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自然的色彩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色彩》遼寧省 - 大連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色彩》遼寧省 - 大連
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大自然的色彩》 教師姓名
鄭偉巍
學生年級
七年級
課時 1
教材分析
本課是初中階段美術課程色彩知識起始課,是色彩基礎知識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利用大自然豐富的色彩引導學生對色彩發生興趣,對色彩進行初步了解和認知,認識光線與色彩的關系,認識色調的形成,產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學習用色彩去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事物的愿望。
學情分析
初一年級經過小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色彩知識,但缺少觀察和注意,對色彩的認知還較為簡單,本節課主要注重啟發學生發現色彩美,觀察色彩的美,學會用簡單的方式表達色彩的美。作業難度可適當的調整或分層,適合大多數學生的自身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簡單了解光和色的關系,感知色調。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的觀察和感悟力。培養學生選擇合適的色彩工具表現簡單色彩關系和色調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個人對大自然色彩現象感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本課學習,通過欣賞、討論、分析、實踐等方法掌握相關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魅力,努力完成色彩作業。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現象主動認識、積極關注和熱愛的態度;加深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學會用簡單方法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情感。幫助學生逐漸樹立隨時發現和欣賞美好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認知、感受并運用簡單色彩手段表達自然界的色彩關系和色調。 教學難點 使學生比較準確地把真實的景物或事物概括為簡單的色彩關系。
教學策略的選擇
與設計
采用欣賞、啟迪、交流相結合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發現新知的愿望,以多媒體為載
體,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加入微課環節,講明知識點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作業難度分層次,因材施教。在互動與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準備 微視頻、課件、教材、油畫棒、紙
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導
入新課
問題導入《大自然的色彩》
“春夏秋冬”在你印象里的顏色?
與學生互動,激發學生興趣,帶領學生融入情境。 二、新授
一、認知色彩: 1、出示一幅圖片
提問:分析一下圖中都出現了哪些色彩?
2、討論分析:圖二和圖三。描述色彩,引出三原色知識點。
3、思考:這些美麗豐富的色彩是怎樣形成的? 微視頻講解光照與色彩的關系。
認知色彩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了解色彩存在著相對多樣和相對統一。 通過微視頻生動形象的了解光照與色彩的關系。
感受古典文化,進而感受色
二、感受色彩:
1、師生互動(利用古詩詞讓學生感知色彩) 2、認知、感受色調 (1)色調講解
(2)出示一組圖:討論分析色調的冷暖
(3)出示不同色調的圖片,學生欣賞,小組討論:不同色調給人的不同感受; (4)生活中色調的應用
三、表達色彩關系
布置作業:用色彩歸納的方法
1、表達對春、夏、秋、冬任一季節的色彩感受。 2、你印象中的景色(如暑假出游看到的景色,大海、草原等)。
3、表達一首你記憶中與色彩有關的古詩詞。
四、作業展示、課堂評價
組內推選優勝作品、班級展示。
五、課堂總結、課后拓展(用簡短的評述來描寫你喜歡的色彩作品)
彩。
初步認識什么是色調、色調的冷暖、感受色調
鍛煉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色調的感受能力
對下堂課內容的延伸
有層次的安排作業,因材施教,給學生提供完成作業的可能。
總結本課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