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民間美術,功能與特點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美術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
《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認識民間美術的實用、審美、精神寄托功能,并能分析說明。 2. 能分析、概括民間美術的造型、色彩特點。
3. 學習剪紙基本技法。
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地考察、信息搜集、欣賞、分析等方法理解民間美術的功
能、特點以及清新質樸的藝術風格。 2.通過動手實踐,體會民間剪紙樂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1.感受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增強對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激
發保護和傳承民間美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民間美術“精神寄托”功能的分析、理解。 教學難點:剪紙的刻制。
學情分析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對我國民間美術、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造型、色彩、構圖等美術語言,熟悉、理解并能在賞析作品中運用,對本課學習有了知識上的儲備。另外,學生都有參與民俗活動的經歷,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對本課學習熱情也很高,這都為本課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教學策略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本課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考察、歸納,課堂欣賞、分析、理解民間美術功能和特點,并進行剪刻實踐,體會民間美術魅力。安排兩課時完成。
本課以“文化”為主線,在“石家大院、現實生活”兩個時空中開展教學活動。體現為:走進大院,找尋歷史,欣賞民間美術作品,分析其功能、特點;走出大院,找尋生活中民間美術,感受時代變遷。其間,以“文化”為主線,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一、預習展示、創設氛圍
播放學生課前考察圖片,包括考察楊柳青石家大院,賞析大院里精美磚雕、年畫、剪紙等作品,考察年畫店、剪紙店,學習剪紙技法。
教師總結:從這些照片中老師感受到同學們對民間美術的熱愛。中國的民間美術產生于勞動人民之中,歷史悠久,你知道它有什么功能和特點以至于流傳這么久遠嗎?我們楊柳青有一座博物館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它就是石家大院,下面我們就走進石家大院,找尋歷史的印記,賞析其中的民間美術作品。 【設計意圖】
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民間美術,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意識,預習展示可以自然導入課堂。
二、品析鑒賞、發展能力
(一)走進石家大院,欣賞磚雕、年畫、剪紙,分析其功能和特點。 首先,由考察小組代表介紹石家大院整體布局,學生形成初步感知。 石家大院位于千年古鎮楊柳青的中心,原是清朝末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大院布局傳統,院中有院,且軸線明確,百米長的甬道貫穿三座門樓。甬道左側主要為石家休閑區,有花廳、戲樓、佛堂等建筑,現基本保持當年原狀。甬道右側原為內宅,現主要用于各種展覽,包括婚俗、商俗、磚雕等展館。院內還有一條長廊,和甬道基本平行。甬道、長廊上設有小門,可以通往各個院落,是大院的主要通道。
“我來命名”:就是為作品取一個寓意美好的名字,并分析它表達了人們怎樣的美好愿望?(提示:作品名稱要參考畫面中出現的事物。)
觀察左側作品,首先,指認畫面中出現的事物。接下來考慮,當讀到這些文字的字音時,會想到一個寓意吉祥的字,是什么呢?并考慮這是什么表現手法?作品名稱又是什么?
觀察右側作品,首先,指認畫面中出現的事物。接下來考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這些事物象征什么?并考慮這是什么表現手法?作品名稱又是什么?
蝙蝠---(福) 鳳凰---(吉祥) 扇子---(善) 牡丹---(富貴) 橘子---(吉) 玉磬---(慶)
表現手法:諧音 象征 作品名稱:
(福善吉慶 ) (富貴吉祥)、(吉祥富貴)、(鳳戲牡丹 )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磚雕作品中的圖形、文字多利用諧音、象征的表現手法,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正是民間美術作品中“精神寄托”功能的體現。
②教師出示“五福捧壽”、“事事如意”、“平生三級”、“麟吐玉書” 磚雕作品名稱,引導學生用最簡潔語言概括其吉祥寓意?疾煨〗M代表介紹關于“麟吐玉書”的小典故,幫助學生理解其內涵。
分析文字內涵之后,教師出示相關作品,作品和名稱進行“對號入座”,并分析其中表現手法。
③在分析文字寓意,賞析具體作品之后,由考察小組代表介紹石家大院內甬道上第二座門樓的磚雕裝飾。
“虎座門樓”磚雕非常精美且保存較為完好,因整個門樓如同一只猛虎立坐而得名。將局部放大,左側磚雕從上到下依次為“寶相花”、“事事如意”、“五福捧壽”,其中,“寶相花”源于佛教,是荷花、菊花、牡丹花合為一體的想象圖案,寓意吉祥。右側為燈箱,相當于現在的路燈,燈箱外面磚雕為“卐”字符相連,內放煤油燈,取“萬福連登”吉祥諧音。 【設計意圖】
互動小游戲“我來命名”可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理解“諧音、象征”的表現手法及作品寓意。“對號入座”可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體會作品承載的文化信息。“實地考察”意在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真正”走進大院,感受時代氣息,進一步體會民間美術人文內涵。本環節,從初識表現手法,到分析文字內涵、品析具體作品,再到賞析大院磚雕,引導學生層層深入了解民
間美術,體會傳統文化內涵,從而有效落實教學重點。
(3)技法分析:
出示《松鼠葡萄》、《獅子滾繡球》,介紹磚雕主要雕刻技法:浮雕、透雕,并引導學生理解,磚雕作品中,有時兩種技法結合使用,使作品更具藝術性。
(4)特色分析:
將楊柳青年畫《福善吉慶》、《福壽三多》和相關磚雕作品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分析、理解,一些磚雕作品吸取了楊柳青年畫的吉祥主題,從而形成了楊柳青磚雕濃郁的地方特色。
教師總結:同學們,這么好的作品就在我們身邊,一定要找時間走進石家大院,置身其中,靜心欣賞,你會在它的建筑和雕刻藝術中,讀到歷史,看到文化。 【設計意圖】
雕刻技法的分析,意在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賞析作品;磚雕特色分析,意在引導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地域特色。
2.年畫賞析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欣賞了大院里有特色的磚雕作品,下面,我們就通過虎座門樓,繼續往大院的深處走,在眾多的展館中,我們來看一處“民居復原室”,它展示的是清朝末年一戶人家的室內裝飾。
分析作品的造型、色彩特點。
出示年畫《門神》,引導學生對作品造型、色彩進行分析、總結。 造型特點:夸張、變形?鋸埖膭幼、表情讓我們感覺到門神的威嚴。 色彩特點:色彩鮮艷、對比強烈,顏色純度高。 教師介紹民間美術用色口訣:
“紅靠黃,亮晃晃”,“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白得凈”。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民間美術用色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民間美術作品夸張的造型,鮮明的色彩,表達了人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心理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非常的質樸。
【設計意圖】
“導游”實地講解,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自主分析,理解民間美術功能、特點。 3.剪紙欣賞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體會了民間美術的清新、質樸,現在,我們去石家大院的另一個地方---長廊,看看那里有什么。 (1)考察小組代表介紹長廊上的剪紙。
長廊剪紙種類繁多,有二百多個品種。題材豐富,像吉祥喜慶、十二生肖、戲曲人物、花鳥魚蟲等都很精美,它們把百姓喜慶、歡快的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2)剪紙特色分析
以楊柳青年畫為題材的剪紙作品,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刻制細膩,這使得楊柳青剪紙也具有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設計意圖】
長廊剪紙介紹,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民間美術的功能、特點。教師導語引導學生走出大院,走進現實生活。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在大院里欣賞了磚雕、年畫、剪紙等民間美術作品,感受到在那個年代,民間美術應用非常廣泛。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磚雕見得不多了,過年貼年畫的習俗也變淡了,看到較多的就是過年時張貼的剪紙了,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古老的民間美術就要淡出我們的現代生活了呢? (二)、走出石家大院,賞析生活中的民間美術。
楊柳青民間美術資源豐富,但通過調查了解到,學生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課前開展了“找尋生活中民間美術”的活動,引導學生搜集身邊民間美術作品,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歸類、整理,各組選出一件最有代表性作品參加班級展示。搜集者要給大家介紹作品來自什么地方,并談一下自己的感受,以下是各組作品。
1.醫院樓道裝飾的年畫《福壽三多》。 2.楊柳青如意大街的磚雕 。
3.電視節目中關于中國夢的公益廣告。
4.楊柳青元宵節燈會中年畫娃娃造型的彩燈。 5.車站廣告牌上的年畫《連年有余》、《三陽開泰》。 6.電視臺對楊柳青年畫的介紹和宣傳。
通過作品展示、課堂討論,使同學們認識到,我們的民間美術并沒有淡出我們的生活,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還非常的廣泛,而且,我們的現代生活還賦予了傳統的民間美術以新的內涵和形式,比如運用剪紙的形式宣傳我們的中國夢。我們的民間美術在與時俱進,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設計意圖】
布置學生搜集身邊民間美術信息,意在引導學生關注身邊民間美術,體會民間美術源于民間、應用于民間的內涵,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實踐階段
教師引導:民間美術源于民間,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通過之前的學習,同學們對民間剪紙有了一些了解,今天,將有機會和民間藝術家學習剪紙技法,進一步感受民間剪紙魅力。
1.介紹天津市民間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柳青民間剪紙藝術家郝桂
芬,欣賞郝桂芬剪紙視頻,學習剪刻技法。
2.教師出示郝桂芬的剪紙作品,提出以拼貼剪紙的形式和藝術家合作完成一件作品,裝飾校園環境,并提出剪刻注意事項。
(1)學生進行剪刻實踐時,播放音樂,創設輕松、愉悅氛圍。 (2)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點撥。
(3)展示作品,以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并與藝術家作品進行對比,找出不足,找到改進方向,總結剪刻經驗。 (4)每組選出兩件較好作品,分別粘貼于扇形紙上。 (5)粘貼大圖,以拼貼剪紙形式完成和藝術家合作的作品。 (6)為作品征集寓意美好的名字,進一步落實本課教學重點。
作品名稱:年年有余、連年有福、連年有余等。
【設計意圖】
觀看剪紙視頻,可以直觀感受民間藝術家剪刻技法,增強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選擇為學校進行創作,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熱情;運用對比的方法評價作品,直觀、醒目;為作品命名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民間美術文化內涵,再次落實教學重點。
教師總結:同學們給作品取的名字都很吉祥,老師也想把這吉祥送給同學們,
祝福同學們“年年有福”,能在楊柳青二中這個和諧的大家庭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學有所成!
最后,老師想說:磚雕、年畫、剪紙等民間美術形式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續關注我們的民間美術,做民間藝術的學習者、宣傳者,確實為保護和傳承我們的民間藝術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