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前沿課堂,新閱讀,新寫作教學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優質課視頻《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優質課視頻《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
2017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
“新閱讀”研究課 4:九年級結合中考閱讀課
授課教師:重慶市第八中學 胡波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Go For It》9 年級第五單元第四課時
教學對象 廣西省桂林市普通中學九年級學生
教學項目
語詞 common, fold, scissors, traditional, turn into
結構 be done
語篇
課文
2017 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研究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2
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法,問答法,學生中心教學法
教學目標
語言知識 初步感知common, fold, scissors, traditional等詞匯和turn into等短語
的意義。
在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和鞏固被動語態的運用。
語言技能 能通過閱讀理清文章的結構,提取關鍵詞,制作思維導圖。
語言運用 能基于思維導圖,口述文段主要內容;能通過個別分享,小組討論,
談論“發現生活中的美” 。
文化意識 能在觀賞、品讀和描述中國傳統技藝的過程中,強化對民族優秀傳統
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加強對傳統藝術文化的欣賞,豐富自己的文
化認知體系。
情感態度 能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樂于交流和分享。
能在小組活動中與其他同學積極配合與合作。
學習策略 能利用圖畫等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
教學重點 搭建合理的教學梯度,幫助學生理清內部邏輯。提供思維導圖的有效范例,引導學
生查找關鍵信息,創造性地制作思維導圖。
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貼近生活的話題探討。
教學難點 在較短的時間內(約 7 分鐘),小組有效分工協作,基于文本,創造性地制作出思
維導圖。
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論“發現生活中的美”。
運用任務 小組合作,制作思維導圖,口述文段主要內容;頭腦風暴,表達“發現生活中的美” 。
學習技能 學習層次 教學媒體
聽 說 讀 寫 知道 理解
運用
黑板 錄音 錄像 課件
語詞教學 √ √ √ √ √ √ √
結構教學 √ √ √ √ √ √ √
課文教學 √ √ √ √ √ √ √ √ √ √
二、課堂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
步驟
教學流程 教學目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備
鈴響
之后
熱身
準備
老師播放輕音樂《茉莉
花》,PPT呈現關于中國傳
統技藝的圖片,教師走進
學生中間,與學生寒暄
學生聽音樂,放松自
己;學生觀看圖片,
與老師進行簡單的交
流。
教師通過播放輕音樂
和與學生寒暄,減輕
學生的焦慮感;教師
通過呈現關于中國傳
統技藝的圖片,暴露
本課學習主題,烘托
學習氛圍。
學生進入輕松的環
境,為學習做好準備
第1分
鐘
自我
介紹
教師以幽默的方式進行自
我介紹,問候學生。
學生聽老師介紹,體
會老師的幽默感。
與老師互相問候。
教師進一步拉近與學
生的距離,構建良好
的師生關系,營造良2017 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研究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3
好的教學環境。
學生認識新教師,增
強課堂參與的熱情。
第 2-7
分鐘
激活
學生
已有
知
識,
導入
學習
話
題,
呈現
目標
語言
項目
教師現場剪紙,讓學生猜
想老師的剪紙內容。教師
通過和學生進行問答,呈
現 本 課 學 習 的 主 題
“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 引導學生學習并齊讀
主要詞匯,如 common,
fold, scissors, traditional
等。
教 師 引 導 學 生 體 會
“ beauty in common
things”。
學生猜想教師的剪紙
內容。
學生基于已有知識,
在與教師的問答和觀
察中,理解本課新單
詞的意義,齊讀新單
詞并初步體會文章標
題的含義。
教師通過剪紙和師生
問答導入話題和新詞
匯。
學生在教師的幫助
下,理解新詞匯的意
義以及初步體會文章
標題的含義。
第
8-10
分鐘
整體
閱
讀,
判斷
文章
結構
教師讓學生快速閱讀,引
導學生判斷文章結構。
學生快速閱讀,提取
每段關鍵詞,判斷文
章結構。
教師強化學生查找文
章結構的閱讀能力,
幫助學生進行邏輯思
考。
學生關注文章結構。
第
11-12
分鐘
理解
標題
設置
邏輯
教師提問,“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art forms made
of?”,引導學生提取關鍵
詞,啟發學生理解文章標
題“Beauty in Common
Things”的含義。
學生快速閱讀文章,
查找信息,回答教師
口頭問題。在教師板
書的幫助下,發現標
題設置的邏輯。
教師強化學生篩選關
鍵詞的能力,提供清
晰的板書,啟發學生
思考。
學生回答教師提問,
提取關鍵詞,理解文
章標題與文本內在的
邏輯關系。
第
13-20
分鐘
學習
思維
導圖
制作
老師基于第三段文本內
容,設置四個問題供學生
回答。引導學生完成一幅
關于“剪紙”的思維導圖,
啟發學生關注思維導圖構
成的幾個要素: 關鍵詞,邏
輯,圖片,色彩。
學生閱讀第三段并回
答四個問題。學生提
取答案中的關鍵詞,
師生合作制作思維導
圖。
學生總結構成思維導
圖的幾個要素。
老師引導學生提取關
鍵詞,完成一幅思維
導圖。
學生在老師引導下,
閱讀并查找關鍵信
息,師生共同完成思
維導圖,并感知制作
思維導圖的基本方
法。
第
21-33
分鐘
實踐
制作
思維
導圖
教師組織學生四人一組合
作學習(兩名信息搜尋員,
一名畫家,一名報告員),
閱讀文章第二段或第四
學生小組分工協作,
創造性地制作思維導
圖。
學生基于思維導圖,
教師明確學生小組成
員的分工,引導學生
關注思維導圖的制作
方法,有效評價學生2017 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研究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4
段,提取關鍵詞,繪圖,
制作思維導圖。
教師邀請若干組學生登臺
展示小組制作的思維導
圖,并由報告員基于思維
導圖,匯報思維導圖的主
要內容。
教師引導其他學生對匯報
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并
提供改進意見。
進行信息轉換,向全
班同學匯報思維導圖
的主要內容。
學生對他人作品進行
理性的評價,并提出
建設性的意見。
的作品。
學生強化自身的合作
意識,分享意識,并
能夠自信地運用目標
語言復述文段主要內
容。
第
34-38
分鐘
討論
“發
現生
活中
的
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What
is beauty?”,并組織學生
分享彼此觀點。
學生進行頭腦風暴,
談論并分享自己眼中
的美。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分
享。
學生在話題思考和分
享的過程中,激發語
言學習的興趣,增強
公民意識。
第
39-40
分
誦讀
詩
歌,
道別
祝好
教師總結本課學習內容,
組織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
歌“Beauty”。
教師感謝學生配合,鼓勵
他們發現生活中的美,享
受生活中的美,并為這個
世界創造美。教師給學生
送上美好祝福,并與他們
道別。
學生在教師的幫助
下,回顧本課所學主
要內容,并有感情地
誦 讀 英 文 詩 歌
“Beauty”。
學生與教師道別。
教師強化學生對本課
學習內容的認識,以
美的內容和朋友的方
式與學生道別。
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
的美,在詩歌的誦讀
中,強化對本課所學
內容的理解。
三、教學設計說明
1.學習者分析
本單元教學為九年級內容,授課學生為正處于九年級下期學習的學生。通過兩年半的
學習和積累,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接觸到了常見的話題和功能項目,特別是通過被動
語態的學習,學生基本知道如何使用被動語態來進行口頭交流,為本課的閱讀,理解和生成
奠定了知識基礎。
同時,九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找到文章的關鍵信息,但他們整理和歸納這些關鍵信
息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提取出的關鍵信息進行分
類和歸納,這將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脈絡和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然而,面對新教師,學生往往對教師處于試探階段。教師應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營
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搭建合理的學習支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創造
性地運用語言。
2.教學方法設計
本課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同時采用問答法、學生中心教學法等方法。
本課圍繞“思維導圖的學習和制作”這一主要任務開展教學。鑒于學生之前的學習中,2017 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研究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5
對思維導圖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本課的教學設計應充分體現活動的梯度性;顒釉O計應符
合學生“最近發展區”,并有助于學生認識并實踐思維導圖的制作。這一過程中,教師采用
問答法,引導學生閱讀并提取文段主要信息,有效強化對思維導圖的理解。
同時,本課采用學生中心教學法,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
進行討論和分享,談論“發現生活中的美” 。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管理策略設計
在幾千人面前上課,學生通常感覺比較緊張。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比較拘謹,不能
自如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同時,畢業年級的學生正逐漸走向成熟,性格偏向沉穩,在思維
導圖制作的過程中,可能會比較沉悶。
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學生學習
熱情的活動,來促進師生交流,生生互動。同時,教師應著重關注學生的生成狀態,即關注
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產出思維導圖和進行頭腦風暴的效果。為此,在小組合作時,教師應走進
學生中間,對學生的學習予以指導,鼓勵他們創造性地生成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交流分享。
4.媒體設計
本課需要使用PPT幻燈媒體,進行視頻播放,圖片呈現等直觀呈現。
本課需要使用黑板、卡片等傳統視覺媒體,以直觀、清晰地呈現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
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
四、教學反思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Posner)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
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由此可見,教師應從單純的知識傳遞
者逐漸向研究者、反思者過渡,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善于對教
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爭取成為一個學者型教師。有鑒于此,現對本人參加“2017 全國
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的教學進行反思,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
高我的教育教學水平,并為各位同仁提供借鑒。
授課背景
授課時間:2017年 3月23 日
授課地點:廣西省桂林市第二體育館
授課學生:桂林市第十三中學校初三年級學生40人
授課教師:重慶市第八中學校胡波
授課時間:40分鐘
教學內容: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Unit 5 P38-P39 Beauty in Common Things
課型:閱讀課
教學反思
(一)、教學設計應符合學生學情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雖然我預設的大部分教學目標都能較好地達成,但對于本課的教
學難點,即“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約7 分鐘),小組有效分工協作,基于文本,創造性地
制作出思維導圖”和“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論‘發現生活中的美’”,學生的生成困難比較2017 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研究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6
大,產出的質量不夠高。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覺實際教學效果與我預期的效果有較大
的差異。課后認真想想,原因在于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設計足夠的適合學生學情的活動,
沒能給學生搭建合理的“腳手架”給他們的學習予以支撐,因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存在的不足體現在:1. 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前,教師只為學生提供
了一個思維導圖的范例,部分學生在觀摩教師的示范后,沒能很好地領會制作思維導圖的具
體方法。同時,教師在提供思維導圖范式時,沒有給學生點明思維導圖幾大要素(關鍵詞,
邏輯,圖片,色彩)的主次性,導致部分小組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過于看重圖片的重要性,
而忽略對文本的挖掘,對關鍵詞的提取以及對文本內在邏輯的梳理。2. 教師原本設計通過
引導學生談論“發現生活中的美”,來培養學生的審辨性思維,即表達“美的存在形式不同”,
“美就在平凡事物和平凡人身上”。但由于教師提供的圖片大多數都是公認的美的事物,不
能引發學生表達“different ideas”,未能達到課前設計的“激發學生產生爭鳴和思辨”的效
果,因而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審辨性思考。
(二)、應關注學生的課堂參與和課堂的現場生成
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確立是以參與度為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參與不夠,就算
不上“學習主體”。學生的參與程度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參與的廣度即
學生是否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參與的深度即學生是被動
的、應付的學習,還是積極的、主動的探究。
本次授課,在課堂上,我積極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
自己在這個環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能和其他同學、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在這
個過程中,師生分享彼此的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
本次桂林授課,有一個小男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授課前一天(3 月 22 日),在與
學生的初次見面中,我發現這名小男孩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他似乎做過類似兔唇手術這樣的
手術,發音對他而言十分困難。授課的當天,當我拋出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時,這名小男孩竟
然舉手了!我微笑著請他站起來回答第二題,可是他的答案卻是第三題的答案。當全班同學
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他,甚至有同學在小聲地嘲笑他時,我發現他的臉漲得通紅。我被他的
勇敢所感動,我走上前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希望這個擁抱能夠給他以溫暖,能夠鼓
舞他自信陽光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面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對于這個課堂的“小插曲”,我認為我的處理還算得當。但是,作為年輕教師,本次授
課過程中,面對許多學生臨時性生成的答案,我的應對還不夠自如,給學生的反饋還不夠積
極,同時在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熱情方面,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1. 讀前話題
預熱環節,在剪紙的過程中,當學生的回答與我的預設不一致時,教師沒能抓住學生的生成
情況,持續追問。教師在這一環節時間把控不合理,浪費了較多的時間,以至于讀后輸出環
節時間緊張,壓縮了學生深層思考的時間;2. 教師的控制性較強,沒能充分尊重學生的想
法,生搬硬套地想要把學生拉回自己預設的軌道,從而使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高;3. 對學
生的回答評價方式過于單一,過于看重“assessment of learning”,沒能注重“assessment
for learning”和“assessment as learning”。
(三)、應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深層學習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強調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活動設計要能夠促進學習者思維能力的發展。
本次授課,我希望以教學設計的主線索,即 Understanding, Imitating and Applying,
Connecting and Creating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深層學習。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了
在以下方面我仍存在許多不足:1. 問題的設置過于依賴文本,沒能超越文本。如,學生閱
讀關于剪紙的內容,教師僅僅拋出四個問題,讓學生在文本中查找細節信息,并沒有對這些
信息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追問,引導學生read beyond the lines.2. 查找文章結構時,只重2017 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訓會-研究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7
學生的答案,沒有充分地關注學生解題的思路,對學生閱讀微技能的培養不到位。3. 讀后
輸出環節,學生談論“生活中的美”時,教師控制性太強,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思維
時間,以至于學生只能進行淺薄的思考,其生成也沒有生命質感。
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作為年輕教師,我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我希望,
通過反思我在教學中的不足,我可以解決我現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一步一步地提
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前沿課堂,新閱讀,新寫作教學”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2017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優質課視頻《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所屬分類為“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2017年“前沿課堂”全國初中英語新閱讀新寫作教學優質課視頻《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