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歐姆定律,串并聯電路中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 17.4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 17.4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北京市裕中中學
理論依據與設計思想 |
【理論依據】 1. 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行任務式教學。 創設師生共有的問題情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現實、最積極的心理成分,是學習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設問題情景能夠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期待。本節課就是創設了一個測未知電阻的情景,關鍵和挑戰在于學生手頭只有電流表和電壓表,借助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來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再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2依據物理教學的特征,創設學生廣泛參與的學習過程 本次的實驗設計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課前的小練習中的習題進行簡單的遷移,也可以得到一種實驗方案,而教師調動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展示給大家,并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本節課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再進一步通過實驗檢驗自己的實驗設計方案,使其得到進一步的驗證。使得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來 【設計思想】 1.學生練習過大量歐姆定律習題,能否從比較熟悉的習題中汲取營養,為多種方法的測量提供設計思路,增加習題的利用度。 2.學生對于多種方法測電阻的設計方法感覺比較多、亂、煩。這也是中考、一二模實驗考試常考的原因。本節課嘗試用基礎的伏安法測電阻進行演化得出不同的測量方法。讓學生能夠從紛繁復雜的多種方法中找到頭緒。 3.解決實物電路圖連線的復雜和不易識別。通過電路圖來展示電流表用定值電阻和電壓表來替換。電壓表用電流表和定值電阻來替換。由科技館基礎電路展臺電路立方體受到啟發,設計自己的電路圖展示板。讓學生“玩”中學。希望改進后電路圖演示版能夠做成向拼圖游戲或者七巧板那樣的游戲,讓學生嘗試多種方法測電阻的設計,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大的提升 |
教學內容 |
本節課是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的延伸和拓展。是歐姆定律變換式靈活應用的具體體現。也是對于串并聯電路中電流和電壓關系的理解和應用。是在學習歐姆定律應用進行的一系列的專題課,如電路變化、電路故障、比例計算、綜合計算等重要的專題課之一。 在電路的設計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的的現象力,在設計實驗的方法給予學生有更大的創意空間。實踐方面可以給學生提供初中常用電學器材實驗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熟練地掌握電路的連接、電表的讀數等基本技能,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
學情分析 |
學生已經具備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識別能力,能夠根據需要進行比較簡單的電路的設計、經過對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的特點的學習,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歐姆定律的解決問題,并能夠運用歐姆定律和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判斷變化電路中電路元件的電流和電壓的變化。能夠用歐姆定律解決比較復雜電路的簡單計算。具備一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 (1)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應用。 (2)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關系 (3)安阻法測電阻的實驗設計和表達式推導 (4)伏阻法測電阻的實驗設計和表達式推導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基礎上演化出其他測量電阻的方法 (2)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驗設計方案推導相應的表達式 (3)利用實驗器材和自己的實驗方案測量出待測電阻的阻值。 (4)在小組的展示和交流中,增強和拓寬對于測電阻核心思想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自己實驗方案設計,并用實驗器材驗證自己的實驗設計的過程,體會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通過小組的展示與交流,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和同學的相互探討中,加深對于問題的理解和應用。通過相互的交流中,拓寬學生的思考問題的維度。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進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教學準備 |
電源(干電池3節)、導線、開關、電壓表(2塊)、電流表(2塊)、待測電阻、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 電路圖演示示教板、 |
教學重點和難點 |
【教學重點】 理解從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方法演變出多種方法測電阻的實驗方案及表達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實驗條件的限制,進行測電阻的實驗方法的設計及表達式的推導。 |
教法和學法 |
【教法】 情景創設法、啟發式教學法、實驗演示法 【學法】 遷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實驗法 |
教學過程 | |||||
教學階段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置意圖 | ||
題海拾貝 溫故知新 |
提前預習作業,完成幾道關于歐姆定律的計算題 1. 教師利用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回顧串并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2. 回顧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電路圖和實物圖 3.板演一道課前預習的小題,用數字計算求出電阻值 |
完成課前的預習作業,完成歐姆定律的練習題。 用回答問題的形式復習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壓的特點。 通過PPT的播放再現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實驗情景的再現。 |
1.復習歐姆定律的簡單應用 2.通過習題中問題的步步深入為學生設計實驗提供思路。 3.為實驗設計做好基礎的知識儲備。回顧再現實驗設計方案的核心—伏安法測電阻 4.通過小題的計算,為表達式的推導做好鋪墊。 |
||
老王的困惑 |
1.點題,并展示一個待測電阻,現在想測量電阻的阻值 2.創設情景:老師并沒有給每一組分配電流表和電壓表,由于教師“粗心”,每一小組只有電流表或者電壓表,現在請您幫助老師設計出實驗方案測出待測電阻電阻的阻值。 提示:除了上述器材以外,還有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 |
1.明確學習任務測定電阻的阻值 2.了解任務情景,就是如何利用兩塊電流表(電壓表)再加上一個定值電阻測未知電阻的阻值 |
熟悉情景,明確主要任務,動腦思索,解決方案 |
||
牛刀小試 |
1. 用PPT展示待測電阻和已知阻值電阻的符號用規定好的符號表示。 2. 展示電路元件,并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手頭僅有的實驗器材完成電阻的測量 3. 將班級分為兩個大組,電流組合電壓表組。激勵學生看看那組想出的實驗方案比較多 4. 鼓勵使用不同電表的小組的學生將自己的實驗電路圖畫在黑板上,并介紹自己的實驗設計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 5. 肯定兩組實驗方案設計,先分析雙伏法測電阻的實驗方案。并且用電路圖的演示板,通過動態的演示,讓學生體會到定值電阻和電壓表的組合相當于是一塊電流表。 6. 進一步介紹雙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方案,用電路圖實驗演示板,展示給學生用定值電阻和電流表的作用相當于是一塊電壓表的作用。 7. 以雙安法為例,在電路圖上,用給定的字母表示出待測電阻的表達式。讓學生嘗試推導雙伏法測電阻的表達式。 8. 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測定待測電阻的阻值 9. 讓使用不同電表的小組分別交換電表驗證另外的一組是實驗設計方案。 10. 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的心得和體會 |
1. 了解實驗器材,及要求,設計實驗方案,嘗試測定待測電阻的阻值。 2. 分組競爭性的設計實驗,完成任務 3. 設計完成的學生班畫實驗方案,并介紹自己的設計的思考過程。 4. 觀察教師電路實驗板演示的過程,體會多種方法測電阻的核心和根源均來源于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 5,觀察教師的板書過程,初步掌握用表達式表示出電阻的阻值而不是以前的只是計算數值。 6.分組實驗利用自己的實驗方案完成電阻的測量 7.交換電表后,重新測定電阻值體會另外的實驗方案 |
1.通過電路器材的逐個展示,讓學生能夠初步關注審題能力和小的細節。 2.通過小組的競爭,調動學生你追我趕的學習積極性。 3.培養用物理語言準確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4.敢于將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實驗方案介紹出來。 5. 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6. 體會將多種方法測電阻化繁為簡,逐步回歸根本的思想 7. 培養學生逐步用字母表示出結果,得到具有一般性的結論。 8.動手實驗檢驗自己方案的可行性,體會成功的喜悅。 |
||
大顯身手 |
1. 增大難度,將其中一塊電壓表拿走,多提供一個開關,讓學生接著設計實驗方案測定待測電阻的阻值。 2. 鼓勵設計成功學生介紹自己的實驗方案,并板演推導過程,介紹自己的設計思想 3. 學以致用:讓學生完成對應的小練習 |
1.展示自己的設計的實驗方案,并且在黑板上板演自己的表達式的推導的過程 2.完成多種方法測電阻的小練習。 |
展示學生多樣的設計方案,并逐步培養學生表達式推導的能力 |
||
決戰巔峰 |
在大顯身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限制,要求不能夠改變電路的結構,再多加一個開關的基礎上在設計實驗 |
進一步思索實驗的設計方法和方案 | 給予學生課后思考的空間,存疑,啟發學生思考。 | ||
歸納與總結 | 回顧多種方法測電阻的實驗方案,結合電路圖示板,然學生體會伏安法的變化。 | 回顧本節課的內容框架 | 體會多種方法的萬變歸宗(伏安法測電阻)。 | ||
板書設計 | |||||
教學反思 | |||||
1.自己設計的電路圖演示板能夠很好的說明多種方法測電阻的演化過程,但是僅僅局限于教師使用。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利用演示板組合成更多的測電阻的實驗方案。 2.自己聽自己的課比較少,課上仍然會出現不必要的重復,口語還是應該多通過自己堅持錄自己的課,堅持反復聽,逐步讓自己的課堂語言更加的簡潔準確。 3.本節課的設計思想是想讓學生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思想將所有的測電阻的方法化繁為簡,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對于表達式的推導感覺到吃力,對于畫圖、標圖,算圖的習慣還是有待于進一步落實強化的。 4.對于示教板的利用和改進,在本課試講的班級,讓學生自己用電路圖的示教板演示實驗方案設計,學生不能夠很好的使用,這和示教板本身設計的易用性不足有關。不過從設計示教板的初衷和使用的角度,想的是把他設計成可以供學生當做拼圖游戲玩的玩具,如果真的成功的話,對于學生而言就是玩著游戲就把多種方法測電阻解決了!所以還是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的。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