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測量平均速度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測量平均速度》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測量平均速度》教學設計(新授1課時)
教材分析
《測平均速度》是在學習了運動學的基本概念、運動的快慢等知識后編排的,本節實驗課的目的在于鞏固平均速度的知識,練習用鐘表測時間,用刻度尺測長度。選用的器材簡單,只有木塊、斜面和小車,放在在斜面上金屬片用來劃分兩段路程,在小車或小球撞擊到金屬片上時能記錄時間,兩段時間之和就是小車在斜面上的總路程所通過的時間。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計算前半程、后半程、總程的平均速度,應當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計算,鞏固物理計算題的基本格式和方法。
學情分析
1 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速度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概念,但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不是很充足,對速度特別是如何測平均速度并不是很清楚。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基本知識,為進一步進行實驗探究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
2 心理特征
初二學生正處于精力特別豐富的時期,興趣愛好廣泛,求知欲勝好奇心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自制力。但剛接觸物理,學習不適應,導致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習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
針對上述學情分析,我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結合了大量實例,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且由易到難、深入淺出的探索每一個知識點,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打破“物理學習難”的心理障礙。同時,通過學生自主實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加強物理思維和學習方法的引導,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2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進行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實驗探究,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方法。
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測量數據的嚴謹作風。 4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測量斜面小車在不同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教學難點: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5 教具準備
斜面(帶刻度)小車、刻度尺、停表、金屬片。 6 教學設計思路
1.采用實驗法教學,觀察實驗儀器,看各部分的在實驗中的作用,并分析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測量該物理量,實驗表格中的數據對應著哪步的測量結果。
2.要進行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小組可以有發令成員,負責使小組各位準備完善后統一進行實驗.有手持小車準備實驗的成員,當聽到發令后進行實驗,有
記錄成員,當小車到達鐵片時,聽到撞擊聲就記錄鐘表所用的時間,并記錄在表格中,三個成員共同完成本實驗.
3.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過程,只要能完成測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管能動性和創造能力。
教學程序設計簡介 1 新課引入 復習并計算:
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m用時6s,后50m用時7s,求 ①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②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③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 2 新課教學
知識點一:實驗原理
1、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2、實驗中需要用到哪些測量工具?
設計意圖:由新課引入過渡到實驗原理,自然流暢,結合實驗原理幫助學生認識實驗中所需要的測量工具。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匯報實驗原理。結合實驗原理匯報實驗中所需要的兩種測量工具。 知識點二:設計實驗
1、你能否結合實驗桌上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2、實驗的過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為什么? 3、金屬片在實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測量的時間更準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制作計劃能力、設計實驗步驟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為實驗的順利進行作好鋪墊。)
學生結合實驗桌上的實驗器材,交流討論實驗步驟。思考并討論斜面坡度對實驗所帶來的影響。思考并討論金屬片的作用,明確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應在正式試驗前練習測量幾次。
4、設計合理的表格 知識點三:進行實驗
1.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內。
2、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并撞到金屬片的時間t1、t2,填在表格內。 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指出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巡回指導。
注意事項: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時,要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主要是為了便于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
3、選兩個優秀小組展示匯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動手實驗能力,通過分工合作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協調的能 力,收集數據和計算的能力,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學生在正式測量前,練習使用停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然后學生分組實驗,并將測量 的數據記錄在表格內。最后展示匯報實驗過程。 知識點四:分析論證
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小車在不同路程內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1、組織學生計算小車在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2、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實驗結論。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數據處理能力,進而得出變速直線運不同階段 的平均速度的關系。)
學生計算小車在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分組交流討論,并歸納出做變速直線運動的 物體在不同階段內的平均速度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