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呼吸作用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四川省 - 綿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四川省 - 綿陽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①說出呼吸作用的概念;②通過三個關于呼吸作用的分組實驗,讓學生說出呼吸作用的過程;
(二)能力方面
通過參與分組探究實驗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分工合作、學會交流,培養學生學會從現象到本質的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認同綠色植物在制造有機物方面對于生物圈有重要意義;植物的呼吸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呼吸作用的過程。 三、教學難點
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釋放。之前學習的光合作用中介紹了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合成,而在呼吸作用中,有機物會分解供能,學生對于有機物的合成后再分解會覺得很難理解,再加上能量的釋放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所以這一部分就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準備
1.課件:制作多媒體課件(PPT),相關教學視頻:《植物呼吸的實質和意義》《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系》。
2.演示實驗材料準備:演示實驗相關的儀器和材料,提前兩周準備豆苗。
六、教學方法和手段
呼吸作用是本節課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礎上,揭示呼吸作用的實質。因此,以分組實驗為依托、從分析實驗現象入手、推測出呼吸作用的原料、產物以及有機物分解和釋放能量的實質,揭示呼吸作用的實質。然后結合此前所學的光合作用的知識,進一步認同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七、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觀看動畫, 導入新課題 播放動畫,展示小老鼠與植物共存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動物要呼吸,那么植物是否也要呼吸?從而引出本節課題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板書)
學生觀看動畫,分析兩組中小老鼠的生存情況。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
興趣,溫故知新,引起思考。
綠色植
演示實驗一:有機物【演示講解】在上課的前一天,老師用兩個暖水瓶裝種子,甲瓶中裝的是萌傾聽并了解演示實驗的裝置。
運用對照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分析過
物呼吸作用過程
分解時釋放能量
發的種子,乙瓶中裝的是煮熟的種子,并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溫度計,F在請你觀察兩只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有什么不同。
【演示】由學生代表配合,向學生展示。
【提問】兩種溫度的對比說明了什么?即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
【進一步概括】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發生了變化,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板書:
1.種子萌發釋放能量。
觀察并記錄兩支溫度計的度數。
分析實驗結果,思考問題,得出結論:說明萌
發的種子釋放出了熱能,而煮熟的種子不能釋放能量。 程,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
的能力,以及
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的科學探究能力。 演示實驗二:有機物【提問】伴隨著這種能量的產生,細胞中的有機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質疑,進一步探究。
同上。
分解產生二氧化碳
【鋪墊實驗】請學生向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吹氣,觀察石灰水是否發生變化。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讓學生知道二氧化碳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分組實驗】教師提醒:此時我們將教材上的注入排氣法改為注射器抽取氣體的方法。提前準備好甲乙兩個廣口瓶,分別加入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密閉。分別用注射器抽取甲乙瓶中的氣體,然后注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實驗現象。
【引導討論】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放出了什么氣體? 【進一步概括】科學實驗證明,二氧化碳來自種子里的有機物。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時不僅產生二氧化
傾聽并了解演示實驗的裝置。 觀察實驗現象,根據結果,得出結論:實驗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說明種子萌發時放
出了二氧化碳。
碳,還產生水。 板書:2.種子萌發產生了二氧化碳。
演示實驗三:有機物分解需要氧的參與
【分組實驗】教師先講解一遍操作過程。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乙兩瓶同時放到溫暖的地方。24小時以后,觀察蠟燭在甲、乙兩瓶中的燃燒情況。
【引導討論】為什么蠟燭在甲、乙兩瓶中的燃燒情況不一樣?
【進一步概括】科學實驗證明,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時,需要氧的參與。 板書:
【資料】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在特殊情況下,細傾聽并了解演示實驗的裝置 觀察實驗現
象,根據結果,得出結論:甲瓶里
的氧氣被萌發的種子吸收了。
同上。
胞中的有機物沒有氧的參與也能分解,但是分解得不徹底,釋放出的能量也比較少。
閱讀資料,擴展知識。 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呼吸作用的過程。
【提問】呼吸作用是在細胞的什么結構完成的呢? 引導學生將反應式補全。 板書:
歸納總結: 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通過總結呼吸作用的過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學習能力。
溫故知新,復
習之前學過的植物細胞的結構──
線粒體的功能。
實驗風暴
【實驗風暴】根據已有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并設計實驗證明其他問題。
學生積極思考并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的
發散思維
【提問】 1.為什么農田要適時松土,遇到澇害時要排水? 2.為什么在貯藏糧食時要保持干燥和低溫,在貯藏水果、蔬菜時,要降低溫度或氧濃度?
質疑,釋疑。 用所學知識分析農業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通過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提問】回憶“食物鏈中有機物和能量傳遞”的知識。想一想,除了植物,食物鏈上的其他生物是如何獲得能量的?
回憶舊知,聯系新知,得出結論:其他生物也是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說,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實質都是有機物分解,釋放
通過回憶舊知,聯系新知,引導學生得出科學的結論。
能量。
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講述】光合作用的過程很復雜,但至少我們知道了它需要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諝庵醒鯕夂繛20.960%,二氧化碳含量為0.035%,二者在大氣中的水平相對穩定,這叫做碳—氧平衡。植物的出現才使得其他生物繁衍生息、生機勃勃成為可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維持了這樣美好的和諧的一種平衡。那它會不會被打破呢?
引導學生列舉人類活動破壞碳—氧平衡的實例。
【提問】作為生物圈的一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護綠與低碳方面應該做些什么呢?
認真傾聽,了解碳—氧平衡。
學生列舉人類活動破壞碳—氧平衡的實例。
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省用紙,從維護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這一重要概念。
通過生活中
的小事入手,使學生認同
低碳生活的重要價值,形成保護環境的迫切感和
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愛護花草樹木,義務植樹等等。
使命感。
八、板書設計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 呼吸作用的過程 1. 種子萌發釋放了能量 2. 種子萌發產生了二氧化碳 3. 種子萌發消耗了氧氣
反應式: 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實質: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 二、 應用
1. 促進呼吸作用:中耕松土、及時排澇 2. 抑制呼吸作用:干燥低溫儲藏 三、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四、 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氧氣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