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流的熱效應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第四節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_福建省 - 三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第四節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_福建省 - 三明
第十六章 第四節 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
【教學任務分析】
教學目標
1.知道電流的熱效應;能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知道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和電流、電阻及通電時間的定性關系;理解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單位及其簡單應用。
2.通過設計實驗驗證熱效應與電流電流、電阻及通電時間的關系。
培養學生發現、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焦耳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實驗對人們獲取科學理論的重要價值;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體會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的理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并能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難點
設計實驗驗證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用具 電熱器,溫度計,學生電源,煤油,電阻絲,玻璃瓶。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教學環節安排】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
展示通電后的電熱器
1.提出問題:“電熱器”開啟一段時間后,感覺電阻絲發熱,電能轉化為內能。
3.歸納總結:電流的熱效應。
4.提問:電熱器的電熱絲熱得發紅,導線卻不怎么熱,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 5.提出課題。
觀察,體驗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聯想、總結 思考
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2
【新授】 一、科學探究 1.提出問題 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
3.實驗探究 (1)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通電時間的關系。
(2)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大小的關系。
提出問題: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引導猜想) 歸納:與通電時間、電流大小、電阻大小有關。
結合以前所學物理知識,本次實驗采用什么實驗方法?(控制變量)
(1)保證電流,電阻不變,改變通電時間。
(2)引導設計實驗電路。 (3)提問:如何比較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轉換成煤油溫度的變化)
(4)設計實驗表格:記錄時間和溫度。(記錄在課本中) (5)介紹學生電源的使用 (6)巡視、指導學生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并展示。
(7)巡視、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8)引導學生小組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1)分析:保證通電時間,電阻不變,改變電流。
(2)提問:如何改變電流的大?(利用器材特點,采用改變電壓的方式,改變電流,實驗電路圖不變。)
(3)設計數據表格
(4)引導利用上次實驗數據,
再做一次實驗,前后對比得出結論。 (5)巡視、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6)引導學生小組分析數據,
思考、猜想
傾聽
回憶、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 小組討論 觀察
小組實驗 交流討論 思考 思考,討論
對比、思考回答
分組實驗 交流、分析
回憶生活
經驗和物理知識,進行有依據猜想。 滲透物理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滲透轉換法進行實驗。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充分利用原有數據,循序漸進,
完成實驗。
3
(3)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的關系。
二、焦耳定律
Q=I2
Rt
三、電流熱效應的利用和防止 四、總結
得出實驗結論。
(1)分析:保證通電時間,電流不變,改變電阻。
(2)提問:如何保證電流不變?請小組討論分析。小組設計方案,采用串聯方法。 (3)設計數據表格 (4)本次實驗電源電壓為12V,巡視、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5)引導學生小組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1)介紹焦耳的生平 (2)介紹焦耳定律內容:
Q=I2Rt,單位介紹
(3)分析課前問題為什么電熱絲熱得發紅,導線卻不怎么熱?
展示生活中利用電流熱效應的用電器,以及生活中熱效應的防止。
思考 小組討論 回答 分組實驗
交流、分析 理解、思考
思考、回答 觀察、回憶、思考
回憶、總結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問題。
了解物理學史
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體會物理知識
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的理念
作 業:1.完成《課課練》87頁目標導學,88頁隨堂訓練1-6題;選作89頁 6、7題。 2.在父母協助下了解家中有哪些用電器是利用電流熱效應原理工作,試著了
解下它們的構造。
反 思: 板書設計:
第十六章 第四節 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 一、電流的熱效應
二、電流產生熱量Q與那些因素有關? I R t 三、焦耳定律:Q=I2
Rt 四、電流熱效應的利用與防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