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your school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英語魯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2a-2e) 山東省 - 威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英語魯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2a-2e) 山東省 - 威海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Section B(2a-2e)
閱讀課 教學設計
課題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閱讀課
教材 教育部審定(2013) 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制)七年級上冊 山東教育出版社
【課標解讀】
英語課程的價值在于:第一是課程對國家發展有意義,英語作為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成為了國際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成為了中國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國的主要橋梁。開設英語課程為學生打開了了解世界、了解不同文化、了解不同語言和不同思維方式的大門,本節課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談論學校旅行的不同感受,讓學生體會積極和消極的人生觀,更明白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重要性。第二是課程對學生發展的意義。毋庸置疑,青少年時期是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方法的最快時期,不僅有利于他們了解世界,也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機會。本課通過閱讀技巧的滲透,引領學生迅速掌握短文的篇章結構,對旅行日記的寫法有了清晰的認識;隨后的閱讀輸出,讓學生在采訪和復述中進一步鞏固文本內容,最后以寫作的形式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收獲到了更多的閱讀技巧與寫作方法。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用英語為“愛上閱讀,品味書香”做出積極地推廣和貢獻。 【教材分析】
本課是魯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第3單元,教材以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為中心話題,圍繞著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展開,學習和運用一般過去時態的一般疑問句Did you go/see /buy…? Were there any…?詢問過去的事件,讓學生學會談論和分享過去發生的事件。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交換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描述及看法,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本課主要的語言結構是一般過去時的用法,一般過去時在英語學習中是非常常用的時態,由于在交際、應試中的使用頻率很高,所以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重點掌握一般過去時態,能夠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好這一時態對以后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學情分析】
2
1、本課相關調查情況分析:我所教學的對象時七年級學生,因為已經學習一年的初中中英語了,他們表現出來極大地興趣,部分學生求知欲很強,表現欲也很強,但是在課堂表現中又顯得不自信,為了保護他們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以及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活動中,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他們有機會有信心來說英語,得到應有的鍛煉。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回答問題積分獎勵的辦法,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學,鼓勵優秀成員幫助學困生,培養團隊意識,試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2、學習基礎分析:本節課是本單元Section B的閱讀課,七年級學生對學校旅行這一話題很感興趣,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詞及動詞過去式,但學生還不能準確分辨褒義詞和貶義詞,對一些較難的動詞過去式的讀音掌握不準。 【教學目標分析】
1. 語言知識目標:
1)能正確理解下列詞匯lovely, exciting, expensive, dark, cheap, fast, slow在語篇中的含義; (2)能夠了解日記的正確格式。 2. 語言技能目標:
(1)能運用略讀和精讀的方法理解2b的旅行日記,并按要求篩選和提取信息。 (2)能運用一般過去時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旅行活動并表達感受。 3. 情感態度目標:
(1)小組合作與競爭等方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2)學會客觀地表達對事物的看法,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 【重難點分析】
培養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理解本文的篇章結構;引領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等學習方法完成語言輸出的任務。 【教法分析】
1. 以問題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展開閱讀,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培養合作意識,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2.激勵性評價:通過貫穿始終的激勵性評價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斷享受成功感,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得到充分張揚。
3.互動教學: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激發學生思維,促進語言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學法指導】
3
1. 自主學習:學生通過不同閱讀策略的使用自主完成閱讀任務。 2. 合作學習: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相互交流,互幫互助,合作分享。 3. 研究性學習:在閱讀的過程中,研究閱讀策略和搭建支架的策略。
【學習效果評測工具】設計學生學習效果自我評價表,結合本課時是一節閱讀課的特點,表格內容設計如下:
評價內容 評價等級(5分,4分,3分) 評價目的 能認真聽講
是否認真專注 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 是否主動參與 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 是否善于合作 能主動思考,提出建議 是否善于思考 敢于提出問題,尋求幫助 是否敢于請教 能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
是否自我欣賞
教學過程設計及說明 Module 1 Warming-up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Warming
-up
1. Play a song – Let’s take a trip. Play a song a song abou trip.
課前播放一首英文歌曲,節奏歡快,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
好奇心,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這節英語課。
4
Module 2 Leading-in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Lead in Step 1: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 How was Mary's school trip?
Step 2:Free talk.
1.自制視頻,為本節課量身打造,且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練習口語、展示自我的好平臺。2.觀看視頻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這就是一次練習聽力的機會。3.課前展示的內容與本節課內容息息相關,引出本節課談論的話題school trip,自然導入,師生進行free talk,復習上節課的重點句型,為本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Module 3 Task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Task
Show the task of this class.
本節課學習2篇日記,教師根據學習內容設計本節課的任務:寫一篇旅行日記,采用任
務驅動的形式,讓學生帶著任務來參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明確,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活動,為完成任務做準備。
5
Module 4 Pre-reading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Pre- reading
Step 1:
Watch a movie,show the teacher’s trip.Questions: How did I go there? Why? How was my trip?
自制視頻,把老師的旅行用圖片帶文字和錄音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給學生一個日記的示范,并且把本節課要學習的形容詞
編寫在日記范文里面,讓學生在文章的語境里理解這些新單詞,并自然引出下一環節—形容詞的分類。通過單詞分類引出經常說好的單詞的人是積極的,經常說不好的單詞的人是消極的,與課文兩個學生對待
旅行的不同態度正好呼應,引入閱讀文章,看看這兩位同學誰是積極的,誰是消極的。
Step 2:
Find out the style, and predic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閱讀前,首先讓學生觀察文章的體裁,并了解日記的特點,通過體裁來了解文章,并根據插圖提出問題,讓學生來預測文章內容,并對學生進行閱讀
策略的指導。
Module 5 While-reading
6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1. Fast-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通過快速閱讀,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在段首和段尾找到關鍵句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文章的主旨。
2.Careful
- reading
Step1:Students ask questions and read carefully to find the
answers.
Step2:Fill in the mind map with the students.
和學生一起梳理通過前面讀前
和快速閱讀所獲得的信息,讓學生根據黑板上老師的板書,來思考,接下來還想要提出哪些問題,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善于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完成閱讀的情況下,和學生一起建構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內容,進行層級分類,提要素,理關系,建結構,使文章內容脈絡清晰,并且及時進行追問,引發學生思考。
7
Step3:Have an interview in pairs.
Step4:Listen and read aloud.
Step5:Work in groups and retell Helen’s school trip.
Step6: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Jim’s diary entry.Read
Jim’s diary entry carefully, and find the answer.
根據思維導圖的梳理,設計活動,讓學生同桌二人進行角色扮演,一位同學是Helen,另一位同學對她進行采訪,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進
一步輸入語言。
聽錄音并大聲朗讀,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同時進一步進行語言輸入,為下一環節的語言
輸出—復述做準備。
小組合作,分工進行文章復述。老師首先做示范,帶領學生一起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課文,然后由學生四人一組,接龍復述課文,這樣的設計讓組內同學互相督促,人人都參與,都得到鍛煉,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和學生一起梳理通過前面讀前
8
Step7: Fill in the mind map with the students.
Step8: Role Play:Interview Jim.
和快速閱讀所獲得的信息,讓學生根據黑板上老師的板書,來思考,接下來還想要提出哪些問題,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善于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完成閱讀的情況下,和學生一起建構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內容,進行層級分類,提要素,理關系,建結構,使文章內容脈絡清晰,并且及時進行追問,引發學生思考。
角色表演,采訪Jim,一位同學扮演Jim,在講臺前,其他同學采訪他,學生在這種接近真實的語境中進行對話交流,達到了真正的在用中學的目的,學生聽力和表達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9
Step9:Listen and read aloud.
Step10:Work in groups and retell Jim’s school trip.
聽錄音并大聲朗讀,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同時進一步進行語言輸入,為下一環節的語言輸出—復述做準備。
小組合作,分工進行文章復述。老師首先做示范,帶領學生一起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課文,然后由學生四人一組,接龍復述課文,這樣的設計讓組內同學互相督促,人人都參與,都得到鍛煉,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Module 5 Post-reading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Think and
answer Ask students to compare Helen’s and Jim’s diaries, and think: Did they go on the same trip? Why did they feel
differently?
閱讀完文章后,引導學生思考,
Helen和Jim是否進行的同一次學校郊游,為什么他們感覺不一樣,觀察Helen和Jim的文章里用的形容詞不一樣,由此引出Helen是積極的人,而
Jim是消極的人。
10
Affective education
Step1: Ask students question.
Who is positive(積極的), Helen or Jim?
Who is negative(消極的), Helen or Jim? Who do you like better, Helen or Jim?
Step2: 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引導學生思考積極的人更受歡迎還是消極的人更受歡迎,積極還是消極完全取決于自己的選擇。
觀看尼克.胡哲的勵志演講視
頻,讓學生感受選擇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多么重要,最后引用尼克.胡哲的話來和學生共勉:“在生活中你有一個選擇:痛苦還是更好?選擇更好,忘記
苦澀。”
——尼克.胡哲
Summary
Tell the students how many parts there are in a diary.
以Helen的日記為例,和學生一起總結寫旅行日記的順序,包括哪幾部分,要注意時態和形容詞的使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為學生完成作業起
到了指導作用。
11
Homewor
k
把作業分成“必做”和“選做”兩個層次,讓學生在寫作前畫出學科思維導圖,幫助他們理
清思路,建好結構,寫出理想的文章,另一個作業希望學生能多看正能量積極向上的事例,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
觀。
Black-bo
ard
design
Make a mind map.
板書設計以trip 為核心,周圍拓展who,when,where,how to go,what,how,以思維導圖
的形式呈現板書,讓學生一目了然,明白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談論school trip,用不同顏色的卡紙貼到黑板上,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突出重點
的目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