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液體的壓強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七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創新大賽_液體的壓強—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液體的壓強》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第九章 第二節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劉娜
【教學設計思路】
《液體的壓強》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依據教學需要,自制教具,精心設計實驗,注重學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利用傳感器直接對液體壓強和深度之間的關系進行定量探究,并利用數學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圖像中得出液體壓強與深度成正比的結論。三是突出了所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通過對提起泄洪閘和逃出落水車的事例討論,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液體壓強的知識,還增強了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并在學案中提供了有關潛水和逃出落水車專題的資料,既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又是對本節課知識的擴展和延伸。
本節課具體安排如下:
環節一:展示實驗,引入新課
教師從模擬生活中的噴泉實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提出問題“水為什么會向上噴”,引入新課。
環節二:體驗液體壓強的存在
學生根據給定實驗器材,通過動手實驗,將套有保鮮袋的手放入水中,體驗液體壓強的存在。
環節三: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
1.通過觀察橡皮膜的形變,認識到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并初步得出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的結論。
2.利用微小壓強計,研究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特點,得出“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的結論。
3.利用傳感器自制實驗裝置,測量液體壓強,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根據實驗數據,描點作圖,讓學生經歷運用圖象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初步得出“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壓強與深度成正比”的實驗結論。通過進一步分析圖象,得到“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的結論,并由此推導液體壓強公式。
環節四:液體壓強的應用
模擬帕斯卡木桶實驗,讓學生根據液體壓強的知識設計實驗方案,以鞏固所學知識,并討論與液體壓強有關的實際問題。
環節五:課堂小結
小結本節課所學知識,并總結課程中用到的顯示液體壓強的方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液體壓強的存在;
2.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理解液體壓強的公式;
3.會使用微小壓強計初步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使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運用圖像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初步掌握運用數學工具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討論和分析,增強學生將科學知識和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應用液體壓強及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實驗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
【教學資源】
教師:自制噴泉,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壓強演示裝置,微小壓強計,液壓傳感器,模擬帕斯卡木桶實驗,泄洪閘模型,車門模型,多媒體展示平臺;
學生分組:塑料保鮮袋,水槽,兩端封有橡皮膜的圓柱形小筒,微小壓強計,毛巾。
【教學流程】
![]() |
教學 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新課引入 |
提出問題:水能向上流嗎? 演示實驗:噴泉 器材:瓶蓋打孔的瓶子,橡膠管,開口容器 提出問題:水為什么會向上噴呢? 板書:§9.2液體的壓強 |
思考 觀察、思考 思考 |
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習新知識的愿望和熱情。 | |
新 課 教 學 新課 教學 新 課 教 學 |
一、體驗液體壓強的 存在 二、探究液體壓強的 特點 三、液體壓強 的 應用 |
提出問題:如何讓保鮮袋盡可能緊密地貼在手上? 器材:保鮮袋,水槽 提出問題:保鮮袋被水壓在手上,說明了什么? 板書:一、液體有壓強 提出問題:液體壓強有什么特點? 演示實驗: 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側壁的壓強 ![]() 提出問題:噴泉實驗說明什么? 提出問題:我們能否觀察到液體內部壓強產生的效果? ![]() 提出問題: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有什么特點? 介紹微小壓強計的使用 巡視并指導 板書:二、液體壓強的特點 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結論: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演示實驗: 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 器材:液壓傳感器,水,酒精,硫酸銅溶液 引導學生分析圖象 初步結論: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壓強與深度成正比。 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圖象 得出結論: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提出問題: 怎么得到液體壓強的數學表達式? 板書:三、液體壓強的大小 ![]() 模擬帕斯卡木桶實驗 器材:啤酒桶,塑料管,塑料桶 現象:水從桶側壁上的孔噴出來了。 提出問題: 水為什么會從木桶側壁噴出來呢? 事例一:蛟龍號 提出問題:蛟龍號在水下7062m處,受到的海水壓強有多大? 事例二:泄洪閘 泄洪閘模型 提出問題:
事例三:逃出落水車 車門模型 ![]() 提出問題: ![]() 2. 怎樣才能打開車門? |
思考 分組實驗 回答問題 思考 觀察 思考并回答 思考 分組實驗 思考 觀察,聆聽 分組實驗: 利用微小壓強計,研究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壓強向各個方向的特點 觀察、思考 記錄數據 描點作圖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推導液體壓強公式 觀察 思考并回答 思考、計算并回答 思考、討論并回答 思考 小組討論 回答問題 |
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液體壓強的存在。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讓學生經歷運用圖像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初步掌握運用數學工具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 鞏固所學知識 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實際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課堂小結 |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液體壓強的知識,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計算公式。此外,我們還用到了顯示液體壓強的方法。 引導學生小結:顯示液體壓強的方法 提出問題:除了知識和方法外,還學習了哪些技能? |
思考并回答 思考、討論并回答 |
梳理本節課所學知識和方法。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