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呼吸作用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廣東省 - 東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廣東省 - 東莞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緊接在學習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之后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動之一,它與光合作用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本節內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應用兩部分,對植物呼吸作用知識的構建主要是通過分析呼吸作用實驗現象獲得。學生對呼吸作用現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認識,呼吸作用密切聯系我們的生產、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并能運用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二、教學目標
(一)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能舉例說明呼吸作用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應用。 (三)在進行探究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三、教學重點
(一)種子呼吸作用實驗裝置的創新; (二)呼吸作用的概念。
(三)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現象分析與概括。
(四)植物呼吸作用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難點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的歸納、總結
(二)根據種子呼吸作用的各個實驗的現象,讓學生知道每個實驗所要表達的結論意義。 五、教學準備
(一)材料:多媒體課件、導學案、綠豆種子(其他種子也可)、水、保溫瓶、溫度計、石灰水、蠟燭、帶膠管的注射器、橡皮泥、標簽紙等。
(二)課前準備:提前3-4天,將一部分種子用清水浸泡使其萌發,另外用等量的種子用熱水煮熟,并準備好相關的實驗器材。 (三)實驗裝置:采用兩個相同的保溫瓶,一個保溫瓶放入已經萌發的綠豆種子,另一個保溫瓶放入等量的煮熟的綠豆種子待用,另外還準備了帶膠管的注射器,直接抽取一定量的石灰水,本次采用了橡皮泥作為瓶塞,將溫度計和裝有一定量石灰水的注射器,分別插入到橡皮泥中,做成瓶塞,在底部還要墊上一層紗布,主要是起到方便抽起的作用,將瓶塞塞進保溫瓶瓶口中,合三為一的實驗裝置就完成了。
等量的萌發種子與煮熟種子 相同兩個保溫瓶
帶膠管注射器 瓶塞
相關實驗材料、器材 實驗裝置
六、教學設計思路
(一)學生對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讓學生準確概述并非易事,如何喚起學生的探究意識,主體意識,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首先第一步讓學生觀看《室內植物墻》視頻,讓學生思考《室內植物墻》是否越多越好,引出植物要進行呼吸作用,并通過實驗適時解答問題,不但緊貼生活,還能聯系生活,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了學生自主動手探究能力。
(二)介紹創新的實驗裝置:三個實驗裝置通過改進后合為一個實驗裝置,通過一個實驗裝置來完成三個探究實驗。
1.材料創新:采用綠豆種子,比教材中采用的黃豆種子萌發速度快。
2.裝置創新:采用了注射器,氣體可直接抽取進入石灰水中,簡化了實驗裝置;采用橡皮泥作為瓶塞可塑性強,操作簡便。 3.方法創新:一次性驗證三個實驗,節省時間、材料,提高了實驗效率;演示實驗轉化成小組合作探究實驗,短時間內可重復操作,有利于教師進行多班教學。
(三)通過一系列的探究實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探究、現象觀察,分析得出正確結論。然后引領學生概括總結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實質。在處理呼吸作用在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時,注意多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多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現象入手獲取知識,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觀看《室內植物墻》視頻,請學生聯想,提出:這樣的植物墻在室內是否越多越好?
2、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進而引出植物是要進行呼吸作用,使學生認識到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里面都含有豐富的有機物,人類生命活動的能量都來自于呼吸作用。
3.進一步概括任何活細胞都在不停的進行呼吸作用,進而總結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從而順利導入課題。 (二)介紹實驗原理
1.實驗一驗證呼吸作用釋放能量:綠色植物呼吸作用釋放能量,使溫度計讀數升高;
2.實驗二驗證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三驗證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綠色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在缺氧環境中,燃燒的蠟燭會立即熄滅。
(三)三個典型演示實驗轉變成學生探究實驗 1.向學生的平板推送三個任務。
2.任務一:驗證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1)閱讀課本P127,觀察兩個保溫瓶中溫度計讀數,完成呼吸作用釋放能量的實驗題。
(2)實驗現象:
剛開始溫度計讀數相同 萌發種子瓶中溫度計讀數比煮熟種子瓶
中讀數高
3.任務二:驗證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1)閱讀課本P128,完成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題。用手慢慢先抽取萌發種子瓶中的注射器,瓶中的氣體會進入到石灰水中,再慢慢抽取煮熟種子瓶中的注射器,同樣也會看到有氣體進入到石灰水中。
(2)邀請一名同學到講臺示范,觀察現象并敘述。可以說明人體呼出氣體中含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以此作為知識鋪墊。
(3)學生動手完成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4)通過實驗學生會發現:萌發種子瓶中內的氣體會使注射器中的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引導學生總結出萌發的種子呼吸時放出二氧化碳。
(5)實驗現象:
開始時保溫瓶中石灰水均為澄清 萌發種子瓶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4.任務三:驗證呼吸作用吸收氧氣
(1)閱讀課本P128,完成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的實驗題。將煮熟種子瓶中的瓶塞打開,把燃燒的蠟燭放進瓶中觀察蠟燭的變化。再將萌發種子瓶中的瓶塞打開,把燃燒的蠟燭放進瓶中觀察蠟燭的變化。
(2)邀請兩位學生親自展示實驗。先用火柴點燃蠟燭,然后提出:為什么蠟燭會在空氣中燃燒?學生分析討論后,得出結論:空氣中的氧氣有助燃作用。
(3)然后讓兩位學生把燃燒的蠟燭先放入煮熟種子瓶中,觀察到蠟燭在瓶中繼續燃燒。再將燃燒的蠟燭放進萌發種子的瓶中,燃燒的蠟燭熄滅了。引導分析,得出結論:萌發的種子會吸收氧氣。 (4)實驗現象:
煮熟種子瓶內蠟燭沒有熄滅 萌發種子瓶內燃燒的蠟燭
(四)實驗小結 1.知識填空:
2.分析整理,知識提升
(1)在教師點拔下,學生自己歸納出呼吸作用概念。 (2)鼓勵學生嘗試寫出呼吸作用的反應式。
(3)自學呼吸作用的實質,明確呼吸作用對于綠色植物的重要性。
(五)聯系實際,深化知識
1.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體會,經歷一個知識的深化過程,從而使學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并由知識過渡形成能力,教師分別提出以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然后交流回答,教師總結。
①農民伯伯為什么要松土? ②水澇地為什么要及時排澇?
③蔬菜水果儲存久了,口感差,以及蘿卜放久了會出現空心,能說明原因嗎?進而引出應如何保存蔬菜水果,聯系生活實際。 ④讓學生解決技能訓練,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強調指出:這些實例是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2.討論思考
(1)通過本節課學習,完成下面的題目,鞏固加深知識:
(2)學生討論后分別回答,教師指正。
(六)歸納總結
這是思維活動最活躍的環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交流、補充。對本節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完成本節知識的構建和升華。 八、教學反思
(一)本節課教師以生物課程標準理念為教學的指導,遵循初中學生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多媒體、探究實驗等教學手段組織教學。教法具有多樣性,在學生討論、觀察后,及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使教學氣氛圍輕松活潑,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狀態下自主積極地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
(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啟發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知識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本節課中,主要通過讓學生參與設計探究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和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本次實驗對原有教材中的幾個實驗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實驗裝置合三為一,一次性進行探究,節省了時間、材料,現象直觀明顯,提高了實驗效率。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形成科學態度和價值觀。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嘗試設計實驗;教師也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科學知識。我設計這種課堂形式,期望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探究中求知,在操作中學習,利用學生經驗與老師指導共同完成學習。
第三單元第五章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過程。
(2)舉例說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過程:
一、觀看視頻《植物墻》
二、實驗裝置(將三個實驗裝置合為一個):
三、自主探究: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
(一)任務一驗證呼吸作用釋放能量:完成以下實驗操作和題目。
1.實驗操作:觀察兩個保溫瓶中溫度計讀數,看看哪個保溫瓶中溫度計讀數較高。
2.實驗現象是:萌發種子瓶內的溫度 煮熟種子瓶內的溫度。(填高于或低于)。
3.實驗結論:種子萌發時釋放 。
4.煮熟種子瓶內溫度不升高是因為種子已經 。
5.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過程中,分解了 ,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 ,另一部分以 形式散失了。
(二)任務二驗證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完成以下實驗操作和題目,并拍照上傳。
1.實驗操作:左手按住煮熟種子瓶中的注射器,右手慢慢向上抽取注射器,瓶內的氣體被抽進到石灰水中。左手按住萌發種子瓶中的注射器,右手慢慢向上抽取注射器,同樣瓶內的氣體被抽進到石灰水中。切記向上抽取,勿向下推。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在導學稿中,小組討論完成后將導學稿任務二拍照上傳。
2.實驗原理是: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 。
3.實驗現象是 :萌發的種子所產生的氣體 (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煮熟的種子瓶中所產生的氣體 (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實驗結論:種子萌發時產生 。
(三)任務三驗證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完成以下實驗操作和題目,并拍照上傳。
1.實驗操作:將蠟燭點燃,要注意安全,以免灼傷。將煮熟種子瓶中的瓶塞打開,迅速(以免氣體流失)把燃燒的蠟燭放進瓶中觀察蠟燭的變化。再將萌發種子瓶中的瓶塞打開,迅速將燃燒的蠟燭放進瓶中觀察蠟燭的變化。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在導學稿中,小組討論完成后將導學稿中任務三拍照上傳。
2.實驗原理是:在缺氧環境中,燃燒的蠟燭會立即 (燃燒、熄滅)。
3.實驗現象:把點燃的蠟燭放入萌發種子瓶中,蠟燭 (燃燒、熄滅);
把點燃的蠟燭放入煮熟種子瓶中,蠟燭 (燃燒、熄滅);
4.實驗結論:種子萌發時要吸收 。
(四) 實驗小結:
(1)呼吸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吸收 ,將有機物分解成 和 ,同時釋放出 _________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反應式:
(3)呼吸作用的場所: 。
(4)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 ,釋放 。
四、達標檢測:
1.植物體進行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葉片中 B.只在萌發的種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細胞中都能進行
2.呼吸作用的實質是( )
A.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 B.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 D.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澆花過勤,花土總是含有大量的水分,這樣會導致根爛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過多,根毛無法吸收 B.水分過多,根無法呼吸
C.水分過多,使細胞能大量繁殖,導致根爛掉 D.根吸收的水分過多而死亡
4.植物體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 )
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 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上
5.在農業生產上,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使用有機肥料 B、及時清除田間雜草 C、及時灌溉農田 D、及時進行中耕松土
6、白天在光下綠色植物能表現出光合作用,而表現不出呼吸作用,是由于( )
A.只進行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C.沒有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同時進行,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顯示不出來。
7.如圖表示植物進行的生理活動,請據圖回答: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則C表示 ,則該圖表示的生理過程
是 ,合成的物質B是 ,這可以用 進行檢驗。
(2)若A表示氧氣,C表示二氧化碳,此過程表示植物正在進行
作用。與該生理過程密切相關的細胞結構是 。
(3)若C表示水,此過程表示葉片正在進行 作用。
(4)植物所需要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由植物根尖的 區吸收來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