺。
4重點難點
感受《龍船調》的內容和風格;用方言表現歌曲。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目標
情感與價值觀:能夠感受《龍船調》的內容及其風格。通過《龍船調》的學習能夠喜歡中國民歌,從而樂于主動了解中國的民族文化。
知識與技能:能夠哼唱《龍船調》的旋律,能夠用湖北方言說白歌中的對白。
過程與方法:賞析法、師生互動參與法。
5.1.2學時重點
感受《龍船調》的內容與風格,掌握山歌這一音樂體裁的特征。
5.1.3學時難點
用方言表現歌曲
5.1.4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龍船調》
一、組織教學(音樂聲中學生近教室)教師導入教學。
(古老而悠久的中國歷史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中國民歌就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不完全統計,目前整理搜集的中國民歌已經有三十多萬首,那么到底什么是民歌?同學是怎么理解中國民歌的呢?)
(同學剛才的理解都非常好。民歌簡單的說,就是民間流傳的、具有民族風格的歌。它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為了抒發和表達自己的情感、愿望而即興創作口頭流傳的歌曲。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因而形成了多種不同風格的民歌。按照體裁,可以把民歌分為勞動號子、山歌、小調。)
二、新課教學。
1、(多媒體出示):民歌以及民歌的分類(按體裁劃分):號子、山歌、小調。
(下面老師要為大家唱一首民歌,,想請同學們聽后猜猜是哪個地方,哪個民族的歌曲。)
2、教師范唱,學生初步體驗歌曲。學生猜一猜歌曲是哪個地方、哪個民族的歌曲?
3、歌曲簡介。
(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歌譜,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歌詞,并請同學們試著一起朗讀一下歌詞,感覺一下歌詞有什么特點。和我們以前的歌詞朗讀相比,有什么特別的感覺?拗口!)(這是因為在這首歌曲中,用了大量的非口語化的方言襯詞。方言襯詞的使用是我們中國民歌的一大特點。下面請同學們找一找,那些歌詞是實際意義的歌詞,那些是襯詞?正是這些襯詞的大量使用,充分體現了歌曲土家族的地域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根據對歌詞的了解,來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4、出示歌譜,學生熟悉歌曲,并參與學習用方言學習歌曲對白。
(下面,老師將通過一段視頻,讓同學們從視聽想結合的角度,再一次感受一下歌曲的風格,感受一下土家族的風土人情。)
5、賞析復聽《龍船調》。
(視頻欣賞,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體驗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和風格)并回答問題:歌曲的體裁是什么?歌曲具有什么樣的藝術特點。(接下來讓我們帶著對歌曲的體驗和感悟,一起跟著老師的鋼琴來
同學們試著一起朗讀一下歌詞,感覺一下歌詞有什么特點。和我們以前的歌詞朗讀相比,有什么特別的感覺?拗口!)(這是因為在這首歌曲中,用了大量的非口語化的方言襯詞。方言襯詞的使用是我們中國民歌的一大特點。下面請同學們找一找,那些歌詞是實際意義的歌詞,那些是襯詞?正是這些襯詞的大量使用,充分體現了歌曲土家族的地域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根據對歌詞的了解,來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4、出示歌譜,學生熟悉歌曲,并參與學習用方言學習歌曲對白。
(下面,老師將通過一段視頻,讓同學們從視聽想結合的角度,再一次感受一下歌曲的風格,感受一下土家族的風土人情。)
5、賞析復聽《龍船調》。
(視頻欣賞,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體驗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和風格)并回答問題:歌曲的體裁是什么?歌曲具有什么樣的藝術特點。(接下來讓我們帶著對歌曲的體驗和感悟,一起跟著老師的鋼琴來唱一唱這首歌。)
6、學唱歌曲。
三、拓展與延伸。
老師:一步優秀的民歌凝聚了無數人民群眾集體的智慧和情感體驗。而優秀的民歌更需優秀的藝術家去傳承和發揚光大。2002年12月20日,我國著名的民族唱法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首次在世界頂級藝術舞臺上將《龍船調》推向世界;2003年11月23日,在世界藝術之都奧地利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宋祖英再次唱響《龍船調》;2006年1月12日,在美國的肯尼迪藝術中心,宋祖英又一次唱響《龍船調》。2008宋祖英再次攜手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
1、觀看宋祖英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音樂會。
2、教師小結,激發學習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升華。
(鮮花和掌聲送給了宋祖英,同樣也是送給了《龍船調》。中國的文明之所以能夠源源流長,是因為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沒有中斷過,《龍船調》在世界頂級藝術舞臺上所贏得的掌聲、鮮花和認
可,世界25首優秀民歌的驕傲記載,足以證明中國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深厚文化底蘊。同時也告訴我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藝術源于生活,最后還是要走回到人民之中去。藝術需要人民的認可、社會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
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和發展,特別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不管是傳統還是經典,只有與時代相結合,才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既保留了民族風格,又融入了現代流行元素的《新龍船調》)
3、觀賞視頻《新龍船調》,提出希望。(根據時間而定做自由調整)
(《龍船調》是優秀的,但是對于浩瀚如煙的中國民歌來說,只是大海一滴、滄海一粟,但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能夠喜歡《龍船調》,能夠愿意了解中國民歌,愿意試著去了解更多的中國民歌,進而能夠走進中國民族文化的世界,熱愛我們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